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Optoma HC51發表會參加心得

週日下午臨時接到通知還有位子可參加OPTOMA今年推出的新機--HC51體驗鑑賞會,冒著大雨開著馬5火速趕到會場,在此分享一下小心得:

OPTOMA為了進階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價位帶,將本機定位為中階機種(現場聽說訂價是65xxx,送100吋電動張力布幕及一隻3D眼鏡和發射模組,拆售實售價應該更低…),即便如此,因為搭載最新的技術,因此相較於2年的上級機種HD83,表現據說還超越前者,據主持人說是今年推出的四款機種最高階的一款。

今天體驗會OPTOMA林宗毅博士也到場解說並回答問題,整體的重點包括:
1.Ultra Detail第二代的表現即所謂1080P 2.5倍超細膩畫質,如果沒理解錯誤,應該是是將每秒24禎畫面,插補為每秒60禎,使得快速移動的畫面不致產生抖動,並且經過數代的演進之後,已經作的很自然,特別是比對「哈比人」開頭片段快速移動的鏡頭後,效果非常明顯,1080p的高畫質不致因畫面抖動而降低畫質。但我覺得開大PureMotion(有三段)喪失菲林感,還是開最低檔就好了!

2.2D轉3D的功能,比起前幾代要進步許多,不過我看主動式3D一向很吃力(我看Panasoic電漿),但這個功能和真正的3D比較,還是有點差距,至於真3D是由冰雪奇緣的女王唱的let it go,那段唱歌畫面,伴隨著雨點或雪花的鏡頭,來突顯3D效果,真的滿自然且舒服,因為戴上3D眼鏡沒感覺到亮度減損!

3.比較JVC DLAX30,價格高了不少,以膚色和天空色而言,HC51色溫較高顏色討喜,至於黑階,本人認為DLA黑色就是深沉且高貴,但播放遺落戰境的阿湯哥漂亮鬍渣,HC51硬是帥多了!現場人員表示皆是使用原廠劇院標準模式未加調整!

至於燈泡壽命,現在標榜的使用時數都比過去的要長,據說是5000~6000小時,不過以個人的使用HD20經驗而言,燈泡亮度使用標準,一週使用4~5小時.年約250小時;我目前使用約750小時,完全沒感覺燈泡亮度的衰減。

我原來肖想中階產品能用LED光源,擁有破萬小時壽命,加上衰減的速度要慢的多,當然是更理想的選擇,不過林博士說目前看來恐怕還需要好幾年才會下放,而4k的dlp解決方案,德儀又遲遲不提出,不過至少目前看起,HC51的CP算是頗高的,以個人的眼睛觀看目前4K入門電視3D流暢度,並不會較HC51好,且7、80吋的4K電視比HC51貴5倍以上,祇要有可遮光的環境,個人認為HC51目前搭售整套方案是擁有大畫面高畫質的不錯選擇,提供各位HI-VI Fan參考!

Optoma HC51發表會參加心得
2014-06-09 23:24 發佈
為什麼這台機器好眼熟....


好像V牌的H1185,I牌也有一台黑色的版本,只有上面多了一堆按鈕
這是DLP機種嗎?真的和VIVITEK有點像..
這台好像是InFocus IN8606HD跟Vivitek H1185的姊妹機,只有操作面板有一點點差別,之前1185台灣賣不到25000,所以這台optoma不知道要賣多少錢...
只是共用ID,裡面的電路、影像處理晶片、光機引擎等等都是不一樣的。
中階機,跟入門機,還是其它廠牌的入門機共用ID....


老實說實在不是個好主意啊.....XD
請問共用ID是啥意思?是指共用模組嗎?還是配套的設計?謝謝!
幾號會上市
看起來不錯
不知單機會賣多少~~

phoenix2004 wrote:
為什麼這台機器好眼熟...(恕刪)

看起來像 可能不一樣
當日我也參加了台北場的聚會活動
老實說投影機的等級 差異非常大 沒有現場比較過 很難用網路規來解釋

不可否認的 那台JVC(我忘了型號) 在黑畫面的表現 大概天下無敵了
而且2D畫面的立體感相當好 為一缺點就是價格高不可攀

當然HC51相對於JVC黑不夠沉 不夠穩,
不過在那個預設模式下的張力感相當好
而且那個動態補差的模式 只有一個厲害而以

還是找家店看看吧
人生 是為了愛活下去的
對岸型號HD50測試結果
http://projector.zol.com.cn/461/4612870.html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