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正在服役的是2012年買的Sharp美規墨製60LE835U,後來又添購了一台日製台規的52Z5T。
那一年Sharp標榜的是四原色的技術,當時跟別家比起來,畫面真的就是自然舒服許多;再加上版上藍大俠的優質服務,當年選擇這兩台Sharp至今都很滿意。
後來Sharp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今年有考慮再加大尺寸,上到70吋的價錢跳了一個大級距。基於對以往Sharp的信任,在想能否繼續執著於Sharp的產品,考慮以下問題。
1. 根據2016年的新聞,美規Sharp其實已授權給中國海信使用並給予墨西哥廠的技術轉移。但這意思是"所有"北美Sharp電視都已經是海信生產掛牌? 或者只是說海信"也"可以在北美使用Sharp品牌,所以如果買美規Sharp還是有機會買到真正的Sharp面板產品?
--> 自問自答這個問題。根據北美Sharp與海信訴訟的內容(https://goo.gl/BzhUHA),應該是海信全面拿走了Sharp品牌在北美的使用權,現在Sharp想拿回自己品牌也不得。把自己的品牌信用拿去賤價當掉,當初賣祖產的日方高層真應該切腹謝罪才是,難怪鴻海入主後先拿這群日方高層開刀。
2. 即便排除美規Sharp是海信掛牌的問題,後鴻海時代的Sharp還維持以前的品質嗎? 我知道現在即使掛Sharp品牌的台規產品,其實也不見得是Sharp面板了。就算只考慮Sharp面板,在整體已進入4K時代的2018,Sharp面板還有以往的優勢嗎?
3. 目前看到的美規產品,考量尺寸升級、4K與品牌,目前似乎SONY的XBR-70X690E比較省預算。但查不到這台的面板是哪家,只說是NA面板。朋友家的高階65吋Sony用了三年就開始出問題有點嚇到我,版上查不到這台Sony的使用心得,有版友買過能分享嗎?
謝謝。
2. 即便排除美規Sharp是海信掛牌的問題,後鴻海時代的Sharp還維持以前的品質嗎? 我知道現在即使掛Sharp品牌的台規產品,其實也不見得是Sharp面板了。就算只考慮Sharp面板,在整體已進入4K時代的2018,Sharp面板還有以往的優勢嗎?
3. 目前看到的美規產品,考量尺寸升級、4K與品牌,目前似乎SONY的XBR-70X690E比較省預算。但查不到這台的面板是哪家,只說是NA面板。朋友家的高階65吋Sony用了三年就開始出問題有點嚇到我,版上查不到這台Sony的使用心得,有版友買過能分享嗎?
自從日本SHARP公司把美國SHARP的市場版圖轉讓給海信之後
美規的SHARP電視就跟其他地區的SHARP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買美規的SHARP電視跟我們理解的SHARP是完全沒關係的
就小弟的了解,SHARP目前所製造的面板尺寸幾乎都是40、50、60、70、80吋等規格
所以其他尺寸應該就不是SHARP製造的面板
依小弟的經驗,幾乎很多品牌的液晶電視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大部分都在電源供應上面...會無法開機
若要說SHARP的優勢小弟還是會推薦日本原裝製造的SHARP,比較不會有電源供應不良的狀況(當然面板的耐久性還是很OK)
至於SONY的部分,一樣也是要找高階的機種,X8..或X9..以上的等級(因為這些都是IPS的4K面板,耐久性也比較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