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一吋一千塊的基本原則, 所以這次預算大約在五萬塊以內..
使用情況約是有線電視 - 40%, DVD - 20%, PS2/Wii - 20%, 接VGA看影片 20%.
所以什麼Full HD, 1080p, 眼下根本是用不著...
未來可能會再裝BS吧, 但是不是現在....
因為之前的白牌液晶看了一年多面板就有問題了,
所以這次想找三年保固為重要因素.
考慮的是進口的液晶 SONY 32V2000. 國產電漿SAMPO 42V19.
還有Panasonic TC-37MPJ 37" Full HD這台.
會考慮SONY進口液晶是因為日本進口, 而且V系列品質比S系列好上一級.
而國產電漿是因為它的解析度有1024*768, 接電腦看影片應該不錯,
再加上是panasonic面板有三年保固...
進口電漿的價格無法負擔....
選定了之後, 去現場實際看. 黃色小屋只有接民視聞台, 不知是CABLE還是數位電視?
SONY 32V2000 色彩表現很好, 打死一堆液晶...
暗處的表現度比起旁邊Panasonic TC-37MPJ來的清析.
而且SONY色彩很濃. 就是黃的很黃, 紅的很紅.
把它擺在一堆液晶電視裡, 它算的上是第二名....
(因為SHARP才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 但是太貴....)
Panasonic TC-37MPJ 表現算是中上. 可惜無法測試它的Full HD.
再走到電漿區, SAMPO 這台 42V19, 表現算中等.
除了LG不考慮外, 跟 panasonic 的電漿比起來, 弱了一點.
我所謂的弱是整個色彩的調整搭配, panasonic 42PX600T 好上許多.
而42V19 就是黃的表現出來有點淡. 紅的也不會太紅.
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水準.
剛出的panasonic 42PD60T沒看到, 而且奇怪panasonic電漿很少附VGA端子
接頭, 是因為解析度不夠高嗎?
還有.
感覺現在在看16:9 的DVD或是電視時, 上下都還是會留黑邊??
奇怪, 怎麼用寬螢幕看16:9的節目還是會留黑邊呢?
所以現在, 只剩下要32"的色彩 還是 42" 的尺吋, 或者中庸的37"三種吧..
這是7-8年前,電漿剛上市之後的價格。
現在即使是超頂級,超大尺寸FULL HD機種,一吋價格應該也很少會超過5K吧!
6年前買了1台S牌42吋電漿,1吋價格約8K,現在打死我也不會再做這種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