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補充說明
在集雅社現場的900W是55吋(IPS面板) 而750W是65吋(VA面板)
看來之前都是我搞錯了 VA就是每個部分都會很清晰
IPS暗的部分真的就挺暗的,展廳又很亮會覺得暗部更黑
==========================
前言: 好市多2015年買的鴻海第一批60吋的日本面板(型號802CM)前幾天掛了...
看到一半螢幕突然不見 推估是電源板掛了,有可能是保險司或者其他元件導致無法過電
原廠修電源板報價就是$5,100...雖然外面有人修只要半價
但不管了 總之想換新的了,要買好一點的,但又考慮到現在電視好像真的看沒多久就壞掉
LG除了遙控比較厲害之外 但他們家就是OLED比較厲害而已
但原則上OLED我還是秉持著能不碰就不碰 避免烙印
只考量以下對手 尺寸至少65
需求: 100%不看第四台MOD,老婆追劇(不care畫質),YT等串流影音,已有apple TV 4K
競品價格都是在五萬內(古小姐報價)
目前首選:國際牌65HX900W 自己偏好日系品牌,而且保固三年
去年GX日本製庫存剩不多 價格也是破五萬
今年HX變台灣製,賭國產化起頭幾年產線儀器都比較新,品管會比較精實嚴格
價格也便宜過鹽水的GX近萬元左右,簡單說就是省了運費跟日本人工費,感覺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但今天在集雅社現場看他們撥放猛毒(很多暗部畫面)
現場有台製65HX750W(VA面板) vs 日製55GX900W(IPS面板)
(HX900W展示機還沒到貨,不過店員說跟畫質GX一樣 差在產地而已)
但怎麼會看起來65HX750W(VA面板)雖然有點淡淡的白霧 但整體每一處都很亮,不管亮部暗部很清楚
而55GX900W(IPS面板)暗處就是暗的,但暗部細節很明顯比另一台55FX650W(IPS面板)細膩
(650W暗部很多都黑成一坨)
可能是之前看的電視都比較類似65HX750W(VA)的感覺,好像覺得65HX750W看著比較順眼
(例如說在暗街裡走路,900W(IPS)就是有給你在暗街裡的身歷其境感受,
750W(VA)就是看得很清楚,暗巷一點也不暗....可以知道自己就是在看電視的那種)
總之750W(VA)每個細節都很清楚...比較沒有明暗之分(沒有臨場的感覺!?)
不知道我這樣解釋是否為正確的? 還是900W(IPS)單純沒有調整好?導致畫面偏暗?
同級對手1. 三星65吋Q70T (買三星就是買QLED),有零星過保就壞的案例
現場都是展示片 就超亮超鮮豔,無法評比....但算是第二選擇
不過去年庫存機Q70R好像比較好一些,不打電動HDMI沒2.1好像沒差
同級對手2. 台灣名牌BenQ S65-710旗艦機種 保固三年
現場展示的是韓國妹紙舞蹈片,片原是明亮多彩的,畫質看起來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沒有暗部的演示,無法評判暗部細節,有原生120Hz 但是我不打遊戲,是不是沒差?
同級對手3. 信仰牌SONY 一堆過保就壞的案例....說實話不太敢買
同級對手65X8000,現場沒有展示品,有查到是全域光控,應該是輸國際牌900W的區域光控(暗部差異)
最後想請問各路高畫質前輩,選擇此預算選國際牌65HX900W是否為正確選擇?
還是有其他建議的機型可以考慮? 打完這篇才想到好像沒有注意哪幾台有eARC功能
另外耐用度是我很在意的考量,還是說近代的電視能撐過五年的真的不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