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我覺得如果預算沒辦法買到UHD prenium規格的電視,
不如拿一樣的錢買大一點的電視,預算不夠也不需要一定要看HDR,選擇峰值亮度400就很夠用了,
一樣的錢去賣場選65吋顏色看起來順眼的爽度更高。
以下使用心得:
我播放設備是海美迪:
測試影片: 侏儸紀世紀2,一級玩家,黑豹,DTS X DEMO Vol.22
1.可能是iphone X螢幕看習慣了, 55nu8000的色彩表現,HDR表現並沒讓我有驚豔的感覺。
2.播放HDR影片,除了少數片段有高光的影像,其餘部分無論色彩或一般場景的亮度都很一般,
甚至為了表現訊號的高光部分使正常APL的畫面變得有點暗。
在https://zhuanlan.zhihu.com/p/31768560 這篇文章中看到下面的觀念:
============================================================
HDR方面最大的誤會在於,它並沒有試圖讓整個圖像更加明亮(然而不幸的是,這似乎是大多數人對HDR的看法),而是為光譜高光細節提供額外的亮度餘量,如鉻反射,太陽照亮的雲彩,火,爆炸,燈泡燈絲等等。

HDR - 陰影細節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HDR對於黑色層次沒有任何作用,陰影細節也是如此(無論一些行銷文案怎麼吹牛)。
包括在國內宣傳甚至YouTube上很多視頻宣稱“陰影細節的豐富”被表示為HDR相比SDR的優點,這是不正確的!HDR不會提供超過SDR的陰影細節。
另外hdr要很注意觀賞環境,太亮的環境光會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在不太理想的觀看環境中(周圍房間亮度水準相對較高),HDR圖像的大部分將顯得非常暗,陰影細節變得很難看。為了更好的觀看基於PQ的“絕對”HDR圖像,環境光照水準必須非常嚴格的控制。為了支持這個說法,被指定為基於PQ的HDR觀看需要的平均環境光照水準是5尼特,而對於SDR,它被指定為顯示器的最大亮度的10%。
============================================================
所以我覺得暗部比SDR看起來還暗是正常的現象,
之前在某篇01的文章有大大貼出BENQ調出來的環太平洋畫面,暗部亮到嚇人,那應該不是正確的HDR該有的畫面效果,
3.SDR跟HDR比起來, HDR要達到不錯的效果,整套玩起來太貴了, SDR也沒這麼差,而且整部電影,有高光畫面能發揮HDR效果的部分不多,大部分片段是沒差異的,只要電視調得夠好,SDR訊號也能調的顏色飽和豐富順眼,就跟賣場看到的panasoic的FX700一樣。
4.我的硬體接法:
海美迪==>SONY DS7500耳機==>deno X2400h擴大機==>Nu8000,
因為DS7500不支援HDR訊號,只能改接海美迪的光纖降次世代音效為5.1,
我的投影機是epson tw5300,只要投影機一卡開,海美迪自動降為1080p輸出,要一直設定和切換也有點麻煩。
有同事為了HDR要換擴大機,為了要看影片中少數畫面的HDR效果,該投資的設備也不少,值得嗎?
5.反覆的比較和測試,55吋的hdr和100吋的2k投影機看電影,我不爭氣的覺得2k投影機比較爽。
之前去朋友家看hdr都是看一些測試片段,感覺驚豔,但自己入手體驗後,
發現價錢和爽度提升面去評價,是還划不來的。
以上心得給想為了hdr升級的站友一些參考。
另外雖然規格很重要,但預算不足的狀況下,不要有買不到1000nit,那買600nit總比400nit好吧的心態,因為沒看HDR的時候,400nit已經超亮了。要看HDR 400和600一樣不夠,
所以把預算拿去買大比較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