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上次的操作使用,已經有段時間,所以僅記得「穩定的播放」及「優異的畫質表現」是確定的,細節的部份,已經忘的差不多了。
因為我一直認為「本地播放」是最穩定的,所以使用的是「Seagate 3TB(黑鑽系列)」,而這顆外接式硬碟在歷來的使用經驗,不管在電腦及高清機上面的使用,都是相容性極佳,沒有任何的狀況。
在我使用及測試M55過程中,也很積極的參與及觀注站內M55的開箱文,並給予正向的使用評語,甚至到讚譽有加的地步,不敢說給眾多使用者購買此機的信心,但至少我購入了多台的M55,也代表我有一定的信心。
所以機器到手的當晚,與友人開心的在家裡播放影片,因為我還蠻堅持要在「大型顯示器(液晶電視或投影機)」上面觀賞電影,對於一些播放的條件還蠻要求的,當然希望花了時間在觀影上,能夠有好的影音表現,這也是會找上M55來播放手上「藍光原盤ISO檔案」。
但是,當晚悲劇卻發生了,因為前段時間比較忙,所以有些影片在電腦上整理完,並在PowerDVD 13及K-Lite播放軟體測試無誤後,就一直存在這顆3TB的外接式硬碟,也就累積了一點的數量,心想剛好前陣子的討論,一直圍繞著「播放相容性」在打轉,也藉機測試一下,幾個較新的影片,可能會使用較複雜的選單功能,不知是否會有問題?!
第一個挑中的是:「冰雪奇緣(2D版本)」,咦~~~怎麼按下「OK」之後,等了好久,不過還是進入了畫面,但是在一連串的預告片之後,竟然「卡在」要進入「TOP MENU」之前的「讀取」畫面,機器也當掉了,當場傻眼。
拔掉電源後,重新開機,再測試一遍,相同的節點,還是當機了,不禁安慰起自己: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機器,多少還是會有相容性問題,別往心裡去!!但「冰雪奇緣」終究是熱賣的大片,想必精采可期,不能在大螢幕上觀賞,也蠻可惜的,當然也想了一些「可能的因素」及「解決方案」,祇是想說:機器是正常的,影片檔案在電腦上的測試也是OK的,祇能說:雙方相容性不佳,跟我沒有緣份!
接下來,又換了一部「神鬼玩家」,哇拷!!又在讀取「TOP MENU」的載入畫面當掉,心想真是不妙,難不成這兩片的「藍光導航」畫面都太複雜了,造成讀取的失敗。
當下決定更新機器的韌體至最新的版本,以期得到更佳的播放相容性,到了露天拍賣的賣家「關於我」,很容易就找到可以所需的韌體,放在USB隨身碟,進行M55的系統操作選項裡,很輕鬆的完成更新的程序,更新之後的版本是:V03.24
心想:這下妥當了,肯定可以安穩的播放!沒想到,測試的結果依舊,沒有任何的改善,心想:完蛋了!還在01的貼文回應裡,大力的推薦這台機器,這不是自己打臉嗎?
Google了網路上的資料,都沒有相容性的測試報告,反倒是01的這篇是最多使用者參與的,又把所有的文章,給爬了一遍,一樣摸不著頭緒,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問題。所以決定回到「機器韌器」這個環節上面,用line詢問了賣家是否有更新的韌體,答案是:沒有;再問:可否使用直接用使LX-55韌體(越獄版本)?答案是:M55有自己專屬韌體。
這時候的心情簡直DOWN到了谷底,終於能夠體會何謂:病急亂投醫,因為我準備直接刷LX-55的韌體,更新的程序都相同,甚至連檔案名稱都是一樣的命名。但是~~~一旦失敗,恐怕機器也就報廢了!
來回跎步~~~猶豫不決!!
邊想、邊查,還繼續測試,祇是最後竟然成功的播放比例,不到30%,有點令我傻眼,口中唸著:唉~~還是去買台HTPC,用電腦軟體播放,相容性最佳。身邊陪著一起測試的朋友,看到我的沮喪也不禁出言安慰,但也消遣我說:不是說要「最直覺」的播放,不要把事情弄的太複雜,弄台小電腦來,不就又打臉了嗎?
是啊!先被「M55的相容性不佳」,打一次臉,再被「使用PC播放影片」,再被打一次臉,這在朋友之間,情何以堪?!但這緣由何在?容我有機會再詳述。
當晚,從晚上10點多,測試到了隔日凌晨3點,成功的播放率也祇剩20%左右了,心中竟也燃起拋售此機念頭,怎麼會這樣子呢?不是一直在01裡面「吹捧」這台M55的優異,才沒多久,就完全令自己改觀。
唉~~~一定是自己的人品太差。
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心不甘,情不願的爬上床,但腦海中卻是一堆疑問與不解,心想為了這個「藍光原盤」的播放,已經做了好多的功課,從「越獄版本」的【先鋒牌】LX-55、BDP-450、【碧維視】BV-8038M、【OPPO】、【億格瑞】、【開博爾】、【海美迪】、【兆赫】,從「瑞昱(REALTEK)」、「適馬(SIGMA)」、及「邁威爾(Marvell)」各廠牌的解碼晶片,從「功能性」、「穩定性」及「相容性」,再從「價位」、「維修」及「保固條件」,全盤的考量下,好想找一台「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藍光播放器」。
以一個剛踏進這個領域,完全不熟悉的新手玩家而言,很難!畢竟要窺得全貌,要是沒有老手的帶領下,恐怕沒有投入一點時間及金錢,有不少的冤枉路要走。
M55的出現,算是小小滿足了這樁心願,首台購入後,也測試OK!手上的「藍光原盤」堪稱「大解放」,也不為過!
但是今晚卻是輾轉難眠的,因為整晚的測試挫折,竟然推翻了先前的使用經驗,想到一切都要重新找起,重新評估,心情有點沉重,也有些許的不甘。
就在迷糊之中,突現一道靈光,該不會是我的硬碟有問題吧?!
哈~~這個機率對我而言,是存在,但發生的機率不高。因為這顆硬碟之前使用在「億格瑞R200S」及「兆赫Zin-101T」上面都有「極佳」的相容性,祇是「瑞昱(REALTEK)解碼晶片+Android作業系統」的機器,在硬碟裡面都要寫入一些屬於自己的系統檔案」,以致每次硬碟插回PC上面讀取時,都會出現「你要掃描及修正_本機磁碟(X)嗎?」錯誤訊息的對話框,基於自己的經驗判斷,應該不需要進行修正,也擔心修正,會造成資料的丟失。


手邊剛好沒有其它的外接式硬碟可供測試,所以用了一個變通的方式,就是用「抽取式硬碟座」+「內接式硬碟」,來進行本地播放!!
哇勒!!第一片「正常」,第二片「正常」,到了第十片「依舊正常」,也就是說:昨晚的挫敗,祇是一場搞笑的誤會。
在又將近一個禮拜的使用時間裡,陸續「完整」的播放了將近15部的「藍光原盤」影片,表現完美,令人心花怒放!除了極少次數的「非常態當機」,也就是重新開機及播放就沒問題,不會在同一個點上面發生兩次(含)以上的當機情況。
就我個人的經驗,進行分析及觀察,歸納出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一、M55也會寫入自己的系統檔案,資料夾名稱為「BUDA」,而這個資料夾在有問題的外接式硬碟裡,並沒有被正確的寫入。有可能是因為:該硬碟檔案系統的錯誤,造成無法寫入M55播放所需的「系統檔案」,所造成。

二、因為暫時沒有其它的硬碟空間可將該硬碟的資料移出,而我也暫不考慮用修復的方式,來糾正該硬碟上的檔案系統錯誤,因為擔心資料的丟失。
三、因為手上剛好也沒有「億格瑞」或「兆赫」等的Android系列,所以暫時無法重建一顆「有問題」的硬碟,來再次確認我的推論。
四、正常播放時,當按下「OK」鍵時,畫面右上角會立即出現「綠色的動態轉圈」圖示,隨即進入「預告片段」,或者「TOP MUEN(導航選單)」;而在先前的硬碟錯誤狀態下,必須等待25秒,甚或更久,且在進入後,在讀取資料時,有極高的機率造成當機現象,並且無法以「遙控器」關閉電源。
最後,再次提示一下M55讓我買單的亮點:
一、支援完整的「藍光導航(選單功能)」。
二、機體散熱的設計良好,無需使用主動式散熱(亦即風扇),長時間使用也依然保持穩定。
三、影片播放不受「靜音水印(Cinavia)」的限制。
四、高階的硬體線路,提供優異的「影像」及「聲音」訊號輸出。
五、持續更新的韌體,確保爾後的相容性。
六、雙HDMI輸出,支援3D輸出,無需汰換較早的「2D藍光擴大器」,亦可享受觀賞3D影音的樂趣。
七、完整的遙控器功能,甚至使用智慧型手機,配合APP軟體,也可以對機器進行操作。
八、支援「網路磁碟機(NAS)」的讀取。
九、MARVELL QDEO影像處理晶片加持,呈現更多影像的細節,強化了畫面暗部的表現。
至於「缺點」呢?有些玩家會抱怨:在播放「藍光原盤」檔案以外的影音格式時,相容性欠佳,但如果你懂得這台機器,你祇會覺得這是「美中不足」之處。
為何這台機器叫「M55」,而還有兄弟機型「M44」?依據網友的推測,合理的解釋就是「高仿」先鋒牌的BDP-450(甚至是LX-55)及BDP-440兩個型號,而閹割了實體的光碟機,或由「相仿」的韌體、硬體架構及操作介面,也多少可驗證其真實性。既然如此,不難理解「BDP-450」及「BDP-440」等系列的「正統」藍光光碟播放器,擅長的是:播放「標準的藍光光碟」。也就是說:該光碟機的「光學讀取」及「機械轉盤」組件,目的與作用祇是要讀取「標準」藍光光碟裡所儲存的影音資料,而其它的解碼及運算的單元的設計,也是為了「接受」標準藍光架構檔案,並完成解算工作後,輸出訊號給「顯示器」或「擴大機」。換言之,受限於「硬體架構」,非標準的「影音資料格式」,並非當初設計所著眼的重點。
而M55或「越獄版」的BDP-450這類機器,把讀取資料的架構,換成了直接由硬碟或網路來獲得,取代了光碟,「越獄過」的韌體,其實祇需要「妥善」處理這部份的工作,讓資料可以正確的送達「解碼及運算」單元即可。
所以有人會質疑,為何不在韌體上「加強功能」,讓其它的影音格式,有更好的相容性。再次解釋一次:那是因為受限於「原始的硬體設計架構,是要接收及解算」標準的「藍光光碟架構」資料內容。
所以你可以苛求M55在播放「標準藍光光碟架構」的表現,因為這是它當初設計的主要功能,至於其它的格式,我想「原廠機器」能播到哪裡?想必M55就能播到那裡。
後來也回頭想想,其實「藍光光碟」的資料架構並不複雜。原則上,能夠播一片沒問題,那播上一百片,一千片也是相同的結果,沒有什麼困難的,所以「原盤影片」沒有相容性問題,有問題會是:影片的內容或架構錯誤,沒有依循標準,才會造成機器的失誤。
再者,韌體會再加強的也是:「資料傳輸」與「解碼運算」的穩定性。至少以我播放的影片數量來說:沒有所謂「影片相容性」的存在。
補充自己曾經當機的場景:
一、頻繁的切換字幕。
二、跟操作電腦播放軟體一樣的:快轉及跳換章節。
後來想一想,這些動作在實體的藍光光碟播放器上面,恐怕也難逃當機的命運,看影片不就是「順順」的從頭看到尾嗎?為什麼要轉來轉去?跳來跳去?是否因為大家把使用電腦播放軟體的習慣,換到了播放器上面,體諒一下他的硬體設計吧!
順便問一下,大家在電腦上看什麼影片時,會「快轉」或「跳來跳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