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以纖薄機身與獨家零間隙壁掛安裝方式,搭配優異畫質與出色音質的 LG OLED evo AI 4K 智慧顯示器 G5 零間隙藝廊系列,在今年又推出新一代機種,除延續 LG OLED evo 自體發光科技面板,加上智慧增亮引擎 Ultimat 外,更換上 alpha 11 第二代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相比 alpha 7 第八代 AI 影音處理晶片,提升 6.7 倍的 AI 處理效能、2.2 倍的處理器運算效能,以及 3.6 倍的畫質提升,讓使用者能透過內建的 AI 影像 Pro 與 AI 音效 Pro 智慧功能,讓每個影音內容都能獲得完美的最佳化。
此外,隨機附上的 AI 智慧滑鼠遙控器配備動作感應器和滾輪,內置的麥克風可直接使用語音功能,G5 零間隙藝廊系列更內建 webOS 25 智慧作業系統,內建的 AI 聲紋辨識、AI 智慧搜尋、AI 聊天機器人、AI 歡迎模式、AI 專屬個人化影像與音效設定功能,讓家中每位成為都能擁有專屬自己的 AI 助理,盡情享受個人化的影音娛樂內容。最後,LG OLED evo AI 4K 智慧顯示器 G5 零間隙藝廊系列,同樣也支援支援杜比視界、全景聲、VRR 可變更新率、NVIDIA G-Sync 與 AMD FreeSync 等優化技術,進一步強化高規格影音與次世代遊戲內容的表現。

G5 零間隙藝廊系列共計規劃 55、65、83 與 97 共四種尺寸機型,至於本次體驗的則是目前市面主流的 65 吋規格,外型設計上則延續幾乎看不見的極窄邊框設計,就連顯示器下方的紅外線接收器也隱藏的非常巧妙。

當然 G5 零間隙藝廊系列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搭配原廠所所推出的零間隙壁掛架,讓智慧顯示器能以最小的距離貼合牆面,從正面的視覺感來說就像是嵌入在牆壁的感覺,可讓整體的居家氛圍更富簡約的美感。

LG OLED evo AI 4K 智慧顯示器 G5 零間隙藝廊系列,均搭載 LG OLED evo 自體發光科技的 4K OLED 面板,具備原生 120Hz 螢幕更新率,更支援 VRR 165Hz 可變更新率,其內建的 α11 第二代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擁有 α11 4K AI 智慧影像超級升頻技術、AI 動態色彩調節技術、AI SDR/HDR 類型選擇、AI 亮度設定、AI 影像 Pro、AI 音效 Pro、清晰語音 Pro等完整的 AI 功能,HDR 部分則是支援 Dolby Vision、HDR 10 與 HLG 主流高動態範圍規格,另還具備電影製作人模式、像素控光技術、OLED Motion、4K 120fps HFR 高幀率等功能。

在智慧顯示器內建揚聲器部分,雖僅有向下發聲的 4.2 聲道與 60W 功率的音效輸出配置,但在 α11 第二代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的 AI 音效 Pro 幫助下,最高可模擬至 11.1.2 環繞音效效果,當然也可以搭配 LG Soundbar 音響產品,進行 WOW Orchestra 同步音場功能,讓立體環繞音場大幅提升。G5 零間隙藝廊系列也搭載 4 組支援 HDMI 2.1 的 4K 120Hz eARC、VRR、ALLM、QMS 與 QFT 的 HDMI 連接埠、3 組 USB 2.0 連接埠、SPDIF 光纖數位音訊輸出與乙太網路插孔等 I/O 配置,但如果是採用壁掛方式擺放的話,就要提前規劃好後方連接埠的佈線,避免安裝完成後需要更換所帶來的困擾。

如果各位覺得 G5 零間隙藝廊系列僅能提供優異的畫質與音效,並且當作居家空間的一個高科技藝術品,那可就小看這款智慧顯示器的實力。在遊戲功能部分,G5 零間隙藝廊系列支援 NVIDIA G-Sync、AMD FreeSync、ALLM 自動延遲模式、VRR 可辨更新率、少於 0.1ms 反應時間、遊戲專用杜比視界(4K 120Hz)等完整功能,讓遊戲玩家們能夠享受最頂級的遊戲畫面與音效體驗。
- webOS 25 主畫面
- 個人化編輯
- 變更卡片位置
- 個人化應用程式編輯
- 推薦影音內容
- LG 帳戶登入
- 通知頁面
- 快速功能選單
- 影像模式(個人化影像)
- 影像模式(清晰)
- 影像模式(標準)
- 影像模式(ECO)
- 影像模式(劇院)
- 影像模式(運動)
- 影像模式(遊戲最佳化)
- 影像模式(製片人模式)
- 影像模式(專家模式 白天)
- 影像模式(專家模式 晚上)
- 個人化影像精靈
- 進階設定
- 亮度設定
- 自動動態對比
- 峰值亮度
- 近全黑細節
- 色彩設定
- 彩度設定(G50)
- 彩度設定(R50)
- 色彩調整
- 色彩調整選項
- 白平衡設定
- 清晰度設定
至於在色彩彩度部分,則可設定在最大 G50 或 R50 的選項,簡單來說就是增加或減少畫面中的綠色與紅色,這與在設定色溫時,調整的是偏藍的冷色或是偏黃的的暖色有所不同,但也提醒一下各位,如果在彩度設定有進行更改後,建議可以搭配色溫來進行畫面更自然平衡的色調調整。至於色調調整我是設定在關閉的情況,以免增加色彩太多的飽和度,導致畫面過於豔麗造成視覺疲勞,最後在色溫的設定上,根據不同的影像模式都會有不同的設定,各位也可以依照觀看習慣進行微調,但我不建議調整的範圍過大,否則會影響原本模式的視覺特色,而在清晰度設定方面,我自己覺得不論是何種影像模式都不需要太多的調整,就維持在原廠提供的設定即可,不過當使用者清楚的知道是影音內容為升頻後的畫面,就可以進行各項清晰度的調整,每個影像設定選單都會有功能簡單介紹,並提供即時的畫面預覽,使用上也很直覺簡單。
- 聲音設定
- 聲音模式
- 個人化聲音精靈
- 個人化聲音設定(一)
- 個人化聲音設定(二)
- 個人化聲音設定(三)
- 個人化聲音設定(四)
- 個人化聲音設定(五)
- 個人化聲音設定(六)
- 個人化聲音設定(七)
- 音效輸出
- 聲音進階設定(一)
- 聲音進階設定(二)
- 比對畫面與聲音
- 一般設定
- AI 服務
- AI 語音辨識說明
- 變更設定
- 瀏覽畫面
- AI 語音辨識設定

LG G5 零間隙藝廊系列的新款 AI 智慧滑鼠遙控器,有別於過去圓滾滾的弧形設計,這次則是改採長型的風格,按鍵的配置也延續過去精簡的策略,將常用的功能按鍵配置在遙控器上,避免出現眼花撩亂與誤觸的情況,環型的操作按鍵上方可以看到 AI 功能按鍵,搭配最上方的內建麥克風就可以使用上方所介紹的各項 AI 功能,中央的滾輪就像是電腦滑鼠的設計,可以在輸入或選擇時快速移動,下方的音量與頻道調整則使用推桿形式配置,操作起來相當有段落感,且支援持續按壓可快速調整的功能,最下方則可以看到常用的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的按鍵配置。
- OLED 保養
- 保養影像設定
- OLED 面板保養
- 節能模式
- 自訂多重檢視
- 子母畫面
- 雙電腦顯示器
- LG Gallery+
- 藝術內容
- 4K 畫面(1)
- 4K 畫面(2)
- 4K 畫面(3)
- 4K 畫面(4)
- 4K 畫面(5)
- 4K 畫面(6)
- 4K 畫面(7)
- 4K 畫面(8)
- 4K 畫面(9)
- 4K 畫面(10)
- Netflix 畫面(1)
- Netflix 畫面(2)
- Netflix 畫面(3)
- Dolby Vision 影像模式(個人化影像)
- Dolby Vision 影像模式(清晰)
- Dolby Vision 影像模式(標準)
- Dolby Vision 影像模式(劇院首頁)
- Dolby Vision 影像模式(製片人模式)
- Dolby Vision 影像模式(遊戲最佳化)
- Netflix 畫面(4)
- Netflix 畫面(5)
在 Dolby Vision 與 ATMO 影音規格的同步加持下,整體畫面細緻度依舊維持在優異的高水準,同時也增加了動態對比度,並且在亮暗畫面的對比上進行強化,不僅能大幅增加對於影像視覺焦點的掌握,更能讓畫面更具電影感,且同時增加主體與背景間的縱向景深,在觀看哥吉拉電影時,哥吉拉與背景的濃煙之間就有明顯的距離感,而在觀看 F1 賽事時,則可以看到車輛間的明顯錯位感,這都能大幅增加觀看時的沈浸感體驗。
至於音效部分,我自己則是推薦各位使用個人化聲音模式,不僅能增加智慧顯示器本身的立體音場效果,同時也能強化聲音的定位感,還有人聲語音的清晰度,雖然在上側與前後的音場擴展的不是太過明顯,但以 G5 零間隙藝廊系列薄型機身設計,能透過內建的 4.1.2 聲道揚聲器系統,就能打造模擬 11.1.2 環繞音效來說,即便一開始沒有多餘的預算能夠購置 Soundbar 家庭劇院系統,但透過成熟的 AI 技術,已經能超越原本音效上的聽感體驗。

實際體驗 LG OLED evo AI 4K 智慧顯示器 G5 零間隙藝廊系列後,不難發現 LG 以其成熟的 α11 第二代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為這款旗艦級的智慧顯示器帶來全新的 AI 技術與影音優化功能,不僅能為直接的影音娛樂內容所帶來的視聽體驗大大的加分,更提供更多透過 AI 深度學習與運算帶來的便利功能,例如實用性極高的個人影音內容推薦,能透過語音進行的搜尋、操作與設定功能,這也為新世代的居家影音娛樂帶來未來感十足的操作體驗。
當然 LG 在持續導入完整的 AI 功能同時,也沒有忘記智慧顯示器帶給消費者的基本影音體驗,同樣透過 AI 來進行不同影音內容的優化與升頻,在畫質與色彩的調整上,也透過長年累積的數據資料庫,搭配 AI 運算能力快速進行分析,讓使用者能擺脫過往需要針對不同內容進行影像與聲音模式的設定切換,現在僅需透過 AI 技術,就能自動完成優化作業,讓視覺與聽覺都能維持一致的優異性,這對平日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確實也是一大福音!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