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公告>我購買的店家已經沒有在販售C9的款式了,有興趣的版友可能要再多問問看囉,沒能幫上忙先說聲抱歉!



大約是兩年前家裡的50"三星電漿電視在服務第9年後,畫面的右邊偶而會出現一條垂直的黃色帶,但因為時好時壞,覺得如果還可以看的話就繼續撐撐看,所以很早就開始且戰且走的陸續去看看市面上新出的電視,終於在今年初那條黃色帶已經確定不會消失了,才開始很認真的做研究,看看咱家下一台電視到底會是哪一款?

因為已經看習慣了電漿黑色畫面較暗近純黑的效果,加上我們夫妻倆眼睛都開始有點輕微的老花,看LED電視的畫面總覺得過亮不舒服,所以在一番研究過後決定往OLED的方向找尋喜歡的大尺寸產品,SONY的A9G算是讓我喜歡上OLED的緣起,OLED的畫面真的毒性很強! 但礙於日製的A9G在台灣的售價真的天一樣高,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與比較之後決定看往和A9G一樣使用LG OLED面板的本家產品C9,購買前的一些評估到決斷的心路歷程,在開箱文結束後我有做詳細的心得分享,有興趣的版友可以耐心看完,相信也會對OLED電視有更多的了解。

這台LG OLED 65C9PWA電視的入手價格僅9萬出頭,搭配LG原本就有贈送的夏慕尼禮券4張還蠻超值的,但因這陣子C9買氣、銷售都很旺,在交易後約一周才等到LG原廠特約師傅過來安裝。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送進來的時候看到箱子的尺寸真的有點震驚,兩位師傅很謹慎的請我拿他們的手機將整個拆箱的過程錄影起來,確保拆箱的過程沒有傷到面板,避免日後有雙方糾紛,把保護套脫下啟動電視把面板點亮讓我先仔細檢查有無受損情況,確認畫面是否正常,才繼續做後續的壁掛安裝定位。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因為我的壁面是大理石材,原廠的壁掛施工費就是要收$2500,師傅看到我的石材其實是貼在木板結構而不是緊貼在後方的水泥牆,所以不建議我使用店家附的搖臂式壁掛架,牆面的承重強度會有問題,如果我執意要裝必須簽切結,日後要是掉落毀損原廠不做保固,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多花$1000加固定式壁掛架來做安裝。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師傅們也幫忙替我做牆內穿HDMI跟網路線,最後接上MOD跟Youtube來確認畫面有沒有因安裝過程造成損壞,也請我保留外箱至少一周,確定運作都正常不需要退貨再丟掉,整個安裝的過程大概1.5小時內完成,師傅離開後我就做現場的整理跟接上設備,終於可以正式享用這台期待已久的OLED電視!(手機拍起來沒有很好看還請見諒)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C9的面板厚度真的相當的薄,目視差不多只有三張信用卡疊起來的厚度而已,都比手機還要薄了,非常誇張!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我是把MOD、PC、PS4的訊號導到我的SONY SR-DN850綜擴,再從HDMI OUT接到電視,一般看MOD可以在擴大機待機狀態下用Pass Through把聲音跟畫面從電視直出。

先連上Youtube播了Timelab Pro的4K HDR影片看看畫質,這才發現從原本電漿的Full HD變成OLED 4K真的有種上到新層次的感受,畫面細緻到覺得非常立體,OLED的對比跟層次感真的很嚇人。

另外C9的ATOMS喇叭有著不輸2萬多薄型劇院的音場效果,音質很飽滿渾厚,低頻有勁不糊,但我有發現壁掛後因為喇叭聲音仍是向下打出來的,沒有原本金屬底座把聲音往前折彈出去,會直衝地板+牆壁反射,音質有稍微比桌擺感覺虛一點點,但真的還是很棒!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附上我用手機錄的喇叭音效影片,電視音量只有開到25,片中有往下拍電源關閉的綜擴證明聲音是直接從C9出來的,但因為手機的錄音品質不佳,後面有再追加一個用微單眼在暗房狀態錄的效果,給大家比對一下,有機會還是建議大家實際去賣場體驗一下!
<手機錄的版本>

<微單眼錄的版本>


另外非常值得稱讚的是C9的智慧搖控器,尺寸非常就手,搭配人體工學的外型非常好握,可以平躺或直立擺放。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中央的四向鍵+滾輪非常好用,只要按壓滾輪畫面上就會出現桃紅色的游標,指到哪游標馬上跑到哪完全不延遲,對家裡的小朋友來說這樣的操作顯得相當直覺容易,尤其用電視上網瀏覽內容時,幾乎就跟滑鼠沒差別,滾輪可以很方便的捲動頁面,不用呆呆地用四向鍵一格一格的按。

要大力稱讚一下語音輸入的功能,辨識非常精準,打槍三星的語音輸入很多只要長按麥克風鍵,隨時可以啟動語音輸入,但唯一缺點是語音辨識會因為你的電視設定為中文/英文介面而擇一辨識,比如說若電視設定介面為中文的話,對著麥克風講"My little pony",會被辨識成"買你的波尼"之類的鬼東西,完全無法自動轉換成英文辨識。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智慧遙控器可以在電視的設定中,與MOD的機上盒及綜合擴大機配對,取代原有的遙控器大部分功能,這樣子桌上要放的遙控器瞬間少了很多,真的是很貼心的功能! 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到下方的影片了解相關的設定配對方式。



WebOS的介面也規劃得很棒,一橫列把APP列在畫面下方,不會過度遮擋目前電視上的節目畫面,用游標指到的選單功能會再往上彈出第二排內容,APP的反應相當靈敏迅速,不會太多層搞得自己不知道現在在哪一層的窘況。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接下來我想測試eARC功能用,直接把PS4連到側邊的HDMI,透過C9的HDMI有支援eARC功能從電視把PS4的音效回傳給環繞放大機,這樣讓音響喇叭也能取代電視喇叭發聲,設備串聯變得雙向簡易。

礙於我沒有很好的攝影器材,下方照片一樣是手機拍的,我從PS4播HD的MAD MAX: Fury Road藍光,C9的4K up-scaling加上畫面模式切換成HDR效果,畫面根本像Youtube看的4K HDR效果幾乎一樣,看來我也不用急著買4K播放器或UHD藍光了,這畫面根本已經讓人無可挑剔了,再次抱歉手機真的拍不出實際的畫質效果,但我是摸著良心保證C9 α9 Gen 2影像處理器的4K up-scaling真的很強大! 已經很接近當初我去看電影院看4K雷射金屬巨幕的畫質,那種當初被MAD MAX畫面感動的Feel都重新湧現!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OD HD的訊號在up-scaling後畫面也相當好,不會像有些LED電視會顯得塗抹感很重,顏色變得一坨一坨的,C9的畫面顏色階調還是很順,尤其轉到外國的新聞台如BBC、DW德國之聲的新聞畫面畫質之好,完全打槍國內新聞台的畫面!

接著再來連WebOS內建支援的Apple TV,線上看Blade Runner 2049的預告畫面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暫停近拍蜜蜂停留在主角K手上的畫面,實際看人手的毛孔汗毛、蜜蜂的細毛、蟲角都一清二楚......(OS: 4K OLED都這麼細緻了真的需要8K QLED嗎??)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三月初入手後將近一個月的使用,我們都很滿意LG C9這款的OLED TV,C9身為品牌OLED系列的入門級已經到了跟SONY頂規A9G平起平坐的地步,真的不敢想像LG OLED再上去22萬的E9跟43萬的W9會怎樣? 看來LG除了供應面板給對手SONY跟PANASONIC外,自家OLED電視的招牌還是擦得很亮很用心。

LG C9雖然在TV SHOOTOUT的2019 BEST TV評比上惜敗給SONY A9G,但在畫質色準略輸A9G一點的情況下,RTING卻還是因為LG C9在HDMI 2.1未來規格對應(支援次世代主機及極端PC玩家需求)、支援G-sync等超前規格上給C9較高的分數,也因此我認為在性能+價格+Future-proof的考量上,LG C9確實是OLED TV的無冕王,讓2019年坐上BEST TV寶座的SONY A9G也覺得腳底涼涼的有點虛阿,雖然我原本對SONY A9G很有愛慕之意,但發現同尺寸的LG C9售價竟然直接砍近7萬塊,這樣巨幅的價差任誰都會都瞬間冷掉了! 真覺得SONY是當我們台灣人是塑膠做的嗎?

最後要說版上真的不乏電視開箱文,但後面我更想用消費者的視角與現實考量去分享一下我在購買電視前約兩年的評估歷程,當中包括對電視顯像技術的了解、比較到實際親身體驗的感受,一一分享給各位版友,有時間、有興趣的人可以在開箱文後的虛線下接續看我的電視購入前的歷程分享,交流之外也幫助有興趣購入OLED的朋友有更充分的了解與比較,當然看電視真的是很主觀的事情,也是建議要買電視的人自己多做功課,實際去看、去聽最準!

-------------------------------------------------------------
<<文長慎入,沒空可以省略>>
-------------------------------------------------------------

過往電漿的使用經驗


開箱 LG 65C9PWA | 物有所值的 OLED TV

家裡原本的電視是2009年我們在海外工作時買的三星50"電漿(Samsung PS50B850),其實當時市場主推FULL HD 的LED電視與3D畫面,但我們夫妻倆因為很常晚上客廳關暗看電影或影集,總覺得LED TV雖然畫面發色很艷且動態表現較電漿更好,但總覺得畫面亮度有點過高眼睛看起來很有壓力,反而電漿畫面給我們感覺很好,研究之下才知道是電漿發光原理的不同,是單獨畫素點亮,使得畫面在黑色的表現有很明顯的層次感,不像當時LED TV還停留在側邊框打光+導光板的方式點亮螢幕,因此即便暗畫面還是會有亮度,黑色就是不夠純。當時雖然店員一直勸說電漿是舊技術有烙痕問題,而且確定這片已經是三星的末代電漿了,我們還是決定依照自己的主觀感受買了這台超薄的電漿(11年前的款式螢幕厚度不到1.5cm)。

這台很棒的電視就這樣一路從海外跟我們回到台灣陸續陪伴我們過了11個年頭,看過無數的電影跟外國影集,烙痕雖然一開始可以用像素清理的功能去除,但在第3年後就開始變得難以清除,雖無法解決但仍不影響正常距離的收視效果,所以就一路這麼看下去,一直到大約是第9年時,畫面右邊開始不時會出現一條垂直的黃色帶,但有時又消失了,但考量電視還可以看就一直撐著用,直到後來覺得那條黃帶出現的機率已達90%以上,決定該是時候要去看看新電視了,感謝它這段時間的辛苦(現在它擺在我們主臥當第二台電視繼續使用)。


LED VS OLED | 畫質的抉擇

因為有電漿電視的使用經驗,知道烙痕的問題也會出現在OLED,所以一開始其實是先看看LED的款式,雖然曾用過這麼長時間的三星電視,但每次逛百貨都還是忍不住一定都繞去SONY的櫃位去聞香(有種男人最終都還是想開看看歐洲車的那種迷思...),因為我們很在意暗部表現所以初步都鎖定直下式控光的款式,看到SONY Z9F其實非常心動,其外觀很有質感加上幾何極簡金屬方管腳座相當耐看,當時Z9F畫面上正播『權力的遊戲』最長的一夜的戰場畫面,但不知為何怎麼看都覺得畫面似乎有點不盡人意的光暈感,看起來銳利度不夠且對比不是很強,眼睛飄到旁邊的A9G正在播彈珠台動畫的DEMO片,整個被OLED的畫面給毒到,不只發色更加濃豔,對比真的非常犀利,而且面板可以直接發出聲音的Acoustic sound黑科技真的很厲害,眼睛再瞄到價位...媽呀65"衝破20萬....就心裡默默勸自己還是繼續撐撐看等SONY降價再說吧。

就這樣到了2019年底終於等到SONY調價,雖然65" A9G價錢已經掉到近17萬要入手還是有點硬阿,加上心裡其實還在LED VS OLED的天人交戰拿捏不定,決定先沉住氣開始爬文跟看Youtube的評側去比對LED跟OLED的表現,各家評比的結果居然都還是OLED大勝,也間接了解到目前OLED電視在烙痕問題上已經有很大幅度的改善,除了都有畫素清理的功能之外,網路上很多使用超過2000小時的結果都還是很正常,也常看到留言區出現用戶看B7超過4000小時畫面還很正常的留言(常會懷疑是LG網軍)。

RTING有做一年不關機極端測試(四格畫面輪播有LOGO、跑馬燈的新聞及體育台)才出現烙痕,不管是RTING或是幾個比較具指標性的評測頻道都再三強調,OLED確實會有烙痕的風險,但一般人的正常收視的使用下並不用太過擔心,除非有整天都看同一台新聞、看股票、玩同樣的遊戲超過10小時、習慣畫面靜止很長時間不關之類的壞習慣,還是建議買LED電視比較保險。


SONY A9G VS LG C9 | OLED雙雄割喉戰

在這些充分的了解後對OLED確實有較大的信心,加上以往都是習慣晚上看電漿畫面的關係,還是覺得LED不太是我們喜歡的畫質表現,尤其慢慢有點輕微老花,對於亮度會很敏感,於是就把Z9F給剃除掉,開始鎖定價格較為稍微高一點的A9G,因為A9G又看了很多評測,發現很多時候都拿LG C9來跟SONY A9G對決,一開始LG的電視從不曾出在我的雷達中,以往對LG的印象是設計沒有很突出,畫面顏色比較俗艷,並沒有特別去注意他們家的電視,後來一研究才知道原來SONY A9G面板其實拿是LG的OLED,而且跟C9是同一塊只差在兩家的影像處理晶片各有千秋。後來爬到2019 TV SHOOTOUT公開年度評比的結果,各項表現都是A9G跟C9持平,僅在零星幾個表現上A9G以些微之差勝出,而最終A9G被評為2019 BEST TV;RTING的評比則是C9勝過A9G(因為HDMI 2.1、動態影像處理及G-SYNC、VRR皆優於A9G),平心而論唯有兩台真的並排在一起看同畫面的時候,才可以看出A9G的暗部演算較強,顏色上比較接近真實色彩不如C9那麼艷,亮度上A9G設定低於C9,導致對比度上C9明顯較佳,畫質上真的算是A9G小勝。但綜合以上的了解後,並仔細的看過C9的外觀設計後,我真的慢慢對LG的電視改觀了!

再來看最現實的價錢比較,A9G可以問到最低的價錢都在15-16萬之間,但C9卻只要9萬初....真的讓我跌破眼鏡,雖然我很喜歡A9G的畫質跟Acoustic Speaker黑科技,一直也都很想擁有一台SONY電視,但理智告訴我價錢只要近一半的C9就已經夠了阿,而且C9還只是LG的入門款但SPEC已經比SONY OLED頂規的A9G還要好,因此便決定有機會一定要去親眼看看C9的畫面。

後來在連鎖的電子買場內找到C9,一看這畫面也是很棒啊,雖然沒有機會是SONY A9G也擺在旁邊,但是我愚昧的眼睛在個別觀賞上真的覺得沒有甚麼太大的差異,另外遙控器跟介面一比C9整個大勝,C9的智慧遙控器雖然是全塑膠製的,但尺寸、手感都相當好,尤其直覺式的游標使用起來超靈敏方便的,WebOS的介面可以在不影響畫面收視的情況下瀏覽下方橫列的APP選單,比起SONY已經改良過的Android TV介面真的好太多了;再來聲音表現上,C9的內建喇叭宣稱有ATMOS全景聲認證,但我覺得一片電視要有全景聲未免也太唬爛,但實際聽的效果讓我大為驚艷,聲音輸出非常飽滿尤其低頻很棒,電視居然可以產生出不輸Soundbar的效果讓我非常訝異,平心而論雖不及A9G的Acoustic Speaker可以聲音對著觀者直出且有很精確的音場定位感那麼神,但以傳統喇叭已經有這樣punchy的音質表現已經是驚為天人,加上兩者7萬的價差其實買完C9還可以去買一組很棒的劇院喇叭或添購4K綜擴,怎麼比都還是買C9是最理智且划算的方案。

4K OLED VS 8K QLED | 最後的強心針

A9G跟C9之間的7萬價差還有SAMSUNG的8K QLED趁虛而入,在之前有百貨前面的SAMSUNG 8K體驗區實際看過8K QLED,當下覺得也是很棒,但三星一直以來都刻意把電視的顏色調得很誇張有點失真,雖然近距離的解析度真的很細緻,但一般觀賞距離我覺得跟4K差異不是很大,於是又看了兩個評測:

TESTED深入剖析兩者像素發光的原理產生畫質上的不同,顯微觀察OLED可以單獨畫素點亮或全暗,比QLED的控光更細緻,幾乎沒有光暈產生,近看QLED則是因為濾色片導致顏色有糊團在一起的發光狀態,加上需要背光點亮,自然在顏色純淨度、銳利度及光暈控制上不及OLED效果。


另外這個評測也很有意思,英國阿公主持人找兩位朋友來客廳,前面放兩台電視,左邊是SAMSUNG 8K QLED,右邊則是LG 4K OLED,兩台電視的LOGO都用黑膠帶貼掉,請兩位朋友在不知道品牌及面板解析度的情況下做盲測,結果問下來居然兩位覺得右邊(4K OLED)的畫質優於左邊(8K QLED),也覺得要掏腰包買的話會選右邊,主持人揭曉後兩人都大吃一驚原來左邊的居然是8K QLED而且畫質並沒有比4K OLED好。


迷思 | 你真的需要8K嗎?

這個問題其實值得大家一起來探究,究竟在一般家庭環境下,8K到底好過4K多少? 究竟4K、8K的標準又是怎麼來的? 這邊分享一個影片,幫助大家先了解一下,相信看完之後心裡會有個底,到底8K電視會不會又是像過往3D電視一樣,只是個要大家多花錢的噱頭?


另外這個英國阿公真的非常專業,更加深入的探討"Are we 8K ready?"這件事,不得不佩服阿公真的是個犀利老行家!



結論 | 現在正是入手4K 頂規電視的好時機

綜觀以上的結果,個人覺得目前是購入4K電視的甜蜜點(sweet spot),尤其目前線上平台百家爭鳴,4K的source已經趨於普及且影片價格低廉,勢必有線電視頻道也會逐漸升級到4K畫面。

考量4K推廣走到今天也已經6-8年,在8K僅微勝4K的情況下,8K要普及的難度更高時間也會拉得更長,或甚至是步上3D電視的失敗後塵,而退往電影院更大尺寸的商用場域,加上目前電視廠商都積極在往8K規格邁進,導致4K機種紛紛跳水降價,所以現在真的是購入4K電視的大好時機,不論日韓品牌的LED或OLED頂規價格都落在8-15萬之間,甚至中低階的75" LED電視有已經在5-7萬的區間,所以不管是只要畫面大不在意畫質的普羅消費者,或是要求畫質表現的頂規玩家,現在都是入手的好時機,至於LED、MINI LED、OLED、QLED哪種好都看個人喜好,真的是青菜蘿蔔沒有絕對。

感謝有耐心看到完的板友,希望有機會多跟各位交流!
2020-04-01 18:11 發佈
恭喜樓主入手一台好電視
看起來樓主家裡應該是豪宅
不知道SM8600跟樓主家這台電視的喇叭
比起來如何,一樣都是有 支援ATOMS
推一下
我也才剛買.. 電視要下禮拜才會到 orz...

HDMI2.1真的還太少見
要找支援HDMI2.1的設備(擴大機, 藍光播放機等等) 少之又少
結果也要等電視來了才能試看看Plex能不能用, 希望能在擴大機上點DV燈成功

不過我覺得等CX年底發售 C9應該會清庫存, 應該會有7~8萬左右的價位
GT-SPOTR wrote:
恭喜樓主入手一台好電(恕刪)


您過獎了,是一般社區大樓而已而且是買二手的,裝潢是前屋主的我們有緣接著繼續用,跟站上很多房屋的開箱文根本不能比啦!

至於您提到的另一台電視喇叭我真的沒去實際試過,找機會再去集雅社試聽看看。
malinger0316 wrote:
推一下我也才剛買..(恕刪)


的確電視的銷售週期在超過一年之後幾乎都對半折,但真的要撐到今年年底或許可能會缺貨甚至停產,能不能真的等到只剩7萬多我覺得應該是有微小的機會,但上市過一年再入手確實在折價上很有感。

總之也恭喜您入手C9,相信當您把設備都接好之後,也會好好的播幾部片來享用這台好電視!
edgevince wrote:
的確電視的銷售週期在(恕刪)

抱歉,我是12年來,每天長時期螢幕當電腦使用習慣,感覺烙印應該是很快會發生?

聽高人說,QLED,或SONY H系列,有DOLBY VISION,HDMI 2.1規格,電視,是我第二種選擇?

不知道你會建議哪一台?

謝謝。
台北寶哥 wrote:
抱歉,我是12年來,(恕刪)


目前H系列(2020年款) 還沒出, 就算出了 Sony 價格在同等級規格始終都是最高的
以CP值來講Samsung QLED 都會比Sony來的高一些
而且造目前HDMI2.1推廣的速度來講
我覺得至少也要到2021年底其它設備才會跟上HDMI 2.1
所以有沒有HDMI2.1 我真的覺得不是很重要
edgevince wrote:
<原始文章被管...(恕刪)


建議oled電視拿來看影片就好
千萬不要拿來看台灣的電視台
尤其是民視

會有永久烙痕
盡量讓畫面充滿螢幕,不要有黑邊或長時間不動的標記

我是LG oled曲面電視, 我的下一台絕對不會選oled
hl su3a8 wrote:
建議oled電視拿來(恕刪)


那你只能買SONY或大陸生產的
採用中國面板組裝的電視了

因為大廠自今年開始
都要開始停產LCD面板的生產線(包括日本松下)
malinger0316 wrote:
目前H系列(2020(恕刪)


就等下一代遊戲主機!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