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下各位前輩,這台液晶電視是直下式還是側光式的LED?謝謝!
Ufingjye wrote:
請教一下各位前輩,這...(恕刪)
現在很少有直下式的啦 連SONY今年都沒了 因為cost down因素 所以不推了 SHARP也只有G7系列80"那台是而已 所以基本上現在買到的都是側光式 所以要好都建議要有區域控光的技術(例如Panasonic WT系列)
直下式成本高體積大 所以現在很少見了 多由側光式取代(cost down) 不過現在還有種直下式是低階的像奇美就有一系列還有像鴻海40"跟Panasonic的B系列 那種的不但沒區域控光且式cost down下的結果 所以效果也不一定好 建議還是直接去看看實機吧~ 喜歡哪台就可以買~~
若是42"兩萬多的機種 是還蠻推薦42E6W的 當然若您較喜歡42B6W也可考慮
L42E6W VA面板 側光式 有wifi、網路功能 第四台優化晶片較優 有USB多媒體功能
L42B6W IPS面板 直下式 無網路 仍有USB多媒體功能
smallmini wrote:
請問直下式和側光式的...(恕刪)
LED的背光源分為直下式與側光式,各有優缺點,以及成本差異,但在終端產品售價上則互有高低;研究機構LEDinside認為,由於超薄電視日益受到歡迎,側光式LED TV的銷量成長會較快,價格上較平易近人。而直下式LED TV則受到需要高階影音設備的消費者歡迎。
直下式LED背光液晶電視(Direct-lit,Direct Illumination-type LED Backlight)在剛開始發表時,獲得電視大廠普遍採用;LEDinside表示,直下式是把LED晶粒均勻地配置在液晶面板的後方當作發光源,使背光可以均勻傳達到整個螢幕,畫面細節更細膩逼真。
但比起側光式LED背光得要用上更多的LED晶粒,直下式的好處是能夠分別設置不同的背光源模組權責區域,理論上也可以做到每一顆LED獨立發光控制亮度,但線路與設計成本不易,實際上都是在螢幕的背光源設定多個區域,讓這些區域能夠獨立調整明暗度。
LEDinside表示,一台直下式LED背光的大尺寸液晶電視需要用到上千顆LED晶粒,成本相對較高。尤其是早期LED TV剛推出時,使用RGB三色LED來提高演色性,讓畫面色彩能夠更鮮艷,成本自然高居不下,但隨著近年業界採用較便宜的白光LED來當背光源,目前已經可以調整到較佳的水準。
至於側光式LED背光源,是把LED晶粒配置在液晶螢幕的四周邊緣,再搭配導光板,讓LED背光模組發光時,把從螢幕邊緣發射的光透過導光板輸送到螢幕中央的區域去,這樣整體就有足夠的背光量,可讓液晶螢幕顯示畫面。
LEDinside表示,側光式LED背光源的好處有兩個,其一是可使用較少顆的LED晶粒,節省成本,其二就是能夠打造比較輕薄的機身,讓LED TV液晶面板的後方不需要配置LED模組,而是放置在側邊,可減少螢幕整體的厚度,打造出較直下式LED背光液晶電視更薄的機種來。
在缺點方面,LEDinside表示,直下式LED TV除成本較高外,畫面變換過程中,畫面上的亮區域要調整成暗區域時,鄰近畫面區域的灰階層次會被影響而降低,產生了些微模糊(blooming)的現象。如果直下式LED背光模組配置在液晶螢幕後方的LED晶粒密度越高,或者是分區調光的區域越多,產生模糊現象的機率會比較小。
直下式LED TV較側光式LED TV耗電,原因是採用較多的LED晶粒數,但還是比CCFL背光液晶電視省電。而側光式LED背光技術的好處是可以打造比較輕薄的LED TV機種,成本上也比較便宜;但當前側光式LED背光的缺點,就是畫面均勻性不佳。
LEDinside指出,儘管側光式LED TV的厚度較薄,可是使用的LED晶粒數量比較少,而且是透過導光板的方式把光送到畫面,這會造成這種LED TV的四周邊緣畫面亮度,比螢幕中央要亮,螢幕的邊緣區域會比畫面中間的溫度高。
而當前各國廠商的努力目標,自然是設法改善直下式LED TV的模糊現象、厚度與成本,這必須要靠LED晶粒配置數量最佳化、提高發光效率、降低LED價格來完成;側光式LED TV方面則是要改善畫面均勻性等缺點
自己Google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