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Burson Audio DA-160 DAC 入手
D/A晶片用的是中規中矩的"PCM1793"但這台的賣點是在
"用料紮實"的類比電路~
"全離散元件".無集成電路也就是無OP~
"雙R型變壓器"數位類比各自獨立供電~
"A類工作電流"~
"超厚的全鋁機殼".賞圖先~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開箱] Burson Audio DA-160 DAC

滿滿的紮實用料.參考國外網友意見.這種無OP設計的要RUN200小時才算開聲.但光是剛上機整體音色就是圓潤型.無火氣.中頻略暖.低頻層次感不錯.台灣代理商好像就是億而頌.價格還算合理29K(不給議價).國外訂價是950美金.評論多是成熟之產品.1000美元無對手...

接電腦測試各個輸入端是否正常運作.
主機板 P67A GD-65(有內建同軸+光纖):
用內附的普通線材.音質聽感上是:光纖>USB>同軸
接CDP(USHER CD-7)則是:光纖>同軸
都是數位輸出.很神奇的就是.不同介面還真的有差異.
其餘感想~等RUN 200小時後再做測試...

--------------------------------------------------
2011/12/17 聽感更新.RUN-IN 約280小時.

SPK:JBL 4307
AMP:YAMAHA A-S1000
CDPLAY:USHER CD-7
音響專線:8mm平方兩條.
數位線:Canare RCAP-C5F+L-5CFB 75歐姆同軸數位線+KINGCABLE標準Toslink規範光纖.

個人音響級訊源器材主要是用 USHER CD-7 .因此聽感上的差異.暫時只跟這台做比較.整體言.DA-160 音色大致偏向於中性.整體聲音線條飽滿.高頻溫潤.中頻小暖.低頻結實型.怎麼聽都不會發出"刺激的聽感".

1.聽人聲小品上:
DA-160發出來的整體音色較為飽滿.尤其是高頻的毛邊降低.中頻的顆粒感縮小而更為細膩.低頻層次感也較好.

2.聽小提琴大提琴之類的弦樂器:
DA-160 高頻滑順的優勢會發揮到最大.擦弦質感滑順.高頻細膩度與CD-7之間的差異較明顯.

3.大編制電影配樂+交響樂:
CD-7整體音場深度"稍微"深一點感覺比較遠一點.DA-160則是在音場"寬度"上寬一點.但DA-160樂器的前後距離感較明顯.且低頻層次感較佳.整體樂器銜接感更為流暢.大編制的相對感覺更不會紊亂.

4.銅管樂器:
聲音線條飽滿.氣動摩擦聲質感佳.

5.CD-7數位輸出光纖vs同軸 TO DA-160
音色調子基本變化不大.但同軸的整體音場還是略大一點.聽感上較寬鬆.光纖則是毛邊感較低較收斂細節較清晰.不同接線介面差異雖然不算大.但有差就是有差.找我老婆來聽也是一樣.而且因為兩條線同時接上CD-7.直接用DAC按鈕做輸入切換.切換速度非常快.聲音的比較很非常容易.確實是有差異.不是心理作用...我個人是喜歡光纖...

以上比較仍是以CD音源做為比較.高解析檔案.播放器暫無著落...

PS:隨著RUN-IN時間的推移.DA-160硬底子的實力越趨明顯...
2011-12-05 0: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開箱 160
iamgod99999 wrote:
Burson Aud...(恕刪)


@.@最近的音響開箱文似乎都不怎麼熱鬧.
等ASUS BDS-700開賣了.
我的數位訊源就算完成了~@.@~自爽去~XD.
iamgod99999 wrote:
Burson Aud...(恕刪)


恭喜大大入手好物!

請教這"全離散元件.無集成電路" 這做法與一般常見的
DAC製作方式聲音有何異趣呢?





phl0722 wrote:
請教這"全離散元件.無集成電路" 這做法與一般常見的
DAC製作方式聲音有何異趣呢?


簡單來說,採用OP可以有效簡化線路與大幅降低成本
聲音有沒有影響我沒聽過不敢說,不過許多高價銘機都盡量少用OP來設計

fuhsi wrote:
簡單來說,採用OP可...(恕刪)


小弟受教~ 學了一課

版大對音樂有獨到之處!!

真希望能有機會能聆聽一下~ 欣賞一番

謝謝大大分享好機

祝聆聽愉快!!

phl0722 wrote:
恭喜大大入手好物!請...(恕刪)


大致如同 fuhsi兄 說的一樣..
OP比較方便成本低.也可以很方便的東搭西搭的調音.
離散電路.是比較費工.但可以更客製化針對DAC晶片的性能需求.
以及調音上的需求.進行更自由的設計.
他的缺點就是施工很麻煩.組裝的工時成本高.看那零件數量就知道了...



有的機器可以直接切換OPA/ PASS OPA, 並可以配對的離散元件
組成OPA MODULE 替代一般集成電路的OPA

ymc861 wrote:
有的機器可以直接切換...(恕刪)

大大先前考慮過哪些?是使用CDP?話說DAC的選擇似乎是一次到位比較好,目前也正物色中。
我的CDP 接在綜擴上.
DAC+耳擴是接PC和NB的.
其中一部是NFB-5(雙WM8741 DAC晶片):
NB USB-->MUSILAND MONITOR 01USD-->光纖--> NFB-5

NFB-5 可選OPA/BYPASS OPA, 而內建的BB OPA2134 已換成
配對的離散元件組成的MOON OPA MODULE
falilin wrote:
大大先前考慮過哪些?...(恕刪)


如果考量預算.DAC大概是兩聲道音響設備裡最捨不得一次到位的設備.
因為DAC比喇叭擴大機甚至CDP都還有更多的發展潛力.音樂的取樣解析
以及格式也不知道會不會再有大幅度的變化.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