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版上相繼看到該買那一台,如何配置的文章又浮出水面。
一向站在看守荷包立場的我,給新手幾個答案,
再次強調是答案不是建議。自認老手的多半冥頑,請無視本文。
預算有限的用戶,還是不建議買AIO,我會給幾個區間帶的標準採購。
採購標準價格前提是,水貨,店面非代購,所以一定是實際的入手價,
非紙上談兵。
先講喇叭好了,yamaha,paradigm, Wharfedale 這些都是有實惠的價格帶
但是萬一預算真的不夠,就以yamaha 的 ns-f150全套5.1(紙盆) $19000,ns-f210 5.1(鋁盆) $27000,
wharfedale 的鑽石九代,這些相近價位套裝組來下手,其中yamaha勝在內含的重低音
相當超質,因為追加些許預算的wharfedale,paradigm,會面臨到,重低音
不知道要買那一顆,買太好就脫離本主題,剩下的錢只能買國產土砲又不建議。
而三萬多元預算含重低音如果你不滿意的話,就是FOCAL 的 DOME 五萬餘元 再上去 KEF 套裝,版上老闆的價錢很實在, 再花錢上去就要改其他品牌 來到十多萬的主流價位。中間價格的相信我,跟低階的部會差太多,也沒有令人特別印象的音染來吸引人購買。
而買之前,拍賣網一定要每天多巡多看,看到合適價位網頁一定要先截取起來,手腳要快,赴店下訂離手。
不然商家會以網頁更新或是一推二五六來否認你搜尋到的低價位,通常白紙黑字載明自取貨運含稅型號就不會有爭議。
((有時候老闆或員工也會搞不清楚價格脫鉤,我一看就知道這個價位買到賺到,當然各位可能就要多累積經驗))
很麻煩對吧,誰叫我們是M型社會的另一頭族群,沒辦法。
我最近都在買ns-f150 組合給不想花大錢的初手親友,落地主喇叭及底座仿角錐外觀很對國人胃口,各喇叭端子也OK,不過主喇叭音箱就是內部毫無設計的陽春空間
背部障板的洞應該談不上反射洞,建議拿膠帶封起來或找PVC管土砲調音海綿塞作密閉式會好一點。至於中置及環繞作工就價位來說相當不錯,也不是匪區製作,重低音sw-011
就更不用說了,單買就要五千多元。
不管怎樣,這些廠牌喇叭都會比 ALL IN ONE 的 聲音來的好很多,就算拿飛利浦那套最貴的來比也一樣。
2. 再來是喇叭線,純銅外觀最便宜的即可,包覆皮不要找會變黏的那種,也不用買到雙層包覆,最近很流行的幾芯幾芯的術語,我還第一次被嚇到,150 芯上下就可以了, 有人說太細了, 細的線其實容易在AMP背板安裝,也不用整理毛邊怕接殼短路。
我說你買的擴大器及喇叭內的分音器線路你看到後不要昏倒,本文主題價位的機種電線都不會太粗的,更何況100芯的電線你插交流電都能把你電昏,何必懷疑承載能力呢。
3. 主機部分,從HD音效格式誕生後,老實說要說服人去買HDMI 1.2 版本的優質破盤價擴大器,還真不容易,輸入端子數不足也是主因。
畢竟我們是買擴大器,不是多媒體中心,大家還是要注重擴大器最基本的功用。現在那樣多花巧功能固然吸引人,但是以前沒有這些東西,聲音的震撼性還是不會少的。
最大的錯誤觀念,舊不如新:
舊是要看舊到那種程度,像 HD __> 上方音場 ___> 3D ___> NET,PHONE,DLNA__>4k
這些是平價機種都下放後,大抵隨著年代 2008,2009,2010,2011,2012的更新所追加的功能,在我認為沒有新舊之分。
老實說從HD 以後的這些,若是舊一點的中階機種沒有這些功能,確有同樣初階的價格,都是可以買的對象,你不趁此時買過季中高階商品,難道要永遠買低階的東西嗎。
HD: 聽的聽不出來,我就留保留意見,每人的耳朵及器材不同,不過要是都是平價的器材也就是本文的主 題,我認為聽不出來的成分居多,該說喇叭解析出來的波動是一樣的,人耳當然分不出來。
上方音場: 以前yamaha 搞的時候,你沒注意,那你現在的需求又是什麼,蛋塔熱嗎?
3D: 新機種player都有hdmi雙輸出功能, 主機有沒有3D pass 實在不重要,頂多再拉一條線。
net,phone: AIRPLAY 是吧, 不是東西跟智慧手機扯上邊就有可玩性 , 不管是 WEB CONTROL , AIRPLAY , 本質上就是擴大器遙控器另一種方式呈現,便利性有,但是困難度不變,如果你不懂擴大器各項設定原理,老實說被 PLAY 的依然是用戶,況且這種新鮮感三兩下就沒有了,沒人看電影的時候還在動不動盯著手機。
DLNA, 有需求的用戶,走HTPC方式較直接,比起從AMP 發出需求,AMP的介面依舊不若PC人性,且媒體辨識性依然陽春。
4k:從MUSE到現在2k 走了多少年,中間有pc推波助瀾,網路傳輸發達,才有電視、影2k作業,家裡2k對應
想一下4k這個東西大概要走幾年,就知道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經濟又不佳,4k的特效又花更多$$
況且這一次2013年連四K的 對應媒體還沒發表從2013起 五年後再說吧。
第二件重要事情: 年份越新同級機重量越輕甚至有MARANTZ SR6003 比 SR7005 還重的情況,偷料越多,如圖 :
以我家中 YAMAHA 早期日規THX AX型號到非
THX 的 AX 到2012年份 購入沒多久的 AVENTAGE 為例:
少花錢掛THX,鍍銅螺絲拿掉了,變壓器防塵遮蔽拿掉,沒有風扇散熱,鋁擠散熱板體積縮水,最後拿掉改黏合式散熱片,
鍍金喇叭接頭拿掉,YAPO 麥克風端子鍍金拿掉,附屬的電源線直徑少掉2/5。









建議機種: DENON : 9900 元的1312賣得很好,不曉得是廠牌名氣還是怎樣,還是不建議買這樣低階的型號,想也知道要買 1911 $19000(15000!!)以下, 3312 $30000.
INTEGRA: 從未出現過合理價位。
ONKYO : 今年的熱門機種 609 , 18500-17500 價位。 算是低階機種中想的到附加功能的都有作給你,但是每樣功能不見得設計OK.
SONY: 從缺.
YAMAHA: V671 $18000, A810 $22500 , A1010 $30000, A3000 $46000 ,
PIONEER: SC57 58000
MARANTZ: 6004 $29000
最貴的是 SC57,如果你超過這價位打算買不是其他品牌的老大型號,那不是明智之舉。 以上幾個型號:給非某品牌非用不可的人的建議,所以列出主流廠牌,沒有列出的型號就是我認為不值得購買的.但是明眼人一看會知道,某些型號的價位買到賺到(應該是說老板有點良心沒有賺很多) 根本也不用考慮其他品牌。
最後 不要問我在哪買,我只會說,台灣買的到.
=======================================================================
後記:
fadodo0401網友: 可介紹YAMAHA A-S1000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