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想買音響跑了幾家 聽到這組滿不錯的 但想大概知道這樣的價格算不算合理
我知道店家大都會抓利潤賺 但想知道這樣價格算實在嗎 還是有被框 XD
$27W : Revel Performa3 F206 + C205 + W360+ B120+ MARANTZ SR700
PS:有大大可以推薦桃園地區哪些不錯的音響店嗎?
你應該是在Y拍上找到的組合吧,如果以他主聲道的賣價,感覺應該還ok
但是新款的performa系列似乎型號變多了,詳細我就沒仔細研究,舊款F32差不多是18~20W左右
不過以普通日系AV擴大機來推Revel的performa,喇叭的潛力還有非常大可以發揮的地方
如果只是單純想要好的劇院效果,其實可以不用買Revel
因為還很多牌子可以達到,而且Revel在台灣其實賣太貴了,看到美國售價會有點想吐血
且二手價在台灣也不好,因為冷門,但是拋售的人其實也不多,通常用了就會很愛它
如果你是很在意聲音質感、低頻質量、現場還原能力,且想要兩聲道和劇院兼顧
Revel會是可以讓你玩很久和極具有開發潛力的喇叭
只是到了performa等級,用一般AV擴大機推,聲音不難聽也不會推不動
但你聽過前後級或優質綜擴推的聲音後,絕對會覺得這樣的搭配真是浪費
可是如果投資好的前後級,資金的分配比例上又容易呈現一個不平衡的狀況
因為現在有在經銷Revel的店家真的不多,可以問問總代理卡門
我是在新竹的宏福音響買的,但是目前店面收起來了,所以也無法介紹你去試聽
台北的音逸音響我也去過,只是現場展示的大多是Ultima系列高階型號,價位又是三級跳了
建議你可以多聽聽不同的搭配和長期聆聽,當初我聽了近一年才決定要購買
另外空間安排和線材搭配也需注意,如果有良好的空間讓它發揮,基本上你應該會很少上電影院..
有點越寫愈多,如果有什麼問題在問我吧:)
列一下目前設備:
顯示器材: Optoma HD21; SONY KDL 46Z5500
訊號源器材: CEC TL51 XR; PS3
後級擴大機: Proceed BPA2+BPA3
前級環繞音效處理器: Proceed AVP
前置左右聲道喇叭: Revel M22
中聲道喇叭: Revel C12
後環繞喇叭: Revel S30
超低音喇叭: Revel B15a
上網一查 隨便一問 大概都可以查到價錢
除非店家不想做了 或者你一毛都不想讓店家賺 對吧
等會還有那種可以幫你找到便宜個五千八千一萬的
幾乎都是別家店家來削價 想要賺你這筆的
離題了...
恭喜你找到一套你自己喜歡的劇院
自己聽過 喜歡最重要
po上小弟家中的給您看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3518766&p=1#45786110
那個震撼力....會嚇死人喔!
依照你的預算 6200或是8200就ok了
有興趣的話再問我吧!畢竟你已經找到自己想要的了
monkey8088 wrote:
新的performa...(恕刪)
如果你的預算夠,當然是建議越高階的中置和環繞,絕對是有差異的
但你有一直提到對AV較不注重,和家中擺設問題,那就端看個人取捨
我只有聽過Denon 2系列推M22,只能說不難聽,但不能稱得上好
同理可以得證日系環擴推Revel是沒有問題,但用薄聲的日系環擴來推,個人不是太建議
(Denon已是日系中音樂性和聲音厚度較佳的),所以使用歐美系的環繞前級還是音色表現較佳(厚度夠)
再來是你的主聲道前後級等級和其他聲道相差太多,這樣不平均的狀態下
是否會影響AV的均衡性和延伸性?不得而知,如果有錢可以都買來做實驗..
個人的觀念可能跟大家不同,錄音的好壞並不會區分兩聲道和多聲道,也不是兩聲道表現就該大於多聲道
頂多只是在聲道上負責不同的錄音,如果每個聲道都用相同的條件去驅動喇叭,效果是極好且驚人的
也不該有任何一個聲道該去犧牲或是較不須重視,Revel的宗旨當中就有他藉由自家開發的單體和箱體
經由實驗室去製造調整出整體一致性極高的音響系統,滿足兩聲道和多聲道的玩家,這兩者完全是可以兼容並蓄的
還有你目前兩聲道和多聲道共存的接法問題,除非播放器有同時解碼輸出類比訊號的能力
不然就會有前級by pass的情形,這樣對聲音的影響有多大,也是要試驗過才知道,這個問題當初也有困擾我
所以後來我選擇使用DA能力很強的環繞前級,同時解決兩聲道和多聲道共存的問題
兩聲道就用數位輸出給AVP解碼,多聲道就使用光纖輸出到AVP,解決煩人的by pass和換接線的問題
另外前級到後級都使用同廠牌等級的平衡線,喇叭線也是,來盡量保持一致性
只是AVP只能解到DTS,無法解到DTS HD,歐美環擴本身注重的就不是加料的音效,而是音質和醇厚度
所以如果你的認知是AV只是要解到最高的音效規格,而不是注重一致性與音色純美
單純拿來看看爆破動作片,那怎麼投資其實感受上並不會差異太大,因為Revel本身的音響性就很好
倒不如去加強重低音的部分,加分的感覺可能還多餘其他的投資
Revel其實也有個比較致命的缺點,就是使用大電流後級才會感覺到他真正的好
因為單體本身能承受的震動幅度很大,在很大的音量和音壓下依然不會失真,所以能用驅動力越好的後級
越能突出這個特色,但是這樣的後級往往很昂貴,也不能光有驅動力卻質感不細膩,一樣缺點會被忠實呈現
如此和喇叭的售價搭配起來,又覺得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比例,所以我往二手的擴大器材去尋找
來減少不夠均衡的投資比率,以上是我的一些過來經驗
說到底,最快的方法就是多找一些有整套系統的店家或玩家聽聽看,多聽就可以知道差異和自身搭配喜好
進而調整出自己能夠滿意的狀態,如果對我目前的搭配有興趣的話可以約個時間聽聽看
也許會對你有所助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