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第一次看到OLED電視是十多年前LG發表的
真的算普及的出現在消費市場,應該也差不多是發表的十年後,也就這二三年的事
而十年過去,LG成了最大的OLED面板供應
早年看到被詬病的亮度、烙印,發展至今,似乎也達到了程度以上的水準
今年也很認真的考慮是不是可以來換OLED電視
只是不知道OLED目前進步改善最多的周期時間,是不是已經算經歷完了?
就像iphone 3~7的快速過渡把一些缺點修正完成,從8開始進入穩定跟持續精進這樣
還是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Viva4Everyyoung wrote:
OLED十年以來 可算是成熟穩定了嗎?
印象中第一次看到OL...(恕刪)
而十年過去,LG成了最大的OLED面板供應
oled 市佔率(出貨額
22”Q1
SDC 64% LGD 18% BOE 9%
22”Q2
SDC 64% LGD 18% BOE 8%
22”Q3
SDC 64% LGD 19% BOE 7%
22”Q4 126億美元
SDC 58% LGD 23% BOE 11%
2022年 全年 417億美元
SDC % LGD 20% BOE 9%
Q2 SDC與前一季比較
智慧手機-10%,顯示器+133%、觸控條(Touch Bar)+51%、筆電+19%、
車載應用出貨量更達3位數百分比增長。
LGD部分與前一季比較 ,
智慧手機-31%,iPhone 13-21%、
iPhone 13 Mini-58%,TV面板+30%
京東方部分,智慧手機-26%,
iPhone13 -94%、iPhone12 +49%
LGD 的電視面板出貨目標是在
明年達到 200萬片 約15億美元
應該說 OLED面板最大供應商為SDC
每年出貨5億片營收約250億美金
而其中42”-97”面板
目前供應最多為LGD
但會受到SDC QD量產的挑戰
現在的oled.ex &MLA
當然相對成熟穩定很多
跟不上最新的miniLED,但跟幾年前的頂級LED相比也不太遜色了,
烙印的話嘛..目前發生機率也低了非常多,但講再多重點還是保固,
如果有保固烙印這件事的前提下,其實真的已經能放心選擇OLED電視
大約在三前就已經沒有大突破趨於穩定了
在亮度、色域覆蓋與色準、散熱與防烙印機制、價格取得一個比較好的平衡
所以你可以看到主流的C2這塊面板各家表現都不錯,穩定,不會大起大落,價格也親民得多
OLED去年開始賣得很好,都可以說是OLED普及元年了
今年LGD的MLA系列會明顯在亮度上提升,達到MiniLED的水準,但這個系列價格較高,壽命平衡性也還需要時間驗證,如果要拚亮度可以找這個系列
另外SDC的QD-OLED去年開始也大放異彩,理論上有更好的高亮度色彩表現,有競爭有進步,市場上一次多了許多選擇,價格也持續親民化
以往明顯的缺陷現在都改進得差不多了,倒是MiniLED更像過渡型產品,改善空間可大了,但改太多又不符成本不如直接買OLED
LGD: WOLED:
優點: 成熟技術,高階機型提供 5 年面板保固 (目前只有 LG G2)
缺點: 亮度表現不如 Mini LED。 去年推出的 LG 的 OLED EX 面板峰值亮度大概 900-1,100 nit 之間,直到今年推出 MLA WOLED 技術峰值亮度才突破首度 1,500 nit 大關,但是路邊隨便一台 Mini LED 都可以輕鬆突破 2,000 nit. 至於為何需要那麼高亮度? 因為 HDR 10+ 支援的理論值亮度是 4,000 nit, 而 Dolby Vision 是 10,000 nit (拿來當汽車頭燈用?)
SDC: QD-OLED:
優點: 顏色飽和度世界第一,亮度表現驚人,峰值亮度 1,500 nit 以上,無敵的顏色飽和度加上整體亮度表現。整體看起來就是明亮鮮豔,看過 QD-OLED 之後再去看 WOLED 會有一種世代差距感覺。
缺點: 大約一年前才推出的突破性的新技術,國外很多關於品質方面的負面消息,三星也一直強制更新韌體修正(調整峰值亮度/防烙印管理 etc.),另外目前 QD-OLED 只有 Samsung 跟 Sony 採用, 所以機種選擇極為有限。
結論: 我也買了 QD-OLED....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