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SHARP在競爭激烈的日本液晶市場一直占有一席之地, 銷售也是名列前茅
在近期的新機當中, AQUOS的D系列也開出了亮眼的銷售成績
於是乎基於好奇與追根究底的心理, 小朋友就這樣出走了..
先來看看D30的規格吧!

SHARP AQUOS LC-26D30 D系列專屬官網 規格
重點部分:
尺吋: 26"
面板解析度: 1366*768 (480i 480p 720p 1080i)
視角: 176度
HDMI端子: *3(背板*2 側邊*1) (對應DVI-D, 可使用DVI-HDMI線材輸入PC訊號)
D端子: D4*2(相當於台灣在用的色差端子都是類比訊號, 最高對應1080i)
iLink: *1 (IEEE 1394 傳輸介面)
PC輸入: *1(D-sub)
S端子: *1
AV端子: *3
光纖輸出: *1
這些是大家會比較關心的部分, 其他日規電視該有的當然都沒少
另外很可惜沒有倍速液晶, DS3 DS5系列才有, 當然價格也高出許多

接下來主角登場囉~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正面笑一個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連箱重16KG, 單機身連腳座12.5KG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沒有封膠, 撕裂痕跡是宅配的貼紙造成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內部一目瞭然, 本體跟附件盒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搬到桌上脫衣服~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首先看到了熱門關鍵字!! (笑)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黑色鏡面機身! 對鏡面其實愛恨交加, 漂亮是一回事
沾指紋清理就很麻煩又怕刮傷, 比起來小弟其實比較偏愛霧面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正面來一張, 抱歉照得很差
黑色的關係一直對不到焦...orz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配合空間可左右擺動調整角度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左邊也來一張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背板配置, 入鏡了...orz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背蓋打開可集線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2008年製, MIJ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設計者的簽名, 日本相當有名的設計大師喜多俊之 但是不認識所以跳過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背板散熱孔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這邊可以發現在機身上方並沒有散熱孔, 跟我們一般的印象不一樣
後來才知道這是SHARP的散熱技術之一, 避開上方散熱孔易入塵的設計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上方控制按鍵配置, 蠻普通的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後方輸入端子配置, 滿足了一般使用者的所有需求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側邊也配置了hdmi及D4端子輸入, 爽度加分!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請出老哥 20J3000 來比一比~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D30底座較高, 感覺大很多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厚度部分D30以小幅差距勝出!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不可或缺的遙控器, 流線型的設計很有質感
側邊有防滑設計很貼心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下方開蓋的功能鍵對應SHARP自家的錄放影機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再跟J3000的遙控器做個比較, 不約而同都是霧面造型
兩者我都很喜歡, 反觀國內廠商在遙控器的設計應該可以再多下一些功夫

豐富視界, SHARP龜山液晶 AQUOS LC-26D30
自己的感想是sony的手感較佳, sharp的功能鈕有些太小不好按
可能跟習慣也有關係吧, 畢竟用較久較為熟悉
sharp的剛開始用我還找不到menu鍵...orz

暫時先到這邊告一段落,
功能介紹及實機照請容許小弟偷懶, 接下來會一併奉上
2008-07-01 3:36 發佈
價格多少呢???目前在為朋友物色一台32以下機種,雖然很想打死我朋友(新裝潢結果搞錯尺吋,現在

小孩房間只能塞26吋左右的電視.........因為要內坎...)
我也想知道價格
不知道花多少錢
我自己也有一台26的說
大大可以說一下價格嗎??
在那購入的??
最近在考慮26吋的機種因為非主流所以討論很少~~
麻煩大大了!!
小弟是自己從日本帶的, 所以價格應該只能僅供參考
入手價格是日幣$83000, 在台灣可能要自己向水貨商詢價
其實我個人是建議入手直接入手32吋, kakaku上的價格26"跟32"只差了日幣$5000不到
我個人是因為空間的關係所以捨32"就26"
不然買32"應該比較划算, 當然實體店面的價格是否相近也還要再查看看就是了

功能介紹跟實機照正在趕工, 更新速度稍慢請見諒
簡單做個功能介紹, 首先按下menu鍵就進入了功能選單
請到老蛇客串一下


有別於sony的XMB系統, sharp的選單雖然簡單卻也一目瞭然


第一個為畫質調整, 由上而下分別為:
自動感光:可感應室內光源自動調整亮度, 通常都是將其關閉
亮度, 對比, 黑色增強, 色彩, 色溫, 銳利度, 詳細設定, 回復預設值
這些應該都不用詳細說明吧


另外很貼心的也有內建預設模式供使用者選擇
分別有, 明亮模式


標準模式


劇院模式


遊戲模式


PC模式
當然喜好應該就因人而異了, 個人還是喜歡自己手動調整


再來看一下詳細設定的選單

前三項分別可針對各別顏色調整其色溫, 飽和度(濃度 鮮艷度), 亮度


五種白平衡讓你選, 下方一樣可以針對白平衡色彩的細節再自己做微調


動態殘影處理, 預設為開啟


自動偵測場景調整對比, 預設為關閉



靜態 or 動態畫面補正



噪訊抑制


黑白模式


自動感光模式的亮度設定

詳細設定裡的分類之細讓我看得眼花撩亂
對於色彩細節方面要求程度較高的使用者來說真的是非常好的調校工具
想不到低階的D系列也做到如此程度, 該系列銷售長紅其有來自

接下來就比較簡單了

高音, 低音, 左右聲道平衡, 立體聲, 重置
這邊不得不提一下, 雖然只是一般內建的二聲道喇叭
但音效之棒讓我有5.1聲道的錯覺
看一些日本使用者的評論對此也不錯的評價


省電設定, 無訊號無操作及定時自動關機設定


本體社定, 這邊的選項也頗多
由上而下介紹


簡單設定, 對於日本以外地區無用
可以設定所在地自動搜尋頻到, BS/CS天線設定等等


自定輸入端子名稱, 可供選項都是常用的
也可以自行編輯, 另外它也會自動偵訊輸入訊號
我接上ps3時它就自動變更為ps3


視聽環境設定, 針對各別空間變更喇叭音效


輸入頻道省略, 切換時可以直接跳過沒有訊號輸入的頻道


畫面位置調整, 通常一接上去就ok不用再調整了


auto wild, 想不到怎麼翻請大家自行意會吧(逃)
畫面上下有黑邊時可自動調整size最佳化


畫面翻轉, 應該不常用到吧..


快速啟動, 設定開啟的話待機時消耗的電力會增加
平常的開機並不慢, 所以這功能我就沒去實測了


選單語言

特別功能選單

跟一些外部機器的連動


接耳機時是否喇叭同時出聲


遊戲模式時可顯示遊玩時間, 提醒自己已經玩了多久


可以關閉畫面但持續有聲音輸出


指定時刻頻道自動開啟


設定禁止外部or遙控器操作


變更選單介面色彩, 有藍灰紅綠四色可選


綠色介面


i.Link, 沒接所以也不能操作


系統通知
簡單的功能介紹, 有錯請指正

最後, 來看看實機照吧
其實應該是重點部分的實機畫面的部分, 小弟就只照了一些遊戲圖片及影片圖片
我想真的是僅供參考, 因為跟自己實際看到的畫面還是有差
實際的畫面比圖片還要更好喔!

MGS4







沒買藍光片, 到PS store下載的007預告片









這張有鳳凰女的味道




使用到目前為止最滿意的部分就是色彩的對比跟階調
尤其在暗部細節的表現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還有上述提到喇叭的音效也意外的多了一份驚喜
希望SHARP能多重視台灣的市場投注一些心力
不然現階段而言日系廠根本是sony一家獨大, 在價格上任其予取予求
長期而言實在不是件好事..

以上, 感謝大家的耐心收看, 謝謝

看到大大分享的MGS4圖就有點想買了

我一直都在考慮說,因為玩過太多戰爭的遊戲了所以已經有點冷感了
"大"韓民國(半島)
KakimotoRift wrote:
看到大大分享的MGS...(恕刪)


雖然離題了, 不過mgs不是戰爭遊戲喔
它是諜報動作遊戲, 有ps3的話強力推薦要入手玩看看
就算是第一次接觸系列作也不用擔心, 系統親切很快就能上手
接著就陷入摸背的快感之中了
永遠不知道小島的腦袋裡裝的是什麼東西..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