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十幾年家裡沒裝電視,
常常跑電影院觀影的人,
近年逛街看到店家電視展示,
總會覺得播放的高解析電影片段,
細節比實際上電影院還要細膩很多,
當下會覺得很吸引眼球,
比看iMax電影院的效果還要驚奇,
但細節多到讓我覺得很出戲,甚至視覺疲勞。
更奇妙的是,無論動畫片還是真人影片,
常常會讓我覺得畫面異常的「假」,
就是雖然有大量細節,但質感很塑膠,
明明是實景片,但質感很像遊戲CG。
直到自己也終於買了一台三星QA55,
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
請問我要怎麼設定會比較好呢?
還有目前找不到功能,
可以在螢幕邊角顯示當前訊源解析度的提示,
好比在看內建Netflex的時候,
找不到地方可以選解析度,
電視本身也找不到選項可以提示當前解析度
電視新手,請多多指教,
十幾年前還在720P、1080P,
50吋是奢華選擇的年代,
如今入門直接4K、50吋以上,
低訊源插補的表現也不俗,覺得幸福!
當年好像只有Sony可以擺平低畫質訊源,
競爭品牌的看低畫質訊源明顯不堪入目,
非得一定要升頻DVD播放器或是日本衛星。
如今入門的三星就能吧480i的DVD搞定,
真的太久沒接觸了,市場進步好多,
本來還擔心會不會買了4K,
看低畫質訊源會很糟之類的。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請問如何調整畫面減輕塑膠感
我是個十幾年家裡沒裝電視,
常常跑電影院觀影的人,
近年逛街看到店家電視展示,
總會覺得播放的高解析電影片段,
細節比實際上電影院還要細膩很多,
當下會覺得很吸引眼球,
比看iMax電影院的效果還要驚奇,
但細節多到讓我覺得很出戲,甚至視覺疲勞。
更奇妙的是,無論動畫片還是真人影片,
常常會讓我覺得畫面異常的「假」,
就是雖然有大量細節,但質感很塑膠,
明明是實景片,但質感很像遊戲CG。
直到自己也終於買了一台三星QA55,
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
請問我要怎麼設定會比較好呢?
還有目前找不到功能,
可以在螢幕邊角顯示當前訊源解析度的提示,
好比在看內建Netflex的時候,
找不到地方可以選解析度,
電視本身也找不到選項可以提示當前解析度
電視新手,請多多指教,
十幾年前還在720P、1080P,
50吋是奢華選擇的年代,
如今入門直接4K、50吋以上,
低訊源插補的表現也不俗,覺得幸福!
當年好像只有Sony可以擺平低畫質訊源,
競爭品牌的看低畫質訊源明顯不堪入目,
非得一定要升頻DVD播放器或是日本衛星。
如今入門的三星就能吧480i的DVD搞定,
真的太久沒接觸了,市場進步好多,
本來還擔心會不會買了4K,
看低畫質訊源會很糟之類的。
塑膠感不知道

如果要降低視覺疲勞 ...
如果是液晶電視的話 ...
建議,背光降低,到 ...
( 不是亮度,不是對比,是,液晶電視的〔背光〕 )
原廠是 100 % 的話,會自己調整到,低於 30 @@
附註一︰
以前,叫做『油畫感』
現在變「塑膠感」了?

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進步

附註二︰
突然想到 ...
現在的電視," 可能 " 加了太多東西上去 ...
像什麼 ... 畫面 Ai ?

關掉,或,低,吧 ...

我要看的是,播放源原本是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
電視機,不要自動的幫我,加東加西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steventsao.tw wrote:
是因為韓系電視調色的...(恕刪)
其實每個廠牌我覺得都有類似現象,
可能我一時還不太習慣,
細節高過電影院的畫質吧?
事實上很多影院還在2K的樣子,
甚至坐太前排還能看到明顯像素顆粒,
就算是iMax也不會在那看臉部毛細孔,
或是汽車追逐的戲碼還在分心看車體細小刮痕
看無論電影內容再怎麼後製特效,
在影廳看通常都會有不錯的沈浸感,
但看4K電視就是常有,
「特效怎麼那麼假」的不自然感覺,
飛車的畫面不像在看正片,
而是看幕後花絮的感覺,明顯不自然。
這些都是一種令人出戲的干擾。
以拍照來形容的話,
就是銳化過度、對比過強,
HDR效果太重手,
然後看照片不是在看整體,
而是放大在檢視這樣。
目前是先把影像模式設定在標準,
其它就慢慢再抓感覺。
也許可以參考當時的媒體報導:
https://news.agentm.tw/72639/%E6%B2%92%E9%97%9C%E6%8E%89-%E5%B0%8F%E5%8A%9F%E8%83%BD-%E5%B7%A8%E6%98%9F-%E5%B0%8E%E6%BC%94-%E6%94%B9%E8%AE%8A-%E9%9B%BB%E8%A6%96/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