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開箱] SONY 無線網路小旗艦 CMT-G2 BNiP

文筆不是太好, 多多見諒

做了點功課, SONY 是最遲引進 apple air play 技術的品牌.

在 2011 年末才推出了兩台對應 air play 的迷多音響系統.

分別是一般向的 CMT-MX700Ni (另有 750Ni 支援 DAB 數碼廣播)

以及本文要介紹, 比較高規格的 CMT-G 系列

共有四個型號

CMT-G1iP: 基本型, 沒任何無線技術

CMT-G1NiP: G1iP 加入 DAB 數碼廣播

CMT-G2iP: 支援 WIFI, AIRPLAY 及 DLNA

CMT-G2NiP: G2 加入 DAB 數碼廣播

在亞洲地區, 除了香港, 就連日本本土都沒有引入高規格的 G 系列.
在日本國內, 迷你音響產品線的高端產品仍然是賣了幾年的 HDD 硬盤機型, 在歐美地區叫作 GIGA JUKE 系列. 而香港引入的也只是基本的 G1iP, 台灣卻引入了 WIFI 的 MX 700Ni.

歐美及澳洲地區就有齊兩個系列.



以迷你音響來說, 好重好大的一台, 15公斤有多.
外盒表明了對應各種連線功能.

不多說, 直接跳過開箱了



又不是展示用機, 卻貼上廣告紙板



正面照, 非常簡潔的設計, 完全沒有多餘的線條, 可以看到主顯示屏中的倒映.



SONY 的銘牌, 全金屬機身.



音箱大特寫, 振動的部件是特殊的物料, 也可隱隱見到音箱的外部塗裝, 呈現非常光滑的質感.
SONY 說有助減低不必要的共震. 我想應該是類似 YAMAHA 的 piano craft 加工技術.



可以當鏡子用了



正面機身特寫, 雖然全部已經是數位控制, 但仍然保留迥轉式的旋轉鈕, 很古典的感覺.
大部分功能都可以操作的到.
完全不需要遙控器都可以進行網路連線的操作.







各部位特寫, 面板是鋁合金, 都有髮絲處理.
當然, S-MASTER 也是必備的.



機背的部分. 好奇怪, 音箱的輸出不是用一般機型的夾子接口, 也不是其他牌子高級機型的 Banana plug (香蕉插口), 而是旋壓式的.



G2NiP 的無線電中樞部分, FM 及 AM 天線(沒有在用), DAB 數位廣播天線, WIFI 天線, 令我意外的是仍然保留 ethernet cat 5 接口.



音箱的背部, 接口也是旋壓式的, 金屬物料. 既然用的材料都不差, 為什麼要用旋壓式的 ? 我想應該是電子設計上的問題了.



連接 iphone4 進行 airplay 播放, 非常簡單就能享受高音質的音樂檔案播放.





連接電腦的 itunes 進行 airplay 播放, 也是很方便, 完全不用麻煩的設定.

如果不想用 APPLE ITUNES 的話, 也可以由 G2NiP 本身直接經 DLNA 讀取電腦的音樂檔播放, 音樂資料庫是採用 WINDOWS MEDIA PLAYER 的資料的. SONY 也有 APP 可以把電話變作遙控.

. . . . . . .

基本上介紹完了.

現售 700 澳元. 可能是本地人的平均收入高, 會買這種產品的人都不太在乎折扣的, 喜歡就直接買.
SONY 專門店是很少數可以討價還價的店鋪, 查詢了一下, 店員說給我打個折, 580 澳元.

G1iP 在香港的售價是 3480 港元, 約 14000 NT. 最高級的 G2iP, 以 580 澳元換算就要 4600 港元, 約 18000 NT, 考慮到本地收入水平, 也實在沒話說了. 立即敗了 SONY 果然會行銷.

. . . . . . .

音質方面

我不太會描述音樂的感覺, 只能說這個 G1 及 G2 的音質, 以這個價錢都沒什麼可以挑剔了.

低音方面, 沒想像中那種 SONY 常常被人說的那樣過份強調重低音. 真的, 就算 BASS 調到 5/8, 也完全沒有得好重好重的感覺.

中音和高音都算中肯, 雖然.... 也不是很清脆的走向, 好像沒有特別偏向的調音口味.

就算把音量調到 35/40, 也沒有覺得好刺耳.

以前有用過 YAMAHA 的 PIANO CRAFT MCR E300, 感覺這台 CMT G2NiP 都有它的 8 成以上了.
2012-01-05 0:56 發佈

K K wrote:
文筆不是太好, 多多...(恕刪)


把喇叭端子上面那個蓋子拆掉試試?


搞不好就可插香蕉插了


samkuas wrote:
把喇叭端子上面那個蓋...(恕刪)


看來是不可能的

把旋蓋轉到最盡都不能取出來的

其實香蕉插真的有差嗎 ??

K K wrote:
看來是不可能的把旋蓋...(恕刪)


其實裸線直接夾聲音是最好的

用端子會有接點耗損的問題

只是用裸線氧化超快就是了.....
這組外型超美的 ,

喇叭端子也不是爛爛的押入式 ,

同意樓上所說 ,

把喇叭端上的塑膠蓋 "挑" 掉就可以插香蕉插了 ,

不想用香蕉差也可以用 Y 型鎖片 ,

不過裸線直鎖還是最好的方式 ,

可惜鎖緊後容易發生喇叭銅線一絲絲的斷掉的情形 ,

不過反正也不是甚麼發燒線 ,

這樣用就好了 ....

K K wrote:
看來是不可能的把旋蓋...(恕刪)


應該是把旋蓋完全退出
然後才可以挑除喇叭座端子上的香蕉叉孔蓋

至於喇叭線端子
香蕉叉與針型叉在於方便, Y叉則是接觸面積最廣的
可惜您的擴大機無法使用Y叉

CROCKETT wrote:
這組外型超美的 ,喇...(恕刪)


受教了

但那就奇怪了, 為什麼各大牌子(yamaha MCR330 以上, PIONEER Z7 Z9, JVC, DENON 等) 的高級機型都會以香蕉插作為賣點呢 ?

K K wrote:
受教了但那就奇怪了,...(恕刪)


1.美觀

2.方便

3.線不容易氧化

是不是因為亞洲和台灣沒引進, 所以大家興趣缺缺的呢 ?

sony 的 marketing 也實在很奇怪, 竟然連日本本土都沒有賣這台

因為最近搬家了, 所以沒幾多時間用這台 CMT G2NiP, 偶爾聽聽還是覺得比較平淡的感覺, 不知是不是因為沒有 run in 夠
這組喇叭的單體黃色部分看起來似乎為功夫龍單體 ?
如果是的話,
那的確非常超值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