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與介面
S55在外觀上最明顯的特色就是窄邊框和超薄的機身,配上纖細的腳座,完全符合當前簡約設計的美學潮流,搭配任何現代的裝潢,應該都不會有違和感。面板則是4K 120Hz符合DCI-P3 90%的廣色域超薄面板,表面有黑湛屏塗層,看起來沒有一般鏡面螢幕的明顯反光,比較接近霧面螢幕的感覺。

在四個HDMI輸入中,只有HDMI1和HDMI2支援完整的4K@60FPS功能,而其中只有HDMI2支援ARC功能,所以支援ARC的AV擴大機一定要接在HDMI2。唯一的USB2.0插槽特別註明能提供1A的電流,如此能確保外接硬碟都能正常驅動。


▲側面看起來很薄 ▲遙控器壓手感很好,快捷鍵很方便
S55的遙控器有兩點值得稱讚的,第一是常用的功能都有獨立的按鍵,使用者按一鍵就能進入該功能,如Netflix、YouTube、多媒體、音場模式、影像模式、字幕、低藍光等等。第二是它的按鍵非常扎實,一般常見的遙控器內部利用橡皮的彈力來回彈按鍵,而S55的遙控器,感覺上每個按鍵內部都是一顆獨立的按鍵開關,所以按壓和回彈的力道都很明確扎實,這樣的設計也會使它更為健康長壽。
S55的開機時間約7秒,大約就是從桌上拿起一杯咖啡,喝一口,再把杯子放回桌上所耗用的時間。開完機,先觀察全黑畫面的漏光程度和全白畫面的均勻度,兩者都表現良好。


再用這段RTINGS區域背光的測試片,試試S55的區域控光功能,S55的區域背光功能還可以開關,也可以調整強弱。下面兩張圖刻意把曝光時間拉長,讓大家看得比較明顯。可以看出打開區域背光時,暗部確實比較暗,這也正是液晶面板提高對比的主要法寶。


無線電視功能
S55搜尋電視台的速度蠻快的,只用一根小小的室內天線擺在窗台,30秒就完成22個數位頻道的搜尋。HD的節目畫面看起來很細緻,顏色也很自然。而且旁邊的文字跑馬燈跑動的時候,完全看不到文字的殘影,這就是120Hz面板的優點之一吧。



S55也支援目前公視正在試播的4K HDR節目,提醒一下4K HDR這個頻道,平常是沒有信號的,要在凌晨12點到2點這段時間搜尋才能找到它。

S55針對無線電視還有兩個很好用的功能:時間平移和錄影。假設你在看電視的時候,突然有人按門鈴,你想把節目暫停,等一下再繼續看,可惜電視節目不等人,時間平移的功能就在此時派上用場。當你按下【時間平移】按鍵後,電視畫面就暫停了,等你有空回來按下【Play】按鍵,節目就從剛剛暫停的位置繼續播放,這樣你就不會錯過電視節目了。S55最多可以在USB硬碟保留32GB的空間來儲存時間平移的影像,估計可以平移的時間應該蠻長的。
S55還支援一般的錄影功能,在觀看節目的時候,按下【錄影】鍵就開始錄影。更好的是S55也支援預約錄影,而且使用起來超方便,只要進入電子節目表,再用方向鍵選擇你要的節目,就可以啟動預約錄影了。因為S55是聯網智慧電視,能從網路自動校正時間,所以它能在正確的時間啟動和結束錄影。錄好的影片會存在USB硬碟PVR這個檔案夾裡,之後可以用多媒體app在S55直接觀看,但錄下來的節目,目前還無法在電腦上觀看。此外,這兩個功能對HDMI輸入的信號是無法使用的。


如果你要看的影音來自HDMI(如有線電視、MOD、遊戲機、或藍光光碟機),按一下【訊號來源】就能選擇來源。先看幾個MOD的畫面,1080p的節目看起來畫質細緻,色彩也漂亮。跟原本42吋電視比起來,並不會有變得更粗糙的感覺,所以S55的晶片應該有處理升頻,而且表現十分稱職。


如果是4K藍光的畫質,那更是不在話下了。


ISF色彩調校認證
當今色彩顯示的科技是相當複雜的,有很多的參數會決定最終面板顯示出來的色彩,也就是說,同樣型號的兩台電視,如果色彩相關設定的參數不同,顯示出來的顏色也可以差很大。而這麼多參數,諸如Gamma曲線、背光、色域、對比、亮度、色彩飽和度、白平衡等等,有些名詞對一般消費者而言太過深澀,更遑論讓消費者來校正電視的色彩參數了。此外,色彩有客觀的絕對準確與否,但對人而言卻也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有人喜歡濃妝,有人喜歡淡抹,對於懶得動手調整影像參數的人,S55針對SDR和HDR影像,各內建六套影像參數(標準/鮮明/運動/劇院/電腦/遊戲),讓消費者挑一種最喜歡的發色直接套用即可。而且這些色彩參數,還可以針對每一個HDMI介面有不同的設定值。因為SDR和HDR能顯示的顏色、明暗程度差異很大,所以有各自的參數,而且SDR和HDR的判斷是自動的。只要按下遙控器的【影像模式】就能隨時選擇套用哪一組參數。對於追求極致畫質的人,則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細細的去調整上述的那些參數,總共可以儲存六套參數,隨時可以套用。S55能調整的影像參數跟高階電視看齊,對大多數的玩家,應該都能調出想要的效果。

另外,S55有一個很重要的全新特色就是具備ISF色彩調校認證。ISF是一個有公信力的視頻認證機構,用科學的方法以及依據居家燈光來校正設備。不同的顯示器經過ISF校正之後可達到色彩的一致性,免除消費者調校顏色的重擔。除了上述六種影像參數以外,S55還內建兩組ISF畫質模式分為ISF 白天以及ISF 夜晚。相較於一般影像模式的差別在於ISF模式針對了面板特性逐一校正了Gamma、背光、色域 (DCI-P3標準)、對比、亮度、色彩飽和度、白平衡,並且在出廠前就調校過的參數寫入電視,這樣的調教技術讓你在S55看到的顏色與電影院的顏色一致。底下的幾個畫面讓大家感覺一下在不同的影像模式下,對最終色彩顯現的影響。






若S55正處於HDR顯示模式,每個模式名稱前面都會多了HDR字樣,選用方式與SDR一樣。

經過一個禮拜的密集使用,我最常選擇的是ISF夜晚模式,因為感覺對眼睛造成的負擔最輕,顏色看起來也自然順眼。
網路串流功能
以台灣來說,目前最多4K影片的來源除了Blu-ray以外,就是Netflix和YouTube了。S55支援一鍵進入Netflix或YouTube,用起來簡單快速。Netflix的介面原本就是為電視設計的,所以用遙控器操作起來甚為順暢,4K HDR的影片也都能順利播放。但Netflix的設計是希望不同的上網速度都能播放,所以影片剛開始會先以低解析度播放,如果你的網路夠快,才會逐步的提高解析度,最後到4K HDR (如果影片有支援的話)。以我使用中華100Mbps光纖上網來說,通常播放一分鐘左右之後,就能跳到4K HDR模式了。要注意的是有些影片雖然Netflix標示4K HDR,實際卻沒有HDR。像「怪奇物語」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標示4K HDR,事實上只有第二季才有HDR,第一季只有4K。而YouTube上的節目,只要是真正的HDR,S55都能正確顯示出來。此外,在待機模式下,直接按【Netflix】和【YouTube】鍵也能立刻喚醒電視。



S55還有app支援LiTV的播放,但是沒有獨立的遙控器按鍵,而是從應用程式首頁選擇。啟動後,播放也很容易,不分老少,都能操控自如。


S55也支援小屏投大屏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把安卓手機/平板的螢幕,顯示在S55的螢幕。用法也很簡單,在S55遙控器按【視訊來源】,再選擇[Anycast View],手機端只要在[設定]的下拉選單裡,選擇[螢幕共享],大約20秒內就完成連線,之後手機顯示什麼,S55就顯示什麼。這個功能最好用的時機,就是與家人朋友共同觀看手機裡的照片,或者用手機裡的資料作簡報的時候。另外,Windows 10 PC也很容易的就可以把電腦的螢幕無線投影到電視,只要在通知清單裡選[投影]即可。對於S55沒有支援的網路串流,如愛奇藝,也可以透過螢幕共享的方式,從手機投影到電視觀看。




多媒體播放功能
這裡所謂的多媒體就是照片、音樂、和影片。因為半導體及電腦技術的進步,當今所有的媒體幾乎都已數位化了,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影音資料,都可以存放在硬碟裡(當然也包括USB隨身碟),S55的多媒體播放功能就是可以透過遙控器的控制,很容易的直接播放家中電腦或是USB儲存裝置的照片、音樂、和影片。只要按下遙控器的【多媒體】按鍵,就可以叫出多媒體播放APP,它會直接顯示目前已連接的USB硬碟名稱以及家中網路上的電腦名稱。


先談談USB硬碟的部分,硬碟支援FAT32和NTFS檔案系統,但不支援exFAT,4TB的硬碟可正確讀取。因為使用手冊並沒有詳細列出所有支援的媒體規格,於是測試很多檔案,把支援的格式整理如下(不代表S55僅支援這些):
影片支援格式:
- 檔案格式:MKV, MP4, TS, M2TS, WebM
- 視訊軌壓縮方式:H.264, H.265 (HEVC), VP9
- HDR標準:HDR10, HLG
- 音訊軌壓縮方式:MP3, AAC (M4A), FLAC, OGG, PCM, Dolby Digital, DTS
- 外掛字幕格式:SRT, ASS, SUB+IDX
- MP3, M4A, FLAC, OGG, APE, WMA, WAV
- JPG, PNG, GIF
基本上我們平常在使用的媒體檔案都能支援了。在H.264影片的部份,絕大多數的檔案都能播放,碰到少數不能播放的檔案,十分好奇,便花了一些時間分析和做了一堆H.264壓縮的檔案來交叉實驗,最後得到結論,問題出在H.264其中的一個參數Reference Frame,這個參數用來指定壓縮/解壓縮時,最多可以往前參考幾個畫面,S55最大只支援到6,如果影片的這個參數大於6,它直接顯示不支援。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影片這個值都不大於4。不知道這限制是否出在硬體,如果不是,希望有機會在軟體更新時解決。
H.265沒有測到不能播的影片,4K 10-bit HDR 60FPS都能毫無壓力的滑順的播放,也測試了這個網站的水母測試影片,針對不同的流量,測到180Mbps都能平順的播放,流量超過180Mbps的影片也能播放,只是會變成慢動作,這是正常的,因為S55只有USB2.0,有效流量差不多200Mbps,我往上一直測到400Mbps的影片,也能慢動作播放。不過市面上的影片,流量幾乎沒有超過100Mbps的,所以這樣的測試純粹是想瞭解一下S55影片解碼能力的極限。

從4kmedia這個網站下載的4K HDR影片,不管是HDR10或是HLG格式,也都能正確的辨識並用HDR的方式播放。之前01的網友反應,這個網站下載的Life of Pi和Exodus,在65SW700上面會播放不順,在S55播放起來則非常順暢,HDR顏色也十分漂亮。而從YouTube下載的4K 60FPS WebM檔,也都能直接播放,而且十分順暢,絲毫沒有任何頓挫感。只有發現一個小小的缺點,就是播放程式無法辨認VP9的HDR,所以VP9 HDR的影片,播起來就是白濛濛的感覺。理論上這應該可以透過軟體的更新來修正的,因為直接從YouTube網站串流播放的時候,確實能正確辨識與播放HDR的。




S55在播放影片的時候,可以2/4/8/16倍快轉、倒轉,有章節的影片也能直接一個章節的跳躍,有多重音軌也很容易選擇/切換音軌。字幕部分,內嵌和外掛字幕都支援,也很容易讓你可以設定:
- 開/關字幕、選擇使用哪一組字幕
- 字幕位置
- 字體大小
- 字型編碼
- 字體顏色

有一個稍微不便的地方,就是每播放一部影片,預設字幕都是關閉的,所以每次都要重新去把字幕打開。此外,如果字幕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排好,字幕也會無法顯示出來。
S55因為尺寸大又具備廣色域,在上面觀看照片真的有賞心悅目的感覺。大山大水的風景,顯得更為氣勢磅礡,花草顯得更為美麗,食物顯得更為美味。我也特別欣賞BenQ在膚色的調校成果,看起來非常自然和討喜。





以聽音樂的功能而言,S55在播放音樂時,可以編輯播放清單,顯示封面和歌詞,還可以把螢幕關掉以節能,如果只要聽音樂,這是蠻好的設計。另外,S55內建喇叭音量絕對足以震天價響,幾天使用下來,我的音量設定都沒有超過20,而最大值是100。薄型液晶電視因為先天體積的限制,沒有辦法提供喇叭足夠的共鳴空間,所以低音和音場感不可避免的比較薄弱,但S55有環繞音效模擬功能,也提供100Hz/500Hz/1.5KHz/5KHz/10KHz五段等化器的調整,低音單體採用釹鐵硼磁材及獨立音箱,稍微彌補這方面的缺陷。經過適當的調整之後,中高音的音色細膩,聽感舒服,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我會稱它為清秀佳人。對於平常只用電視內建喇叭的人而言,S55的喇叭不會讓人失望。對於聽慣音響喇叭的人,可以透過HDMI2的ARC將音訊回傳擴大機,或者透過光纖輸出。下面錄了幾段歌曲,分別是不同的檔案格式給大家參考一下。
如果要播放家庭區網電腦裡的多媒體,S55並不支援Windows的網路芳鄰,而是支援DLNA協定,也就是Windows所謂的媒體櫃。只要把影音檔加入Windows電腦的媒體櫃,S55就能看到並播放,但它看不到網路芳鄰上的目錄。網路多媒體的播放方式和功能與USB硬碟是一樣的,只有一個主要的差別,就是影片只支援內嵌字幕,不支援外掛字幕。這是DLNA先天的限制,如果你眾多的影片都是透過區網存取,最一勞永逸的解決的方式,就是把所有的字幕都轉換成內嵌字幕。如果你一定要外掛字幕的話,只能透過其他的電視盒來看區網上的影片了。
總的來說,一般媒體播放器支援的檔案與常用的操作功能,S55都具備了。而且初步測試起來,視頻解碼的能力似乎比上一代更強了,因為網友反應上一代播不順的影片,S55播放起來都沒問題,水母影片的極限測試結果也確認可以播放180Mbps流量的4K影片。
遊戲
作為遊戲機的螢幕,最為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顯示影像的時間要夠快,也就是從HDMI收到信號後,多久能把畫面顯示出來。延遲時間太長的螢幕,當遊戲軟體認為敵人的腿已經飛踢到你的面前時,你在螢幕看到的腿卻還在1公尺之外。賽車也類似,當汽車已到轉彎了,你以為還有10公尺。所以反應時間快的螢幕能給玩家更多的反應時間,這在快速移動的遊戲是生死攸關的差異。當S55的影像模式設成遊戲模式時,可以把不必要的影像處理運算都關掉,因此顯示的延遲時間可以降到29ms。在Xbox One X玩極限競速的時候,或許不是巧合,如果S55沒有選擇遊戲模式,通常都跑在20名左右,選擇遊戲模式之後,都在15名左右。

低藍光功能
自從液晶面板採用白光LED作為背光源以後,過量的藍光對眼睛的潛在傷害力就開始了。自己剛用LED背光的液晶螢幕頭一年,感覺視力真的變弱了。後來用了BenQ主打的低藍光電腦螢幕,長時間看下來眼睛確實比較舒服,從此對於降藍光這個功能就非常重視。BenQ算是最早在電腦螢幕投入降藍光技術的廠商,之後也把這項技術放到電視產品。降藍光並不是把藍光減弱就結束了,更重要的是對顏色所造成的偏差要愈小愈好,當然也沒辦法做到完全零影響。S55的低藍光功能,有四段的強度可以選擇,最強可以降低70%的藍光,使用者可以依個人喜好來選擇。底下特地挑的這個測試畫面,可以看到低藍光這個功能,關/弱/一般/強/最強不同等級,對各種不同膚色及紅、藍、綠這幾個基本色的影響。





可以看得出來,影響最大的是原本偏白的皮膚漸漸偏黃。其實看液晶電視,最基本的護眼原則就是亮度不要過強,亮度越強,藍光就越強。此外,S55也能設定背光的最大強度,構成完整的護眼方案。
總結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密集使用,看了很多電視劇和電影,全家都覺得比原來的42吋電視看得更細緻,更漂亮。如果要總結的話,S55-700有如下的優點:
- 面板─4K HDR,10-bit廣色域,120Hz高速面板
- 畫質─倍頻功能,720p以上的信號看起來都很細緻
- 色彩─可濃可淡,選你所愛,更具ISF調校,忠於電影原色
- 影音─完全支援目前主流影音規格,毫無壓力直上4K HDR@60p
- 操作─常用功能一鍵進入,操作順手
- 護眼─四段低藍光選擇,適應不同需求和使用場景
- 維修─三年保固,全台免費到府維修
如果有親朋好友要我推薦電視,只要他們是兼重CP值和畫質,BenQ的4K旗艦電視毫無疑問是最值得考慮的。我會建議他們帶著熟悉的影片去賣場實際體驗,最好也確定回復電視的出廠設定,避免不良的設定破壞畫質。
台灣電視市場很小,也還沒出現一年銷售數千萬台電視的品牌大廠。大概是從事研發很久了,對於像BenQ這樣能持續投入電視研發,又能推出優質產品的本土廠商,總有一分敬意,祝福台灣像這樣的廠商,都能一步一腳印的成為世界級的品牌大廠。
※註:9/13前留言有機會參加BenQ的抽獎,將這台電視抱回家。
同步分享於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