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黃先生是最近認識的樂友
經由另一位基隆的資深燒友黃先生推薦下
使用Squeeze Box作為CD以外的另一種音源
基隆黃先生除了是資深燒友外
也是資深的樂友
從年輕讀書時一路走來可謂身經百戰
加上音樂方面的卓越品味
所以對於音響系統的調教有相當的功力
尤其在LP系統方面更是專精
近期基隆黃先生嘗試將自己收藏的LP以數位方式儲存後
利用Squeeze Box作為播放的介面
在不斷的嘗試與搭配後
Squeeze Box作為音源已有不錯的結果
所以才將這個音源系統推薦給頭份黃先生使用
因為頭份黃先生是資深的樂友也是資深的科技人
所以對於新類型音源的接受度比我這種老頭子還要高
但黃先生使用Squeeze Box作為音源後
一直認為聲音的表現比起他的CD系統尚有段差距
所以經由我的邀請
約好時間 請基隆黃先生南下頭份指導調校一下Squeeze Box音源
據黃先生所言
他的音響室經過了相當程度的努力後才有今日的結果
的確沒錯
這個音響室除了看起來賞心悅目外
聲音表現實際聽起來也相當理想
整體的音域均衡,調性為中性略偏硬調
算是少數調校不錯的音響室之一
用Mark Levnson 的DA搭配Squeeze Box
用NAS經由網路線作為Squeeze Box的資料庫
NAS & Squeeze Box均使用小弟的線性電源供電
由於NAS電源插頭不好找
所以是利用原有的電源線剪開做個XLR接頭
這樣這條線除了可以使用小弟的線性電源供電外
也可使用原有的電源供電
黃先生對供電部分相當考究
除了線性電源外
牆壁使用兩顆藍星壁插
經由兩條純銀線接到兩支小弟的超重量級排插
Elac是不太好搞的喇叭
可是在這個音響室裏卻是伏伏貼貼
低吟時性格像隻柔順的小貓咪
但當爆棚起來時
又會有如猛虎出柙般地氣勢
不過這時我們三個人聽這對喇叭
雖然音域均衡,音質也不錯
但就是有一點點說不上的奇怪
聲音聽起來不太自然
畢竟是資深燒友
基隆黃先生在比較了幾張CD後就找到問題了
原來是喇叭原先的擺位讓聲音的聚焦過於前傾
人聲的定位幾乎到了沙發的前緣
而且樂器,人聲的音像非常膨脹
感覺像是坐在電影院的第一排看電影
由於這個音響室還有投影系統
所以喇叭的擺位有很大的限制
最後經由我們三人的討論後
決定在位置不動的前提下
將喇叭的Toe In角度加大
因為Elac喇叭相當敏感
所以這樣就輕易地解決聚焦過於前傾的問題
把人聲調整聚焦到喇叭的略前方中心位置
樂器,人聲的音像也恢復正常,標準了
至於Squeeze Box作為音源的聲音的表現CD系統差的主因是
黃先生的轉盤&DA等級相當高
而Squeeze Box天生的等級是受限的
(萬餘元的Squeeze Box若是輕易就幹掉十餘萬的CD Transport的話,
那做轉盤的廠商直接收一收就好了)
所以在喇叭擺位不良的情況下
Squeeze Box & CD Transport的聲音差距會拉大
所以黃先生會感覺Squeeze Box 聲音的表現比起他的CD系統尚有段差距
但在調整了喇叭擺位之後
雖然Squeeze Box & CD Transport之間的聲音表現仍有段差距
但彼此間的差異已經小到能讓我們三個人都滿意了
而且此時當Squeeze Box 播放基隆黃先生轉的LP檔案時
濃郁的音色,豐富的細節&音樂性實在是非常享受
完全沒有感覺在使用數位音源播放音樂
由於基隆黃先生對小弟先前在DIY討論區po的文章
CD改超級時脈&銀線脈衝變壓器這部分相當有興趣
所以這次我也將我的TEAC CD轉盤帶過去
當場與十幾萬的CD轉盤尬一下便知輸贏
這台TEAC CD轉盤不貴
使用的是TEAC最低階的VRDS結構
先前在改過超級時脈&銀線脈衝變壓器之後
雖然解析度&音色的高貴感上已有很大的進步
但在聲音密度&重量感上仍比我其他的轉盤弱
因為這台TEAC CD轉盤比較低階
所以我一直認為聲音密度&重量感是這台的天限
直到前陣子有機會聽到CSW的CDPRO2之後想法才有了改變
CSW的CDPRO2在聲音密度&重量感比HighEnd廠的CDPRO2還要優異
既然CDPRO2可以做出理想的聲音密度&重量感的話
這台低階的TEAC CD轉盤或許也有機會變的更好
所以後來又使用了偷學自CSW的觀念
再次改裝了這台TEAC CD轉盤的Loader & 底盤的部分
改完才知道
原來日系低階轉盤也是能做出不錯的聲音密度&重量感
至於PK的結果如何
我想這由基隆的黃先生來說會比較客觀
由於今日聚會的時間緊湊
期間並未多談這台TEAC CD轉盤
所以請容我詢問之後再向各位網兄報告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