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時可選擇機種的CP值、燈泡壽命、便利性都還不符合理想需求
但這幾年FHD的機種已經是很平價化了 甚至4K HDR的機種也親民許多
加上家裡現在幾乎沒在看電視節目 大多數是遊戲&影片為主
以往覺得要看電視還得等燈泡暖機的不便利性也消失了
所以又重新在看投影機的新選擇 設定了幾個選購的需求:
- 輸出4K+HDR
- 高流明(3000以上)
- 色彩精準度高(以往高流明通常顏色就不夠準)
- 遊戲畫面流暢(殘影跟輸入延遲越低越好)
- 2米5左右的距離能投影到100吋
- 價錢在5萬以內
找了幾台選擇
W1700M/TK810:3米3以上才能投影100吋
TK850:各方面表現都不錯 但輸入延遲高達80ms↑
UHD50X:符合全部需求 但沒有開箱文(5月初才上市的?)
UHD50X看AVS Forum的評價還不錯 各方面又符合期望
外加奧圖碼的投影機風評大概也沒聽說過什麼毛病 不然就我來開箱吧
卡刷得過 貨送得來 台灣發大財(??)



體積並不大台 即使直接放在茶几上也不會太佔空間
前後腳座上有旋鈕可以調整角度
主要IO介面都在背面 主要會用到的是那兩組HDMI輸入
一組支援HDMI 2.0 4K@60Hz 另一組HDMI 1.4a 4K@30Hz
如果是在1080p解析度 最大更新率可以達到240Hz 輸入延遲只有15.7ms
這個在玩遊戲的幫助可以說是相當明顯
機頂是選單操作按鈕 但用遙控器方便得多

遙控器內建LED相當明亮 在全黑空間裡也可以方便操作

除了腳座螺絲可以調整角度外 鏡頭本身有LEN SHIFT可以上下調整偏移
另外鏡頭本身有最大1.3X手動光學變焦環 可以去符合投影距離&尺寸
投射比1.21~1.59:1 可以在2米68投影100吋;3米21投影120吋

光學變焦1X~1.3X外 另外有95%~125%的數位變焦
算是蠻輕易的可以抓到最好的投影距離&尺寸

運作起來的聲音大概跟電扇開中&弱差不多的等級
內建兩個10W喇叭 影片&遊戲聲音開下去就能蓋過了


玩SWITCH這種多人運動大畫面就是爽 不用大家拿著小板凳擠在電視前面了

接上PS4 Pro玩魔物獵人 大畫面的魄力加上HDR效果 爽度也是不言而喻

家機最大就只支援到60Hz 流暢度的感覺並不是特別明顯
接上電腦的話就可以看到可選擇到1920*1080*240Hz
雖然說顯卡等級要240Hz跑好跑滿是有點困難 但流暢度明顯有感提升
平常跑個120~160fps 畫面移動時候的殘影幾乎是看不出來的
遊戲加強模式的情況下 對於玩一些畫面比較陰暗的遊戲 可以保有細節
不會黑色的地方全部糊成一塊什麼都看不出來…




玩遊戲以外最重要當然是大畫面看影片 看電影還是演唱會的爽度不是電視能比
開啟劇院模式顏色會更飽和 更清晰一點
搭配Dynamic Black跟UltraDetail 細節跟銳利程度都值得把看過的片再看一次
入手還沒幾天 只是簡單把手邊的東西拿出來接上去玩一玩 記錄兼開箱
我覺得幾個值得一提的部分啦
- 規格很完整 對於家用(特別是遊戲用)所需要的效果很到位
- 3400流明的亮度相當明亮飽和 不像以前看過的投影機 太亮就會偏白
- 低輸入延遲跟240Hz的刷新率 即使用不到也會覺得畫面流暢度變高了
也有看到幾個奇妙的問題
- 設定選單的階層不太直覺 經常在上一頁下一頁跳來跳去
- 內建喇叭的音量調整不夠線性 常常有減1太小聲 加1又太大聲的情形
大方向來說 遊戲&影片 獨樂樂也好 眾樂樂也好用投影機大螢幕就是爽啦
不過上面說的幾個奇妙的問題如果有機會修正的話會更好
不知道這有沒有可能靠後續更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