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片人、搞笑功能等評價。但是這台LW5700完全
擺脫其他3D電視的窘境,把這個功能實用化。看來
LG已經掌握到核心的3D轉換技術...

如果阿凡達的立體感是100的話,那LW5700的2D轉3D
至少有80分,搭配高畫質MOD或BD更是超爽
下面的設定值有LW5700的朋友可以依照步驟試試看
(紅字為再修正數值)
藍光、MOD高畫質參數(3D)
(1)帶上眼鏡,遙控器按下中間的3D按鈕
(2)選擇2D轉3D模式,然後按下簡易選單這個按鈕
(3)3D模式設置=>糾正右/左、深度20、視點10
(糾正每次開2D轉3D須重設)
(4)返回=>設定視訊=>自動影像選擇=>標準(使用者)
(5)設定背光50、對比100、亮度50、銳利50、色濃度60、
色溫0、彩度0、TruMotion高(重要!一定要開到高)、
LED控制高
(6)進入進階控制設定以下參數
動態對比=>高
動態色彩=>高
CW=>關
雜訊抑制=>低
面版色彩=>0
超解析度=>開
MPEG=>關
GAMMA=>正常
黑階設定=>低
保護眼睛=>關
電影模式=>關(建議別開)
色域=>寬
(7)設定完按返回到節目畫面即可

第四台參數(3D)
(1)帶上眼鏡,遙控器按下中間的3D按鈕
(2)選擇2D轉3D模式,然後按下簡易選單這個按鈕
(3)3D模式設置=>糾正右/左、深度20、視點10
(糾正每次開2D轉3D須重設)
(4)返回=>設定視訊=>自動影像選擇=>標準(使用者)
(5)設定背光65、對比100、亮度50、銳利100、色濃度60、
色溫0、彩度0、TruMotion高(重要!一定要開到高)、
LED控制高
(6)進入進階控制設定以下參數
動態對比=>高
動態色彩=>高
CW=>低
面版色彩=>0
超解析度=>開
MPEG=>低
黑階設定=>低
電影模式=>關(建議別開)
色域=>寬
(7)設定完按返回到節目畫面即可

在訊號OK沒有水波紋或雜訊的前提下,3D第四台
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藍光、MOD高畫質參數(2D)
(1)遙控器按下中間的HOME按鈕
(2)選擇設定,進入設定畫面
(3)影像=>畫面比例選擇點對點掃描
(4)節能模式:最小節能
(5)自動影像選擇:專業模式1
(6)設定背光50、對比100、亮度50、水平銳利50、
垂直銳利50、色濃度60、色溫0、彩度0、LED控制高
(7)TruMotuon:使用者、DeJudder:10、
DeBlur:10(重要一定要開)
(8)進入進階控制設定以下參數
動態對比=>高
動態色彩=>高
雜訊抑制=>MOD關,BD低
超解析度=>開
MPEG=>關
GAMMA=>2.4
黑階設定=>低
電影模式=>關(建議別開)
色域=>寬
邊緣=>高
色溫=>正常
(9)設定完按返回到節目畫面即可
第四台參數(2D)
(1)遙控器按下中間的HOME按鈕
(2)選擇設定,進入設定畫面
(3)影像=>畫面比例選擇16:9
(4)節能模式:最小節能
(5)自動影像選擇:專業模式1
(6)設定背光70、對比90、亮度50、水平銳利100、
垂直銳利100、色濃度60、色溫0、彩度0、LED控制高
(7)TruMotuon:使用者、DeJudder:10、
DeBlur:10(重要一定要開)
(8)進入進階控制設定以下參數
動態對比=>高
動態色彩=>高
雜訊抑制=>高(如果是數位第四台可以關)
超解析度=>開
MPEG=>關
GAMMA=>2.4
黑階設定=>低
電影模式=>關(建議別開)
色域=>寬
邊緣=>高
色溫=>正常
(9)設定完按返回到節目畫面即可
類比第四台如果噪訊非常多,建議可以加裝一台插電型
的外接強波器,畫面會好上許多。

電腦螢幕模式(上網、文書)
(1)輸入類別保持HDMI空白,不要使用PC
(2)遙控器按下中間的HOME按鈕
(3)選擇設定,進入設定畫面
(4)影像=>畫面比例選擇點對點模式
(5)節能模式:最小節能
(6)自動影像選擇:專業模式1
(7)設定背光25、對比90、亮度50、水平銳利50、
垂直銳利50、色濃度50、色溫0、彩度0、LED控制高
(8)TruMotuon:使用者、DeJudder:10、
DeBlur:10(重要一定要開)
(9)進入進階控制設定以下參數
動態對比=>關
動態色彩=>關
雜訊抑制=>關
超解析度=>關
MPEG=>關
GAMMA=>2.4
黑階設定=>低
電影模式=>關(建議別開)
色域=>寬
邊緣=>關
色溫=>暖色系
(10)設定完按返回到桌面即可
電腦螢幕模式(影片、遊戲)
(1)輸入類別保持HDMI空白,不要使用PC
(2)遙控器按下中間的HOME按鈕
(3)選擇設定,進入設定畫面
(4)影像=>畫面比例選擇點對點模式
(5)節能模式:最小節能
(6)自動影像選擇:專業模式2
(7)設定背光50、對比90、亮度50、水平銳利50、
垂直銳利50、色濃度50、色溫0、彩度0、LED控制高
(8)TruMotuon:使用者、DeJudder:10、
DeBlur:10(重要一定要開)
(9)進入進階控制設定以下參數
動態對比=>高
動態色彩=>高
雜訊抑制=>關
超解析度=>開
MPEG=>關
GAMMA=>2.4
黑階設定=>高
電影模式=>關(建議別開)
色域=>寬
邊緣=>關
色溫=>暖色系
(10)設定完按返回到桌面即可
這兩組設定是將LW5700外接電腦主機用的電腦螢幕參數,
視情況切換專業模式1(文書上網)、專業模式2(遊戲影片)
即可

三種版本的2D轉3D比較心得
(1)3D糾正左/右、深度20、視點-10
縱深感相當的好,像是由一扇窗子看出去的立體場景。感官自然
且立體,可長時間觀看也不會累。
(2)3D糾正右/左、深度20、視點-10
立體感比起(1)提升非常多,物件前後排列且浮凸。但感官稍
嫌不自然,畫面最左右端有點違和感。目前最立體的2D轉3D參數。
(3)3D糾正右/左、深度20、視點10(推薦使用!)
融合了(1)(2)的優點,同時能有好的縱深感及強烈的立體感。
可長時間觀看舒適性又能有明顯3D,個人非常推薦這組數值。
其中(2)與(3)的3D糾正的部分,這個數值不會自動記錄,每次
開啟2D轉3D都要重設3D糾正。目前建議是用參數(3),
表現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