過去宅爸認為 "前級串聯" 是重功 & 耗電
越來越成熟的多聲道前級 (AVR) 常常晒在一旁,純看戲 ? 似乎有點可惜
如果能結合兩者優點 會是如何 ?
來, 試試看吧
Synology DS Audio as user interface & Audio source



數位訊號由遠在其它樓層的 NAS 經 Cat.6a 弱電迴路,Giga switch 餵進 AV8801
DLNA stream -> codec -> Audyssey XT32 -> 192/32 DACs -> Marantz HDAMs
這台 Marantz 11.2 前級 "值錢的元素" 全用上了
AV8801 類比訊號輸出 交棒給 Densen B-275 兩聲道分體式前級
每聲道獨立電源,音控獨立電源, 630K uF 超級水庫
(按 音控由 B-275 主導, AV8801 音量無作用)
最後餵進 20A X5 系列專電迴路,大電流後級群 配各式叭 2.0~5.2 隨君喜好
因這裡為 空間規劃 & 類比器材投資思維, 跳過不聊

數位流前端 元素分析
DLNA 是非同步的 RAM player 理論完美, 與 硬碟種類,數位線路,距離,電腦設定 毫無瓜葛
XT32 主要控管駐波 & 反射音微幅修正 這恰是兩聲道前級的缺口
HDAMs or B-275 design 都是兩聲道 "好聲" 的 Know-How ,
AV8801 的解析,空間感,動態 + B-275 的超大動態,零負回授,零底噪 & 凝聚音場 串聯
多聲道前級 & 兩聲道前級 分工合作,詮釋數位流
初聽心得







給同時有 多聲道 & 兩聲道的樂迷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