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系統都走平衡的優勢在哪?
小弟不太懂,有大大能大概解釋一下嗎?
謝謝
只是有興趣 wrote:
請問系統都走平衡的優...(恕刪)
這邊也有資訊參考:
話說 八年前國內某汽車雜誌,因刊登一篇有關平衡式放大文章,造成作者與廠商間有些不愉快。那位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平衡式不一定好,有些機器也是假平衡。於是廠商不爽,找人投稿反駁。
在國內,裝汽車音響還算是大生意,一部70萬的車可以裝30萬的音響,電瓶也得更新 或加裝─車主可不願為家裏添購30萬音響。主機當然是在前座,放大器有時安置在後行李箱,於是由前駕駛座到後行李箱必需拉一條長長的訊號線─問題就出在這條訊號線。
廠商說這條長長的訊號線會感染雜音,解決的方法就是先經「平衡式發射器」,變成平衡式訊號線再接到後級放大器,這樣就沒有雜音干擾。《交直流》的讀者大概都會想到發射器應該就是轉換器,它可以利用電子線路,或是變壓器,將非平衡unblanced轉換成平衡balanced接續。
家用音響也講究平衡式接法,但似乎也沒有人知道,同一台Hi-End後級,若採平衡式接法,失真會增加、訊號雜音比會降低!面對特性劣化狀態,代理商、經銷商、雜誌評論員依然振振有詞:balanced接法比較好聽。
在《交直流》雜誌上常看到真平衡、假平衡的說法,筆者不能同意。平衡就是平衡,不應有真假之分。探討平衡,一定要考慮輸入及輸出。後級放大器的負載是喇叭,沒有平衡或不平衡的問題;但輸入端就有可能是平衡。 後級輸入採平衡接法很簡單,只要將反相訊號cold拉到回授端即可,這也正是平衡接法劣質化的主因。因為:後級沒必要,也 很困難做平衡式放大結構;橋接-BTL不是為了接續而是為了提高輸出功率,所以請勿混為一談。
前級為兼顧輸入及輸出,所以會有平衡式放大結構。但不論是:(一)、採用兩組線路做正相及反相放大,(二)、以IC反相放大取得cold訊號,還是(三):以變壓器取得反相訊號 ;對不起,它們都是真平衡。其中(一)的情況最複雜,成本也較高,stereo的全balanced,就要有四組完全相同的放大電路。但(三)也不差,高品質變壓器也不便宜,性能也很好,Jeff Rowland前級就是利用變壓器取得反相訊號。
Mark Levinson、Krell、Threshold、MBL這些Hi-End、Hi-price後級都有平衡式輸入,有機會請詳閱原廠說明書,比較訊噪比、總諧波失真、頻率響應之特性,只要廠商敢登,筆者就敢以人頭擔保:balanced比較差!但你可能查不到,因為它們都不刊登;只有日本Accuphase敢說實話,平衡輸入與非平衡輸入規格齊全。
註:以上節錄自早期交直流雜誌文章
平衡线是一种传输效果最理想的音频信号线。虽然,它传输的也是模拟音频信号,但构造和传输原理不同,普通音频线每条都是单芯传输信号,屏蔽层兼作“地线”;平衡线则每条都是双芯传输信号,另外一条芯独立作地线,与屏蔽层分开工作,这样可使传输损失降到最低,而且能有效消除外来的各种干扰,以达到高保真传输音频信号的目的。
模拟音频线实际上就是常见常用的普通音频线,因为它传输的是模拟音频信号,不是数字音频信号,所以正规来说叫模拟音频线,通常在中低档的音响中使用,也可以在其它影音设备(如摄像机)中使用。平衡线传输的也是模拟音频信号,但因其构造和传输原理与模拟音频线不同,所以两者的传输效果不相同。同一等级比较,平衡线的传输会更高保真一些,因此多用在高级或“发烧”级的音响中
打爆你的頭蓋骨 wrote:
最簡單的講法RCA只...(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