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好朋友12月初有去日本東京自由行,所以就請朋友幫忙帶SONY DST-SHV1 4K接收機和官方所推薦的錄畫用硬碟回來!!
接下來就開始進入到正題!!~(開箱
SONY DST-SHV1 + BUFFALO外接3T硬碟:

這顆外接3T硬碟有點小貴...



SONY DST-SHV1的外箱上方:

開箱!!(除了搖控器和外接電源之外,還有附一條HDMI,感覺附的這條HDMI線跟PS4 PRO所附的HDMI幾乎是一樣的..)

DST-SHV1正面:


DST-SHV1背面:
很難得的是這台竟然是MIJ的!!不過有點可惜的是這台接收機竟然只有一組HDMI輸出..,
另外舊的BS是用B-CAS的系統,而新的BS4K/8K則是使用新CAS的系統,是直接把ACAS晶片放
在接收機中了,所以這台DST-SHV1是没有可以插卡的地方~

至於新CAS的部份,如果各位有想要多了解一些的話,可以參考一下這2個連結:
新CAS Q&A
關於新CAS
接上衛星纜線.HDMI和電源後,正式開機!!經過幾個設定畫面,終於來到測訊號值的畫面~

我現在所使用的碟組是T90多焦式衛星天線,因為我同時有收視BS和skyperfectv 4k,但為什麼會用T90呢!?其實是大樓的管委會不願意讓我裝2組碟子和180CM的碟子,所以當年才會選擇用T90來滿足同時收看BS和skyperfectv的需求,不過相對來說等於是放棄CS110度的收視~
目前的BS4/8K 的頻道有分BS右旋,BS左旋和CS110度左旋波三種,如果目前只想要收看BS右旋上的6個無料台的話,那LNB和纜線其實都可以不用換,只需要買一台BS4K的專用機就可以收視了!!
而我的T90多星天線在台北地區的BS接收能力,訊號值大約跟60CM碟一樣,經過2個星期的測試,不論白天或晚上都可以很穩定地收視,除了12/23號那天有下雨,畫面有發生幾次破格之外,其它的時間都很正常,所以在北部用60CM的碟組就可以穩定地收視BS4K的右旋頻道,不過會有一點雨衰的問題就是了,而如果要避免雨衰的話,則要考慮使用75或90CM的碟組了~
T90多焦式衛星天線
附上BS4K/8K的頻道分佈圖:

如果要看BS左旋和CS110度左旋波的頻道的話,則必需要更換4K/8K專用的LNB,並且也要更換成3000MHz的電纜,另外在北部如果要收視CS110度左旋波的話,那大致上要準備150CM~180CM的碟組才能穩定的收視,不過目前的BS4K的左旋頻道大部份都是有料台(要付費的意思),而住在台灣如果想要申辦視聽契約的話,其實有點麻煩,必須要有日本的聯絡電話和日本的地址才能申辦,或是要另外花一筆錢請業者代辦,如果没有申辦契約話,那就只能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天...看看大無料而己了~
訊號值測試完畢後,終於可以進入BS4K的新視界了!!

節目番組表:
DST-SHV1只能一次顯示一天的番組,要一天一天的按,有點煩....而且番組表在要切換到下一天時...會LAG..=.=

而預錄的最大番組數只能到32組:我個人是覺得有點不夠..

DST-SHV1的選單功能:



而BS4K的NHK台有很多HDR(HLG)的節目,而我的8500C有支援HLG,所以在播放HLG節目時,會自動切換到HDR模式~

BS4K/8K 從12月1號開始開播,所以目前市面上能選擇的接收機的種類也没有太多,而且目前的專用機大多都只能同一個時間錄一個番組而己,所以預錄首選還是以NHK台的番組為主~
尤其是像是這種有標示22.2和HDR的番組,一定要優先預約!!因為這種節目其實是NHK 8K節目降轉成4K來播放的,節目本身除了HDR之外,還帶有22.2的聲道!!只是目前市面上並没有單一台擴大機能去解22.2的聲道,而且要在家裡裝22.2(共24顆喇叭),也是一件超級困難的事情,我個人是比較期待未來能推出能解22.2的SoundBar聲霸~





看了2個星期的BS4K的心得就是,BS還是BS...就只是解析度提昇到4K這樣,雖然NHK 4K台的節目畫面令人感到很驚豔,不管是畫面或是BT.2020廣色域色彩都是非常棒的視覺響宴,只是BS4K的教養和風景節目實在是太多也太無聊了,而且其它的民放台的節目真的有點混,大部份都是拿2K升頻到4K來播,目前主要還是靠NHK台來支撐,日本明明這麼多女子偶像團體,為什麼就不能多播一點唱歌跳舞呢!?

最後放一些節目圖給各位看一下,不過本人的手機拍照功能有點鳥,没辦法把BS4K 節目的畫質和色彩顯現出來,也請各位見諒~










而目前最期待的節目,就只有12/31的4K紅白而己...

最後放上機子疊疊樂!!~(誤

便宜的系統架~XD


錢尼接收器三代同堂~(咦

現行系統的搖控器大集合~也感謝各位觀看小弟的小開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