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 neo4

今天走到樓下,突然被兩隻很高的柱子嚇到,原來是訂了1天的neo4到了,真是有效率。

在辛辛苦苦的爬了五樓搬上來,終於開箱了。

箱子是從側面打開的
開箱 neo4
看起來不高,實際上有120公分以上
開箱 neo4

隨機附贈的墊板要墊在下面的
開箱 neo4
噹噹,兩隻都站起來了
開箱 neo4

再來一張,已經跟下面的墊材合體了
開箱 neo4
下一張是主機三兄弟, 最上面的事U2然後是rotel 最後是cambrige擴大機
開箱 neo4

這一對neo4好像是最近才引進的,偷偷竊喜,這樣就不會撞機了,

第一印象是聲線蠻漂亮的,還有就是樂器的分離度跟解析力實在沒話說,再繼續run run
2011-08-23 21:34 發佈

扉 wrote:
今天走到樓下,突然被...(恕刪)


蛤....竟然有出NEO4

好像多一隻低音單體,看來體積蠻壯觀的...水喔!!

扉 wrote:
今天走到樓下,突然被...(恕刪)


是用650A推的嗎?
不知道多一個單體推起來跟NEO3有什麼差別呢

扉 wrote:
今天走到樓下,突然被...(恕刪)


恩是用650a推的,感覺起來,低音量敢多的,人聲的形體變大了,樂器的擬真度變好了,暫時是這樣,還要再run
為了猛想奔馳的但依存到錢就想亂花

扉 wrote:
今天走到樓下,突然被...(恕刪)

感覺您也換過不少喇叭了,一開始是迪歐,這篇照片中有看到老田的ERT 7.0,現在又換NEO4,有沒有什麼心路歷程要跟大家分享的阿?

s90118t wrote:
感覺您也換過不少喇叭了,一開始是迪歐,這篇照片中有看到老田的ERT 7.0,現在又換NEO4,有沒有什麼心路歷程要跟大家分享的阿?


老實說,因為我的視聽空間蠻大的13坪,而且月租5000而已,

所以眾大大遇到的空間問題我比較沒遇過,這是幸運。要說我之前的喇叭不好嗎?也不是,玩一對喇叭玩久了,存了點錢就會想要換一對,於是就開是二手賣掉,然後買新的,老實說,這樣還真的讓我存了不少錢,

像我現在這對neo4要4萬多,老實說我是沒錢買的,我的零用錢一個月才一萬多,但是呢賣掉不用的耳機全套,就一萬四了,喇叭賣掉、不用的線也賣掉,林林總總,也就湊出來了,總之我一路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俗話說,女人的衣櫃總少一件衣服,男人的蛇窩也總是少條線,這時再是個不錯的說法,但是這也是我不幸的開始,我在另一篇分享線才時有說過,用到了不合口味的排插線,所以一直覺得聲音怪怪的,話說,高階電線有實有很明顯的走向,要接對器材,這算是對我的一個教訓吧!

總之玩音響到現在一共2年多了,換過的喇叭也不少,被喇叭玩的經驗也不少,有甜有苦,或許我會一直堅持下去,也是這個原因吧!在音響領域我還是個不成熟的孩子,今後也拜託各位大大多多照顧。
為了猛想奔馳的但依存到錢就想亂花

扉 wrote:
今天走到樓下,突然被...(恕刪)

是阿,越高階的東西通常個性越明顯,除非本身強調中性,不然一搭配錯誤,整個聲音就很詭異...。
線的部分,小弟最近比較喜歡SUPRA的線,雖然中性,又不會過於平淡。有機會您也可以試試。
至於喇叭,小弟玩音響時間雖然比您長一點,但用過的喇叭可能比您少(前後有"認真"玩過的大概就三對,目前這對就是第三對),而且都是書架型。看樣子您玩得比小弟大很多...。
恭喜恭喜 NEO4 耶真的沒看過 不知道再上去的 AELITE3 比怎麼樣

那個主機三兄弟建議不要疊疊樂喔 真的因空間關係的話也建議至少加個墊板或角錐架高一點點
(一) 書架喇叭 擺太近 往內角也擺太裡面 應該要開一點
(二)清出一個可以容納落地叭擺的空間 後面可以拿抱枕當吸音棉 因為你的房間格局太小 反射音應該很多
(三)"感覺起來,低音量敢多的,人聲的形體變大了,樂器的擬真度變好了,暫時是這樣,還要再run"
這不是好聲音 因為你喇叭距離太近 太往內角的關係你聽起來才會這樣 我想應該是人聲肥大 低頻亂衝
毫無層次感 下盤皆亂!!
(四)器材千萬不要玩疊疊樂 器材上面擺放重物 高音會被壓縮 器材下方可以用金剛石或是堅硬的東西當墊材
可以使高頻的延展性提高

呵呵 加油吧!!


原來如此這樣會影響高音啊!我知道了,會馬上改進。
為了猛想奔馳的但依存到錢就想亂花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