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的廣色域面板.跟其他牌子的面板在不過電
外觀比較起來.看來特別"亮"。
過電後,看起來的色澤也比較鮮艷 (跟國產比較)。
有些電腦LCD 螢幕也是用鏡面,看顏色也是特別鮮艷。這樣也算是廣色域嗎??
請大大們指教一下
色域講的東西跟色彩空間有關。
例如SRGB的色彩空間,Adobe RGB的色彩空間(比SRGB大),XVYCC的色彩空間(是SRGB的1.8倍)
色階講的則是在色彩空間之下的「密度」。
例如在同一個色域下,8BIT色階約為1670萬色的顯示效果,10BIT色階就有10億色的顯示效果。色階越多表示色彩漸層的變化效果會更豐富更好看,但色彩空間的顯示範圍是固定的。
廣色域色彩較豔麗的原因是色域較大。
(以上有說錯的,請大大指正)
2. 鏡面的液晶電視觀看效果較豔麗的原因,是因為那個鏡面效果有提高對比的作用。
至於為何對比值越高,畫面會越好看..........理由是高對比代表畫面明暗的漸層轉換及細節越豐富的關係。
人眼是很敏感的器官吧,在由暗至亮的光度變化分的越細(對比值),看起來的畫面效果就會越好。
以投影機的價位來聊好了:
4萬價位的投影機,對比值是標4,000:1
15萬價位的投影機,對比值是標20,000:1
25萬價位的投影機,對比值是標50,000:1
目前有廠商推出新款投影機,對比值是標70,000:1
定價是標34萬元..。
至於動態對比值現在常常破百萬破千萬的數據,小弟就不懂那個效果好在那裡了。
講到投影機,我也想到布幕的問題。
好的布幕不但很貴,投影效果一定令人很滿意。
而這個布幕的價值,對於投影效果來講是增加了那方面的效能(對比值? 色彩?),小弟也很好奇。
Lenhome wrote:
1. 色域跟色階講的...(恕刪)
回Lenhome兄~
正確解答~
不愧是真的有研究過的~

有些機種是本身就是使用色域較大的面板(NTSC比87%-102%)~
但也些是使用一般色域的面板(NTSC比72%-82%)~
但為什麼有些那些色域不大卻能看起也是蠻鮮豔~原因在於廠商有在色解碼動手腳~

2.鏡面
因為它會將環境光害反射~所以人在看時會有黑色更黑的錯覺~
在明室觀賞時~絕對有加分效果~可是因為是鏡面的緣故~所以會有反光問題~
但若是無光害暗室觀賞時~那鏡面就沒效用了~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Lenhome wrote:
色階講的則是在色彩空間之下的「密度」。
例如在同一個色域下,8BIT色階約為1670萬色的顯示效果,10BIT色階就有10億色的顯示效果。色階越多表示色彩漸層的變化效果會更豐富更好看,但色彩空間的顯示範圍是固定的。
...(恕刪)
補充一下這裡說的有1670萬色8-bit色階指的是24-bit Truecolor RGB三原色各有8-bit的色階,所以共可顯示(2^8)*(2^8)*(2^8)=16777216色。
所謂的32-bit color一般情形實際上仍是24-bit的Truecolor系統,尤其是用在電腦熒幕上的時候。會用32bit主要是讓像素資料跟(32-bit或64-bit)電腦的CPU,bus,快取記憶等的32-bit存取單位元align(對齊)以提高存取/運算速度與效率。多出的8-bit有時是完全不用,有時是用在非顏色相關的資料上面,比如放一個滑鼠的overlay image在一個24-bit image上面。
Wiki 百科上的Color depth和RGB color model有更詳盡的解說。
去年開始上市的各廠牌主力機種(包括奇美廣色域的)大都用的是10-bit的面板,強調的就是RGB三原色可以各用到10-bit的色階。像SONY的廣告就這樣寫的:
“10-bit高畫質面板,獨領全業界的色彩層次表現,不凡的色調層次,璀璨色彩盡收眼底
Sony 引領全球的10-bit高畫質面板,透過新一代10-bit晶片,將紅、藍、綠三原色提升至1024色階,創造出更流暢自然的漸層表現,獨領全業界64倍的色階表現,擁有10億七千萬不凡的色調層次,不凡的色彩表現完整地盡收在您的眼底。 ”
原來的8-bit是各有256個色階,10-bit就變成各有2^2*256=1024個色階。10-bit的RGB三原色組合起來就變成原來1677萬色的(2^2)*(2^2)*(2^2)=64倍。
廣色域的部份,看奇美的廣告說是加了熒光粉來加強紅色和綠色的表現。奇美廣告說一般面板是NTSC 72%色域,奇美W系列廣色域則是NTSC 92%+-5。奇美廣色域的面板其實不是鏡面的,好像連semi-gloss都算不上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