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有這種迷思,直到買了HDR TV後,發現不是這樣.
實際測試:
1. 亮部的確超亮:尤其是太陽,火焰,飛機的噴射火焰或燈光,金屬反光,侏儸紀世界2的岩漿.
2. 暗部和一般正常畫面卻明顯的比SDR模式暗,暗到我會覺得不如看SDR就好.
後來爬了一些有關HDR的技術文章,
發現HDR的效果被廠商的DEMO片誤導了,DEMO片的APL都調得很高,
APL就是一個畫面亮暗部分布水準的圖,一個專業影片或電影的產出都會有專業調光師調整APL,就跟我們修圖一樣.
因為DEMO片APL被調得很高,所以在賣場看DEMO只看到被強調亮的部分,很難看到電影實際效果.
為什麼暗部會變得暗,

上圖就是畫面的APL分布,
可看到在一般區域(區域1),SDR和HDR模式幾乎重疊,而有差別的在於高光區域(就是照片的燈處),
HDR為了要凸顯燈的亮,所以把高光區域拉到3的範圍,
而SDR只有到2的範圍.
那這樣的訊號用在一般300~400nit的畫面會有什麼效果呢?

當顯示在亮度只有400nit的電視,
HDR為了凸顯燈光的明亮,只好壓縮一般亮度(區域1)的範圍,
可以看到在400nit的電視,HDR模式的區域1明顯比SDR短,
所以才會很多人都覺得看HDR變暗了,
所以提高峰值輝度到1000以上,就可以有效的減少(區域1)的壓縮,使亮部可明亮顯示,區域1也不會變暗.
結論==>如果買的不是1000nit以上的HDR TV,甚至只有300nits左右的,
請無視他的HDR功能,乖乖的看SDR~~
當然HDR的演算法也許也會持續的優化,也許再過幾年,就能有300nits也能顯示高動態範圍且正常區域不會變暗的技術,
那就到時候再來期待吧~
目前滿足1000nits以上電視的價錢都不便宜,不如追求大比較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