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學時代那時候很窮有的是時間;沒有的是錢要聽音樂玩音響,能自己動手的就自己動手做。
所以就和朋友做做喇叭箱子,鎖上全音域單體,配個雅瑟的晶體機和跳蚤市場買的二手CD播放機,就這樣聽了起來
那時候總覺得真空管是天價,遙不可及的東西。雖然很喜歡那溫暖的韻味,但即便想自己動手,沒預算也沒技術。
就在大學要畢業那年,把打工賺的錢全都壓到DZ仿audio note one 套件上(結果後來被倒債了,套件沒有交齊)
拿到了半套的材料,有機箱、管子、零件,但沒有電源變壓器和輸出變壓器。
聽音樂這條路就隨著大學的畢業和那被倒債的套件被我丟在角落。
一晃眼七年過去了,2012年的四月,自己另外訂製了電源變壓器和輸出變壓器,終於把300B裝了起來,也開聲了。

@DZ仿audio note one + Diatone P-610 自製山毛櫸音箱
本想說到這裡就好,也足夠了。但人性和慾望卻不這麼認為,玩了一年的300B,卻著手計畫起另一台管機。
有人說300B的聲音很棒,也有人說2A3的聲音更棒。另外又人說45的聲音比2A3好。
但三種真空管的出力卻是一個比一個小,300B 8W ,2A3 3W,到了45剩下不到2W
既然300B有了,那就想說來試試45好了,還好大學時賣給好友的Fostex 208 Σ又回到我身邊,效率也有90以上。
用45推應該可以,就此定案。
此機器從設計、備料、裝機一共花了九個月(其實中間有8.5個月是沒在動XD),期間感謝擔任工業設計師的高中的好友幫忙用3D設計機板還有整機的配置。

@真是專業,每個零件量好尺寸後要建3D模型,再開始設計機板開孔尺寸。


@左側電源整流、濾波 ,中間推動管、強放管、輸出變壓器,右側,波段選擇、音量旋扭以及訊號輸入。 將電源配置遠離尚未放大的訊號,避免未放大的訊號受到干擾。

@上下面板雷切好後,慘案發生了,霧面的SUS304 並不是我要的質感,只好拿著『浮濫打』手動拋光,左側上蓋未拋光,右側底板拋第一次。

@機箱邊框選用台灣檜木作為版材,上圖為原材料在木材工廠考古挖掘出來後所拍。不便宜,一材要價四百五

@木材拋光,裁切,研磨

@在木材工廠做木工那天,身體不適,趕流行中了諾羅病毒,連站都站不穩,所以照片很多沒拍。

@整機零件:真空管座、保險司座、音量VR、喇叭端子、波段開關、電源開關、燈絲平衡VR、Mundorf supreme 1.0mm純銀含金單蕊線(左列零件大部分購自管迷工坊)

@底板日期,本來期望在921前完成的,結果計畫趕不上變化XD...

@零件鎖上上蓋版,準備配線


@古河電源線、Mtubecap高壓濾波電容、維他命Q油質電容、5Z4旁熱是整流管、Mundorf/Mcap Supreme 銀含金焊錫銀9.5%,含金0.1%

@地線搭棚,訊號波段輸入

@變壓器初級配線、整流管燈絲


@B+高壓配線使用純銀線,因為是高壓,所以套上紅色熱縮管做顏色區分。

@B+電源配線完成、訊號管陰級電阻、旁路電容完成

@驅動管第二級放大陰級電阻、旁路電容完成

@油質電容容交強放管完成

@強放管燈絲平衡、陰級電阻,旁路電容完成。

@上電,確認工作點是否正確

@沒爆炸,那就上電讓她開開嗓吧

@強放管用RCA UX-245沒有其他的管子@@"只好硬著頭皮上了,還好沒有發生憾事(~"~)

@機器要有聲音很簡單,但是調整更重要,新手裝機,一邊看書一邊調整工作點驗證書上寫的,為了讓5Z4和5U4G都可以隨時替換,花了幾天調整工作點。
目前屏壓257V屏流32ma(5Z4G),換另一支5U4G會更低一點,還算保守,的設定,保護一下老管子。

古典的老管真是美呀。應該多收幾對。
剛裝好時,哼聲、底噪有點大(燈絲交流點燈),夜深人靜時會讓人有點受不了,期間調過工作點,甚至一度加上柵級電阻,對地電阻(差點就想不開要加負回授線路進去了)但改善效果有限。後來整機配線重整,燈絲電線線徑加粗,加隔離網。結果居然不藥而癒,把之前亂改的通通再改回原線路設定,底噪和哼聲還是很小聲,可見走線的重要,這是個滿寶貴的經驗。 :) Run in了幾天,聲音越來越討喜

感想:45的聲音比起300B全面多了,不管是高中低頻都比較全面也比較平衡。有點回不去了的感覺@@
搭配610或Fostex 208都令人滿意。尤其是直交線路速度快,這點補足了208Σ迷宮式低音反射速度慢的不足。交響樂、室內樂、爵士交給208,流行樂用DIATONE P-610(這樣擴大機好像還少一台 =="..)
注意:真空管機電流雖小,但電壓高,若有興趣動手的朋友請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