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這篇文章可能會引起許多嘴砲,但是還是想問一下,以解心中的疑惑。小弟不是從事電子行業,但是大家都知道韓國跟台灣在許多電子科技方面是處於競爭地位,前一陣子想買液晶電視,在大家都提倡愛用國貨之時,本想考慮買台灣的品牌,但是發現幾乎都是MIC,反觀韓國某品牌卻是MIT,這可讓小弟疑惑啦?如果要用所謂台灣的品牌,拼經濟卻是拼到對岸的經濟,如果是用韓國的品牌,心裡卻又不太爽,那請問什麼才是國貨呢?這可是真難解釋呀!!還有小弟有時會和老婆大人逛街買衣服,有時都會聽到店家說這是台灣的牌子(至於牌子我就不說了),可是仔細看了產地,全都是大陸製造,這樣還叫做台灣的牌子嗎?我看可能只有公司老闆是台灣人吧!!台灣的商人都是利用愛用國貨這樣的口號來這樣騙台灣的人嗎?
超酷豬 wrote:
發這篇文章可能會引起...(恕刪)
簡單來說...
今天你買韓國品牌
就算是在台灣製造
最後賺最多的還是韓國
報稅也是報給韓國
台灣人只能賺工資
但是假設是台灣品牌
就算是對岸製造
對岸也只能賺工資
最終最大的利潤無法享受
而且台灣品牌報稅是報給自己國家
所以妳要買韓國品牌(台灣製造)去創造韓國最大利潤
還是要買台灣品牌(大陸製造)去創造我國最大利潤呢?
要知道代工永遠都是利潤最小的環節....
而台灣品牌如果能賺到最大利潤
雖然無法創造出廣大的"生產"就業市場
但是當業績成長時 自然需要聘更多研發/行銷/管理人才(本土聘 薪資遠高於製造端)
所以.... 不要再執著於生產地的
就是對岸的人賺最少的錢
韓國廠商賺不到錢
我們賺最多的錢吧
不過一定有人反駁我的話

總之是個人觀點
順便轉貼一篇文章.......
雖然說第一點太難做到
就有如開版大的疑惑 韓國品牌台灣製造or台灣品牌大陸製造...
網路mail轉貼 站方別叫我附上出處...
P.S 也別戰政治喔
如何用3600消費券拯救台灣經濟(一個小企業老闆的觀點)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各國經濟無一幸免。
當各國政府紛紛提出救市方案的同時,馬政府提出3600消費券方案,
不管您認不認同這一個方法它已成定案,我們能做的也只有花掉它,
希望它能如官員所言達到預期效果。
但是如何利用少少的3600消費券,達到振興台灣經濟效果其實是有方法的。
1. 一定要買台灣製造的好商品 例如:家電、鍋具、 3C 產品、衣服,因為這些產品可將您的3600消費券發揮
3~5倍效果。當您購買一件台灣製造產品3600元店家可能賺600元,另外3000元向大盤商進貨,大盤商賺
300元在用2700元向工廠下單,工廠賺500元後,利用2200元向材料商買材料生產商品,材料商賺200元後
又同原料生產商下單原料2000元,原料生產商賺300元後才向國外原物料廠買進原始物料1700元後加工出貨。
這樣國內最少經過五層次消費,國內總營業額變成為13500元國外1700元,總利潤為1900元,其中還不包括
各工廠的商品運輸,工人薪資餐食店舖租金...等營業額及利潤,所以別小看了3600消費券。
2. 不要買進口貨(尤其是韓國貨)。
按照上述商業模式,進口商品國內總營業額只有6600元國外7300元,國內總利潤為900元,經濟規模只有國產品一半不到。 況且相同商品是互相競爭的,多賣一台韓國手機就可能少賣一台台灣手機,少賣100台台灣手機就有一位台灣工人失業。3600消費券是我國舉債推動,當然應該用在台灣不該流出外國,尤其是韓國對我國產品非常不友善。最近韓國DRAM廠利用韓幣貶值優勢加上韓國政府背後支持流血舉債賠錢賣DRAM,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台灣DRAM廠擠倒。相同的戲碼在液晶銀幕、手機汽車、衣服、鋼鐵、造船各種產業上發生,您可能認為這就是自由經濟,可是韓國政府保護國內市場可就是不講道理。您知道嗎有韓國部長因為抽洋煙下台,韓劇裡面要是出現進口車要將LOGO遮掩起來,用這樣方式韓國人被教育成仇視使用外國貨的人(除非韓國無生產)。
韓國所有的飯店和公共場合所使用電視不是LG就是三星,看看別人想想我們身為台灣人真該團結。
3. 消費券一定要在一般商店消費,因為這一波經濟不景氣傷害最大的就是一般商店,它的資本小沒有大財團支撐只能在區域性服務在地客戶,開一家大賣場附近可能要倒閉50家超市及電器行。但是每一家商店都有一個老闆加二位員工,他們的消費能力加起來絕對超過一位大老闆加上100位員工,況且財團發生危機有銀行及政府疏困,那一般商店就只能靠我們這一些街坊鄰居了,所以要善用您的3600消費券。
4. 一定要把消費券短時間使用完畢,政府規定使用消費券可到九月份,時間還是太長。
3600消費券方案是促進消費並不是救濟,是要在目前如一池死水的國內市場,投下一顆金錢巨石好掀起需求波浪,讓國內市場產生經濟流動。 如果時間拖太長就像分批投下小石頭效果將大打折扣。一點淺見,如果您認同。希望借助您的人脈,將這一封信廣加發送團結力量大 !
無面者
為何買韓國品牌就是不愛國..連買MIT的商品只要是掛韓國品牌就不愛國.
那我想請問.台灣廠商在大陸生產所聘請的勞工是哪一國人.難道全是台灣人嗎?
台灣失業率多高.....廠商想減低人力成本到海外設廠..以致台灣很多人毫無工作
這樣就是愛國嗎?公司要倒了就要台灣人出錢來救?????
那沒工作的誰來救...我前輩的兒子唸完大學連一個月18K的工作都很難找
他也很愛國的.您要不要請全台灣人都來救他一下.
台灣廠商需要老百姓來救.台灣老百姓就不用台灣的廠商給工作機會來救嗎?
台灣有到需要到""小老百姓""得買台灣品牌的3C商品才能救嗎?
討厭韓國是吧?..我也很討厭.超希望他們棒球被我們幹假的
但是偏偏台灣就是組頭來買球隊玩簽賭...但一有國際賽.管他個簽賭.我還是像個瘋子一樣賣力替中華隊加油
話說人家LG最起碼還會在台灣設廠....現在那些在台灣樂金上班的人也是台灣人阿
要是沒樂金..他們的工作呢?????再找就有嗎?喔..找工作容易嗎???
相對的.看到有人買SONY.SHARP....等品牌就不見君出來高喊愛國論.而是崇尚生活質感的推崇..
反韓可以.反韓就反韓...大聲說出來.要反就反徹底一點.
想當初數年前我大學室友反韓反到連高麗菜都不碰.因為名字裡有個韓字
當然還去戶政事務所去改名...
請不要打著「愛國」的名義來反韓.骨子裡是反韓到徹底.嘴巴卻只會打著「愛國」的口號
討厭韓國跟愛不愛國是兩碼子事...
反韓有很多方式.愛國也有很多方式.不是「買3C商品」這行為就可以決定的
還有.既然您說MIC商品不見了.世界就滅了..
那我看全世界都來愛中國好了...
也對.也許沒有MIC的毒奶.大家都沒奶喝了.對吧?
PS:那篇「如何用3600消費券拯救台灣經濟(一個小企業老闆的觀點) 」每次都會在3C愛國論中出現..
老梗到不行.換點新意吧..
最後言簡意賅一句話:請不要再把買3C產品扣上愛國的大帽子.感謝您
yobiyoq wrote:
依我看..「3C愛國...(恕刪)
實在無法苟同閣下的意見
很會給人扣大帽子
愛國同心會?反韓?
我是哪句話有提到了
學政治學的很熱衷喔
扣大帽子就政治人物最會了(妳要扣我帽子 我扣你以應該也沒啥好說的)
買台灣品牌是創造台灣公司利潤最大
能聘請較多員工(就算是非生產線的) 報給政府較多的稅(雖然逃漏稅嚴重)
如果是妳
妳要拿辦公室三萬月薪還是生產線兩萬月薪?
妳前輩兒子18K拿不到是否要先問一下他自己是不是少了啥讓人不要?
再者提到Sony Sharp
日本經濟體的基本本質跟台灣並不同
人家是世界前三大經濟體
韓國和我們是差不多、競爭中的經濟體
不以韓國為假想敵妳要找誰阿?
對岸? 抱歉 他還沒資格 他只是人口夠多而已
話說那篇轉貼的文章
除了第二點是針對韓國外
其他一三四點有哪點說錯呢?
就針對一點就要給人扣上大帽子
妳那言簡意賅的一句話
不是顯得特別諷刺?
無面者
類似這種台灣品牌僅僅只是號稱了!! 根本無實 頂多只能證明老闆曾經在台灣出生罷了
真的想要提升經濟~買真正的台灣本土品牌+真正的台灣本土製造~才有效果吧
但也千萬不要怨買日本貨的民眾~ 誰叫我們本土品牌不夠用心~製造品質也沒人家穩定
花一大筆錢 買台電視 為了愛國 一年要修兩~三次 ~~ 很少人有時間跟廠商在那邊盧吧?
至於
"韓牌台製"
我必須說 代工有啥不好? 你不接單 他就是收回單子自己做罷了 那不是更慘
有人說要抵制 假設好吧!!
真的如願 讓各位抵制成功後~ 該牌將所有製造單全部調回韓國組裝
組裝也調回韓國 測試也調回韓國
然後 台灣代工組裝廠 測試部門 也因此丟掉訂單和工作
害那些台灣組裝及測試人員沒工作
是要叫那些台灣的組裝工人怎辦? 人家都沒小孩要養唷? 人家都不用吃飯唷?
現在苦的是人民又不是那些財團 ~我只能說將心比心啦~別對代工廠們趕盡殺絕~
前面幾位的大大的爭議點應該都衝著LG來~因為LG很多產品就是韓牌台製
其實韓國DRAM倒貨~LG根本沒參一咖~倒貨的是三星跟海力士 我真不知道為啥會扯到DRAM倒貨
(迷之聲 偉小寶:又不是我叫人放箭的 ~冤有頭 債有........)
我跟妳們說啦 LG只有"電馬達/壓縮機" 兩大類型的產品別碰
僅有"電馬達/壓縮機"這兩類產品 我們台灣依然勝過LG
(壓縮機/電馬達產品如:冷氣/冰箱/滾筒式烘洗兩用洗衣機等..個人強烈不推薦買LG的..LG壓縮機跟電馬達產品做的很差)
其他的電子產品LG進步非常快~面板LG跟飛利浦合作後~連日本都備受壓力 更別說我們台灣
目前LG也把IPS的電視產品做的很好~加上台灣代工組裝有一定的品質 為何不考慮?
其實現階段零件面板或組裝只要買到台灣製造就算愛國了
品牌反而應該要依照自己所需的功能與品質及價位去挑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