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韓國廠商之後,大陸目前也吹起一股「高清機」風。比起韓國產品,大部分大陸製的數位播放器在外觀上明顯遜色不少,不過論起功能可一點也不輸甚至還超越不少高階的韓國產品。比如說在 mpcclub.com 的評比中,宇脉(Tomacro)LimHD200i 在 H.264 的綜合播放表現比 DViCO 的 TViX 系列更好(但除此之外 LimHD200i 很多地方蠻兩光的)。因此在幾個主要數位影音論壇上觀察了一陣子使用報告之後,最後便相中了這一台大陸公司愛視達出品的 IstarHD mini。在此之前其實我有收到 Popcorn Hour A-100 的購買通知,無奈三月才有貨的消息澆熄了我不少熱情,再加上 IstarHD mini 與 Popcorn Hour A-100 用的是相同的軔體,價格又極為接近,所以就決定捨爆米花就愛視達了。
IstarHD mini 是架構在 Syabas 開發的 Networked Media Tank(NMT)之上的多媒體播放器,
主要硬體規格:
Sigma Design SMP8635 rev C
Hyundai 256MB DDR RAM
Spansion 32MB Flash memory
HDMI 1.1(下個月會有HDMI 1.3 的版本)
6-layer PCB 以及使用 Tantalum 電容
輸出輸入介面:
VGA(D-Sub)、HDMI 1.1、Coaxial、Optical、Analog Stereo,以及透過 VGA 轉接的 Composite Component 端子
提供 SATA 接頭直接接硬碟,提供 SATA-eSATA 接頭連接 eSATA 介面硬碟外接盒
支援視頻規格:
codec:
XVID SD/HD、MPEG-1、MPEG-2 MP@HL、MPEG-4.2 ASP@L5 720p 1-point GMC
WMV9 MP@HL、H.264 BP@L3 / MP@L4.0 / HP@L4.1、VC-1 MP@HL / AP@L3
container:
MPEG1/2/4(M1V、M2V、M4V)、MPEG1/2 PS(M2P、MPG、VOB)
MPEG2 Transport Stream (TS、TP、TRP、M2T、M2TS、MTS)
AVI、ASF、WMV、Matroska(MKV)、MOV(H.264)、MP4、RMP4
支援聲源:
codec:
WMA、WMV Pro、AAC、MP1、MP2、MP3、LPCM
container:AAC、M4A、MPEG audio(MP1、MP2、MP3、MPA)、WAV、WMA
其他支援格式:
JPEG、BMP、PNG、GIF、ISO、IFO、SRT、SMI、SUB、SSA
支援通訊介面:
Bonjour、UPnP、SSDP、DLNA、SMB、NFS、FTP,支援 BitTorrent P2P
看過了枯燥的規格來看相片好了:
外盒照,有提示支援 Full HD

主要內容:
IstarHD mini 本體、兩光的遙控器、100-240V 變壓器、電池

變壓器近照:

Optical SPDIF cable:

HDMI cable:

Digital Coaxial cable:

SATA-power 2-in-1 cable、SATA-eSATA cable、CAT5 網路線:

主機正面:
左邊是電源開關,中間是 Istar logo,右邊是遙控器接收窗口。

主機背面: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D-sub、HDMI、10/100M 網路孔、光纖接口、數位同軸、USB 以及電源接口。

主機左側:
SATA 介面及其電源供應接口。

主機右側僅有散熱孔。

開機之後如果是用 HDMI 的話 IstarHD mini 會先自動辨別電視類型,隨後就進入主畫面。開機時間我覺得有一點久,約莫十秒左右。我這裡用 Sandisk Cruzer 1GB USB 隨身碟當片源,IstarHD mini 會自動偵測。主要功能透過左側的選單選取:Media Source(USB、網路硬碟)、Web Services(flickr、YouTube、Podcast 等等)。Setup 顧名思義就是設定 IstarHD mini 的整體功能(電視格式、video/audio 格式等等)。

網路服務概觀:
選擇 Web Services 就可以看到 IstarHD mini 支援幾類時下流行的網路功能:照片上我選了 Yahoo Weather,自己居住的地方可以透過輸入郵遞區號或者是城市名字決定。其他還有 Yahoo Traffic、Blogline 等等。

相簿網站目前有 flickr、Picasa,如果在這兩個網站上面有帳號,可以透過搜尋使用者的方式瀏覽自己的相片。在 flickr 上 IstarHD mini 還會自動搜尋好友名單,好朋友的相片也可以一起觀賞。不過麻煩的地方是 NMT 不會記憶使用者名稱,所以每次進入 flickr 都得重新輸入一次名字。


這裡可以看到 IstarHD mini 也可以瀏覽 YouTube、Google video 等幾家著名的影片網站,同樣也是透過搜尋的方式瀏覽影片。

影片播放概觀:
這裡我只是很簡單的介紹一下。在一開始的主畫面選擇 Media Source,然後選擇 USB_DRIVE_A-1,就可以瀏覽隨身碟裡面的內容,由左至右分別是:影片、音樂、照片、HTTP server 支援的檔案格式如 HTML。選擇不同的媒體格式,NMT 就會自動列出所有的檔案。比如說選最左邊的影片,它就會列出隨身碟上所有格式被支援的影片名稱。

最後放一張料理東西軍的畫面。

小結:
以 USD 188.00(約合台幣六千元)的價位,再加上終身保固的服務,支援眾多影音格式的 IstarHD mini 算的上是物美價廉。不過仍然有幾個地方是待改進的:
1) 遙控器實在是很陽春,不足以完全發揮 NMT 軟體的功能,這一點在 mcclub 的評論中被批的很慘。不過 Istar 有聽到使用者的抱怨,表示將免費幫使用者更換新的遙控器,屆時再看看其表現如何吧。
2) 瀏覽 flickr 網站的時候會有無法跳出畫面的狀況發生,這點已經反應給 Istar。
3) 播放 Xvid/Divx 結束後,畫面會暫時消失,這點 Istar 已經確認是臭蟲,預計會在下一版軔體解決。
4) 某些機器無法播放 YouTube 影片(很不幸的我收到的這一台就是), Istar 也已經確認這個問題,目前正在找解決方案。
5) 目前不支援繁體中文字幕,不過 Syabas 將在下一版軔體提供繁體中文的支援(已經確認)。
6) 不支援內接硬碟,這一點有人不喜歡,但我個人不介意。Istar 官方說法是「IstarHD mini 的設計理念是一台單純的播放器」,所以沒有預留硬碟空間。不過 Istar 確認將會在一兩個月之內推出內建硬碟的版本,屆時跟 Popcorn Hour A-100 的差距就更小了。
其他的一些小臭蟲可以在 mcclub 以及 AVforum 上面看到,大體上都不是甚麼太嚴重的問題,不過遇上了心理總是不舒服。單就播放影片功能而言,除了 rm/rmvb 不支援之外,IstarHD mini 表現相當稱職,如果想找個 C/P 值高的播放器,這台小巧的機器相當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