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是不是要等PS5 XBOX X 發佈後才會有更多的 HDMI 2.1電視(包含中低價位)?

最近一直在考慮新電視,也有購入PS5 的打算要發揮PS5 功能勢必要HDMI 2.1,但有HDMI 2.1 的貴又少,是不是所有電視機生產商都在等PS5出來再推HDMI 2.1 規格的電視?
現在沒推出HDMI2.1 規格電視是怕相容性問題嗎?
2020-05-11 14:20 發佈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vi0652196.shtml
官宣!USB4与DP2.0接口合体了:可传输16K视频

接下來就是USB4一統天下了
連多數電源線也會被取代

新規的DP 2.0出現
HDMI.2.1更顯的.....................

英特爾和USB-IF還表示USB4將允許提供多個USB4端口的硬體加密鎖,而目前許多USB-C的將硬體加密鎖只支援USB-A或是HDMI。USB4還將改善充電支援,任何提供USB4的設備都需要支援USB Power Delivery技術,另外USB4依舊能夠提供最高100W的充電功率。
但是內建DP的電視並不常見。
或者應該說這十年內幾乎沒有電視在用DP,機上盒或遊戲機可以直接DP輸出的更是少數。
電視使用HDMI 2.1可以向下相容,幾乎可以涵蓋到十年內所有的音視訊設備。
我不太相信會有電視廠商會在中低階的主力商品上做三個HDMI 2.0再加上一個DP 2.0,因為這樣子成本想必是會提高的。

另外一個角度想,連HDMI 2.1這個出了兩三年的規格都不想在2020機型上搭載的電視廠商,會多花錢搭載DP嗎?
感覺大多數的電視廠商都是覺得2.0b的頻寬在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內都用不滿了,何必幹麼多花錢買授權和晶片來放比較新的2.1呢?更何況是花錢放一個會排擠HDMI埠的DP埠呢?

感覺現在應是內容要先追到規格,電視廠商才會大舉放2.1。因為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應該都不在意4K 30P和60P的差別,何必多買授權和晶片來放2.1呢?
smemcfcm wrote:
但是內建DP的電視並(恕刪)


DP是免授權金的

HDMI還要給權利金


你注意看
版上賣的大尺寸越來越多是液晶顯示器
而不是(電視)

尤其是對岸品牌的跟台灣小廠牌
內建選台器已經不需要了
所以外箱上打的是顯示器

還有HDMI 2.1才支援到120hz
但DP早就支援了

為何沒人用
不就是因為目前市面上的顯示器或電視
有誰是120hz


...........................
1.4
2016年2月份最終版的DP 1.4連接埠規範,新標準基於2014年9月的DP 1.3規範,頻寬不變但加入了顯示壓縮串流(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技術、前向錯誤更正(Forward Error Correction)、高動態範圍資料封包(HDR meta transport),聲道也提升到32聲道1536 KHz取樣頻率,將為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及AIO一體機帶來8K級別(7680x4320)的60Hz輸出,4K的話則可以上到120Hz。

2.0
三倍資料帶寬效能
之前版本的DisplayPort v1.4a提供了32.4 Gbps的最大鏈路帶寬,四個通道中的每一個都以8.1 Gbps / lane的鏈路速率運行。使用8b / 10b信道編碼,相當於25.92 Gbps的最大有效載荷。DP 2.0將最大鏈路速率提高到20 Gbps / lane,並具有更高效的128b / 132b信道編碼,最大有效載荷為77.37 Gbps - 與DP 1.4a相比,增加了三倍。這意味著DP 2.0是第一個以60 Hz重新整理率支援8K解析度(7680 x 4320)的標準,全彩色4:4:4解析度,包括每像素30位(bpp),支援HDR-10。


也就是
1.4可32Gb
2.0可是77Gb

HDMI 2.1 只有48Gb
smallcatmm wrote:
最近一直在考慮新電視(恕刪)


應該說完整支援HDMI2.1,還需要有面板的支援
面板更新率必須達120hz,光是這點,就會讓電視機的成本大幅上升

假如今天你是買HDMI2.1的機種,但面板更新率只有60hz
那也是無用武之地

再來支援HDMI2.1、面板更新率達120hz之外,還需要支援VRR
而PS5、XBOX X更支援光追蹤,所以HDR性能也更顯重要
因此背光部分,至少也要支援直下多區控光

最後,台灣日系電視定價約為國外1.7倍
美國SONY 85吋X9000H,換算台幣只要10萬!!!!!!!
所以,你看到鬼島定價當然覺得貴鬆鬆
台灣品牌跟得很慢的
(今年的我猜都還不會跟上?)
我猜就算明年也只有一個孔是 或平價款的都還是沒有2.1
搞不好你打去問 他還會問你hdmi 2.1是什麼咧?

台灣方便買到的牌子
有支援的大概就三大廠
LG 三星 SONY

我只寫出非OLED機種

我一直有在研究

三星給得很小氣 都只有一個孔
LG 最新款的一奈米 聽說48G的頻寬 減成40G (聽說2.1的孔有2個?)
SONY目前就X9000H



大陸網友說 1.2孔一個樣子 3.4孔一個樣子
所以應該是兩個HDMI2.1

新主機最晚都今年聖誕節檔期前上市
如果你要等2021年版 大概都要等到明年的4月以後了
也就是即使年底 你搶買到了新主機 但眾多2.1的功能卻無法發揮
(像今年最新的2020年款電視 大多都是4月以後才陸續買的到)

另外電視接上電腦
WINDOWS開啟 色彩深度 10bit YCbCr 444 這點我也很期待
這就要換有hdmi 2.1的顯示卡了(應該也是年底前會發售最新顯卡)
感覺今年買太高規不太划算,
又碰巧想換電視...
每家相比都互有長短...
有點想放棄買台最便宜的度過這尷尬的時期
Tenface wrote:
感覺今年買太高規不太(恕刪)


如果說要120hz更新率的電視,外加P3色域90%以上、直下式多區控
這不可能有便宜的機種了
JoeyYO wrote:
如果說要120hz更(恕刪)


Sony 75X9500H 應該合乎你的需求
kimola wrote:
台灣品牌跟得很慢的((恕刪)



你說的只有支援到40G的那篇我也有看到,但LG官網規格有寫到是48G,應該是以官網為準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