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用電視、電腦追劇的人增加
使得近期電影或影集製作規模、技術的成長幅度增加不少
除了netflix越來越多影片支援dolby vision、dolby atmos
Disney+也有支援IMAX Enhanced
甚至連Youtube這幾年4K影片也越來越普及甚至8K影片也都有
有了高解析度的影片影音設備也不可或缺4K畫質現在已經是基本購買要素
追求高畫質的同時色準、色域這些事也越來越多人關注
前一段時間陪朋友去聽了一場色彩管理相關的講座
才比較知道色準的重要性
講座內容是由benq與東煦色研共同舉辦的
先由東煦色研所創辦人Jerry開場、先簡述一下色準、色域相關的一些知識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0efeb43b8f219adadcff85b9af3d41e7.jpg)
他們家本身就是做油墨、印刷相關出身的,對於色準、色彩管理這款不陌生
還去國外考取一堆認證,現為是色彩管理師
主要幫許多設計公司、印刷廠等做色彩管理顧問
然後介紹icc profile,聽完這個真的大開眼界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090a07e4772f6d4accf846a355dcd0fe.jpg)
其實我在這之前也只有聽過sRGB還有P3廣色域這些名詞而已
這領域的專有名詞、技術還有認證還真多
針對不同色域覆蓋範圍也有相關的模型稍微介紹一下
算是滿深入淺出的對這些色域有一些介紹還有定位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056923cee1e28ad58cbc71e0bfbb61f6.jpg)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932d743a3f789b4127ee60a8ea4c262b.jpg)
中場還有用benq 的專業顯示器,實際演示了一下電腦校色的方式還有軟體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8c67b2805908f145ce038439905ddd99.jpg)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1b82fcdb147553067c2fe6cc375dc82e.jpg)
上半場是從平面印刷、平面設計出發的色彩管理理論、名詞解釋
下半場是由58屆金馬最佳剪輯的解孟儒老師分享從影視產業出發,談影片製作的色彩管理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63de315ceb9b98c2536681e2ebc2cbbc.jpg)
滿多台灣知名的驚悚片都是出自他手
像是緝魂、返校、紅衣小女孩系列、逆局、誰是被害者等
都是滿有名、厲害的作品,剛好有看過幾部
針對為何要追求色準、應用都有一些滿獨到的看法
因為顏色真的會影響整部片的情緒、走調
如果一部片偏暖,若你家的電視又會自動增艷
那這部片可能就會偏太暖
反之如果這片是走冰冷的藍色路線,增艷下去可能會更冷
或是從冰冷走向溫暖,這些都是色準的重要性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f604e22187ef151dea5eeda6aee7c7d9.jpg)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63f321f9624168c9c8458fb2b8357c36.jpg)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79d5dab845dbaedf8ca6294444886e16.jpg)
其中有一些實際電影畫面調色前後的差異
可以看到色準對於電影氛圍的營造其實非常重要
不同的色準可以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
解孟儒有分享台灣影集的照片/影片,但是是有版權的,所以不能完整的公開在網路上分享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547c7279e5791c6c66f02fe7911b4ff5.jpg)
看完解孟儒分享很多經手的影集/電影案例、甚至還有調色前影片,整個都很精彩。
而且看調色前的影片,都覺得很棒了啊! 應該可以直接上線
但是調色後,整個影片的調性又不一樣
要憂鬱就憂鬱、要陰沉就陰沉、要詭譎就詭譎,真的很厲害
聽完才知道台灣影視產業已經有慢慢在進步,雖然離南韓、好萊塢還有一大段距離
但台灣產品也都逐步投資器材、近幾年逐漸升級到P3色域、也開始做4K HDR的作品
不過也有提到未來要到達2020色域仍有一段時間要走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a07bdef30cd11c2f7d4ebb65e279cdaa.jpg)
最後則是關於這些科技帶來的一些影視變化
其中比較有感的應該是2019年的冰與火之歌的臨冬城之戰
畫面普遍被觀眾說太暗,因為家裡的電視還沒跟上
更不提訊號透過第四台線路壓縮,所以大家當時看HBO的時候都黑壓壓看不到畫面
這些都是設備還沒跟上時代的例子
很像是你拿傳統映像管電視來看4K畫質的感覺
![[分享]BenQ色彩管理講座心得:原來台灣的影視產業有進步](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11/mobile01-30526b9c7bc3a2ebec94e5943eeab207.jpg)
另外也被問到,為什麼最近很多影集都越拍越暗
他說到那是因為以前電視設備不好、訊號不夠好
拍攝者為了確保大家在家中都可以看到畫面,所以其實都是在很亮的環境去拍片
甚至到晚上場景時,其實現場都有打燈、只是燈光調成藍光去模擬月光而已
其實拍片現場都很明亮,以前沒在管什麼色準,只要大家看的清楚就好
但現在訊號變好了、設備變好了
拍攝的時候就越來越能接近真是黑暗的場景、更能實現劇組想要呈現的色彩
就像臨冬城之戰
「希望這集的黑暗能帶給觀眾如同劇中人物夜戰失去方向、幽閉恐懼的真實感受」
也慢慢的影視工作者就越來越重視 “還原”這件事,
能不能讓觀眾更能感受到畫面細節、色彩這些事情
整體聽下來對於色準、色域的過去、未來發展有了更多認識
未來添購新設備也會開始思考一下選購的電視、顯示器是不是真的是正確的色準
能否精準的表達創作者想呈現的色彩
最後也一起來推廣一下這幾年很多歐美導演、製作人都在推的
filmmaker mode 影人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更符合導演創作者想表達的色彩、對比、螢幕比例
還有更新率的設定
以上是小弟參加這場講座的一點小心得分享~
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