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機器後的開箱體驗: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f399332179dfab990a08b91000ea913e.jpg)
因為這台機器是分為顯示器本體與視訊控制盒,因此包裝分為一大一小兩箱。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588ab1211f1f91d710a1895bdb681bb2.jpg)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6f5a9379e8f6f9ca733b6db013f2d90a.jpg)
首先拆開視訊控制盒,採用黑銀相間的配色,質感還算不賴!在視訊控制盒的正面,除了電源鍵之外,尚有訊號源選擇鍵、頻道與音量控制鍵等。另外打開視訊控制盒正面的掀蓋,裡面還有一組耳機插孔跟一組視訊輸入端子,這組端子可以拿來直接連上電視遊樂器或是接DV進行播放,而不用辛苦地繞到背面去接線,算是一項便利用戶的設計。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557334598d7adf3123fc1ce6d16ac813.jpg)
視訊控制盒後方的連接介面,我需要的色差輸入有兩組,另外也提供了一組支援1080P視訊規格的HDMI接頭(這個部分有機會一定要用我那台Denon 3910的DVD Player來體驗一下)。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06bb46e1885a635d81bce2160de9b45d.jpg)
視訊控制盒中除了包含有視訊盒本體與線材之外,另一個重點就是這一隻採用液晶觸控式頗具高科技感的學習型遙控器。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1ac948a20707f37d020fc13a5b24f2af.jpg)
拿Denon 3890環繞擴大機的遙控器來跟這支學習型遙控器比較一下(不好意思,遙控器的液晶畫面實在不容易拍到…..,小弟會好好加強自己的攝影技術的!)整體組裝質感上Denon的這支觸碰式遙控器要好一些。但操作的手感上我個人比較偏好學習型遙控器的”觸碰”式操作感,因為Denon的比較需要去做”按壓”的動作,這個部分我比較不喜歡,不過兩者在黑暗環境下使用都會綻放藍色光芒,這點倒是蠻對我胃口的。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9d2875fdab69f717344a5745ec0f7fe5.jpg)
噹噹!接下來就是顯示器本體現身啦!撕下顯示器保護邊框的貼紙後,整個邊框亮晶晶地,頗有鋼琴烤漆的黑色質感(但好像也蠻容易刮傷的樣子)。外觀方面,感覺這款液晶電視採用了極簡化的黑色外觀設計。在顯示器正面除了燈號與遙控接收端外,幾乎看不到任何的按鈕,這種風格我蠻喜歡的。至於顯示器的大小,或許之前是使用42吋機種的關係,這台顯示器的實際大小比我想像中要小一些。位於底座的部分是重低音揚聲器,至於顯示器下緣的部分則是主揚聲器,因為是要放在房內使用,不打算裝擴大機跟喇叭了,所以希望它的音質表現也能令我滿意!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a93edabbddaf511ecb91945c64b14ec1.jpg)
顯示器後視圖,這款顯示器的背面相當簡潔,除了散熱孔之外是看不到連接端子的,若要連接線材,必需先把為於機身下方的銀色檔案推開卸下後才看得到。連接端子相當簡單,除了電源線接頭、重低音連接頭之外,就只剩下連接視訊控制盒的接頭了。由此可見視訊控制盒將扮演中央控制的重責大任!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30c72645eaf7758bb93f3fb12304ee61.jpg)
雙機合體!在安裝顯示器與視訊控制盒方面相當容易,只要使用包裝內附的連接線分別連接顯示器與視訊控制盒的接頭,再分別接上電源線與訊號源,接著按下視訊控制盒或遙控器的電源鍵就可以立即開機使用了。
顯示功能:
這台LCD TV除了有相當齊全的輸出入接頭外,在視訊控制盒的部分也已經內建數位與類比電視的雙Tuner,因此若要觀賞數位節目便無須再另行加裝機上盒。而也因為上述的說雙Tuner設計,使得TLW32001可以透過子母畫面的型態來同時瀏覽數位與類比電視節目,可惜小弟家中的數位訊號實在太差,所以以下的子母與凍結畫面展示,僅就類比訊號源加以展示,若是畫質不佳,各位大大請勿見怪: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1d96f0b70f1a1e2f46b1ffed1225768e.jpg)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4ae716b78b89ffb7c85a5a1ef2228298.jpg)
子母畫面顯示一,畫面切割為左大右小或左小右大兩種方式顯示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d1e21b86d314bd2ea44ebe8f5a9e6e06.jpg)
子母畫面顯示二,畫面則切割為左右均分的形式顯示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6323f9c5256ac6efdf31a77957e89aeb.jpg)
凍結畫面(Freeze)顯示,透過這個功能,可以馬上將一些比賽的精彩鏡頭凝結,且在螢幕的右下仍會繼續播放節目,這對於老婆常常跟我說"這個女明星胸部好大、好像xxx喔,快來看!"而我又趕不上的狀況時,真是一大恩澤啊!
本次測試的兩大主角:
1. Panasonic TH-42PA20(最高解析透過DVI可至1125(1080)/60i,PC則可支援至1600x1200@60)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52ba3ebeca19bb4598d46e42d428b7c2.jpg)
2. ASUS TLW32001(最高解析度1366x768xRGB)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26664e8537a9f80bfc614e54104d6c54.jpg)
1.Panasonic 42型電漿電視: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8c7e323b0fb5838a87401cfbaa488a6f.jpg)
由於家中的Panasonic電漿電視不支援720P模式,故第一步測試採用480P模式輸出,在畫面的解析度上當距離電視為50公分時,可以看出輕微的顆粒,而要是距離1公尺以上便不容易看出這些顆粒。至於色彩的表現上雖然飽和,但是色調上比較不討喜,或是應該說比較未經渲染貼近真實。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e85aecfb00d842104decb8b6a742ee1d.jpg)
接下來使用1080i模式進行播放,同樣在50公分處進行觀看時,畫面的細微顆粒已經變得相當不容易察覺,且細節的表現上相當優異,諸如畫面中猶達衣著的層次細節等,都相當令小弟我非常滿意。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915d8e6a62654ba0947373d0ac7c1d13.jpg)
至於播放特洛伊這部1080i的影片檔案時,畫面整體的解析度尚可,但近距離觀看仍會有輕微的顆粒雜訊,這點比起TLW32001似乎差了一些(難道這是中低階電漿電視受限於解析度的宿命?),但在細節表現上便相當令人激賞了!無論主角的髮絲與身上的衣著漸層表現都是相當優異的。
2. 華碩 TLW32001 32型液晶電視: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47135df336d63fab99c9af7081055a7c.jpg)
由於TLW32001支援720P的顯示模式,所以就先以這個模式來播放星戰三影片並同樣在約50公分處進行觀察,在解析度上很難形容的是這台液晶電視顯示出來的畫面感覺就是比較密實些(不知這是不是因為這台液晶電視具備較高解析度的關係?還請站上大大指教),至於顏色的表現上或許是經過Splendid校調的關係,整體的色彩飽和度也相當理想。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bf6c746d30400b47d43ef54efd52bcea.jpg)
接下來將播放模式調整至1080i,調整後可以感覺畫面的解析度表現似乎更細膩些了,即時把臉貼近到距螢幕約30公分處,也很難感受到顆粒與雜訊,這是頗令我激賞之處,至於顏色的表現上,人物的膚色同樣是相當飽和討喜,不過這種色調對於喜好忠於原色的人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討好了。
![[開箱體驗]我家的第二台薄型電視—華碩 TLW32001 液晶電視(新增子母畫面與基本畫質體驗)](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24e5d0b1064a105883410052b9862795.jpg)
而在播放特洛伊這個1080i的影像檔時,TLW32001同樣在色彩的飽和與鮮豔度上略勝一籌,這點可以從角色身上甲冑與傷口鮮血的色調感覺得出來,而畫面的解析度也相當理想,但在暗部的細節上則仍有加強空間。
心得與結論:
這部華碩的LCD TV處女作,我實際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對於他的色彩與解析度表現我是覺得相當滿意與驚豔,雖然我大多數是用這台電視來收看有線電視與數位電視(這台電視的控制盒內建有雙Tuner與數位電視選台器,家中另一台Panasonic 42型電漿則需另外加裝附贈的機上盒,關於這台電視雙Tuner與其他子母畫面的優點容後再談),且音質的表現上由於底座內建重低音喇叭,且支援SRS 數位環繞音效系統,所以即使沒連接擴大機,在臥房中看影片時,虛擬的環繞音效表現也相當理想!而若是要我為這台華碩TLW32001液晶電視打個分數,在畫質細節方面我給它80分(因為暗部細節仍有加強空間,關於這點若是廠商能再加強校調,相信會有更臻完美的表現),至於色彩的表現上我則給90分(這款機器的色彩表現鮮豔無疑討喜且深得我心,但是若是在未來的機種可加入自選開啟或關閉Splendid技術的選項,相信會吸引更多的視聽玩家的青睞)、至於基本內建喇叭音質的表現上,因為加入了重低音箱的設計,我也同樣給予90分的高評價(在未連接擴大機與喇叭的前提下,這部電視的重低音表現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以上便是實際使用過華碩 TLW32001液晶電視後的使用心得,以畫質水準來說,這部機器比起同級的國產產品,無疑是當中的數一數二的機種,對於近期有意添購液晶電視的大大,小弟強烈建議實際到賣場感受一下這款液晶電視的影音表現。另外,僅就我多日來的使用經驗,將這台ASUS TLW32001的優缺點分述於下,提供給站上各位大大做為參考:
優點:
1. 相當優異的解析度與色彩飽和鮮豔。
2. 輸出入端子齊全豐富。
3. 頗具高科技感的觸控式遙控器(這點是小弟個人的偏好啦!)
4. 只要不到六萬元就可獲得接近SONY Bravia V Series的規格,整體C/P值相當不錯。
缺點:
1. Splendid功能未能切換開關,對於喜好原色的使用者得透過手動校調是較為不便之處。
2. 需另接視訊控制盒,得佔用較大擺放空間。
3. 遙控器雖然操作性佳質感也OK,但使用上稍嫌複雜。
華碩 TLW32001液晶電視規格:
顯示器
尺吋:32吋
總畫素:315萬(1366x768xRGB)
亮度:500 cd/m2
對比:1200:1
反應時間:7ms
可視角度:水平/垂直 170 度
尺吋:810x660x259 mm
重量:24 kg
視訊控制盒:
類比電視系統:NTSC-M/CATV 181CH 全頻道
數位電視系統:DVB-T
影像處理技術:Splendid
HDTV高畫質影像:480P/720P/1080i/1080P(HDMI)
個人電腦與MAC連接:VGA/SVGA/XGA/SXGA/WXGA
聲音系統:MTS/SAP
環繞音效:SRS Trusurround/BBE VIVA
聲音輸出功率:16Wx2
重低音輸出功率:12W
輸出端子:類比電視RFx1、數位電視RFx1、Composite端子1前/1後、S端子1前1後、色差端子x2、HDMIx1、D-Subx1
輸出端子:PCMx1、耳機1前、Composite AV輸出x1、聲音L/R輸出x1
尺吋:432x90x400mm
重量:3.7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