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買了台sony 32w5500 但是由於家中DVD不支援HDMI所以透過色差端子連接電視
不幸的是,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買了電視就開始想看藍光畫質的片子了.......所以開始爬了許多國內外的網站文章,開始嘗試過用DLNA方式播放一般DVD轉成的MP4 (x264 format)的影片..
也嘗試過電腦開1920x1080解析度 藉由類比訊號 VGA 接頭連到電視看一般DVD轉成MP4 (x264 format)的影片....但效果其實都沒有來的比直接用色差端子接到DVD player直接播放來的好.
VGA不好, 我想應該是因為VGA是送類比訊號到SONY電視 既使我電腦都已經開1920X1080了?
DLNA我不知道為什麼畫質還是很一般沒有立體感,高速也會有殘影(sony是開 "體運模式")....
所以想說買片ASUS AT3N7A-I(5000$)的版子+唯讀藍光光碟機(2800$) 組一台HTPC
但是算一算似乎買一台10000$初的 PS3 ,c/p值還比較高.....
小弟的疑惑是,在沒錢買一台9000$的藍光player的情況下,以下幾種選項哪一種才能呈現真正的藍光畫質呢?
(首先,我會花2800$買台唯讀藍光光碟機 把租來的藍光片rip 成mp4 x264檔案格式)
選項1.) 用電腦的 DLNA 走10/100M ethernet網路 播放mp4的檔案 然後在sony bravia呈現出來?
選項2.) 把從藍光轉出的檔案存在SSD 硬碟 透過 sony電視的USB介面 來看?
選項3.) 買條HDMI轉DVI(不是VGA歐)的線 從sony電視的HDMI接頭接到電腦的DVI 然後再把電腦解析度調成1920x1080 然後再用media player11播放從藍光轉成MP4的檔案?
選項4.) 如同選項3. 但是 改成直接用藍光光碟機播放而不是播放轉成mp4的檔案
最後還有一個疑問不知道是不是真得;我有爬過一些文 似乎藍光轉成mp4 x264格式後 影像的fps不會降低,只是檔案被重新封裝成MP4,所以畫質是一樣好的?如果問題關鍵在於rip成mp4 x264格式 就是一個失敗點的話,那我需要轉成怎麼樣的格式畫質才會和藍光一樣漂亮呢?
謝謝~
你指的應該是指Full HD和HD AUDIO吧
FULL HD的話
要釐清幾點
就是
1.訊號源要是HD(例如藍光光碟BD,或是什麼盜版的BD-RIP、國外例如日美韓地上波HD影片)
2.連接的端子必須支援HD(例如HDMI或是色差,色差端子也可支援到1080p)
3.高畫質的顯示設備
至於電視的D-LAN
是直接將檔案傳近電視,由電視的解碼晶片執行解碼
則要受限於電視能解(支援)的檔案類型和編碼格式
所以比較麻煩(尤其是HD的影片百百種)
所以不能只看電視的解析度1920*1080
影片也要是1920*1080
不然就會像您說的畫質很差(因為透過DVD播放器可能機器裡有升頻的功能,可讓畫質稍微進步)
最好是用HTPC接電視
不管用dvi→hdmi或是用d-sub
看了您的舉例覺得您的重點是在影片本身根本不是HD
再來就是高清播放器
可是受限於你的預算
所以比較不需要考慮囉
po文不到10分鐘馬上您就回了, 我還贏得了一桶肯德雞+原味蛋塔一盒(因為我同事和我打賭我的問題不會有人回我...)
okay, Let's say 我的影片是 千視達 租來的藍光片已經被我rip出來成mp4 x264的格式了。
這樣的話 哪一種選項的畫質會等於(或近似)藍光呢?
誠如你所解釋的,我想我現在電視是FullHD, 影片也是FullHD, 那現在問題在於連接介面是 DLNA(乙太網路) or D-sub (類比訊號支援1080?)
所以說,這台32w5500 有支援mp4 x264 format 播放, 我想我把藍光影片rip成這種格式DLNA應該是可以播放的. D-sub (VGA)他是走類比訊號 理論上畫質應該比DVI 和 HDMI 來的遜色才對 是嗎? 所以既使影片是1920x1080 解析度rip的 但是D-SUB的介面就是撥不出高畫質?
最後在順道請問一個小問題,大家建議用哪一種套收費或免費軟體 來rip 藍光光碟最好用呢?
感謝
尤其還是要看壓縮的流量
像我看藍光跟BD轉H.264的檔案差別就在於
動作片的時候只要場景變化快, 位元流不高的情況下轉過的檔案馬上就現出原形嚕
那如果要接近BD原本的畫質, 位元流一高檔案馬上就變很大...
而我不想為了放一堆看過一次可能就不看的影片去買大容量硬碟
而且很多網路來的片源字幕都是簡體而且翻譯爛到吐血
根本就很難好好享受劇情, 充其量變成只是在享受那個比rmvb要好的畫質而已

對我來說, 還是直接去租一片BD來看比較方便

至於VGA畫質是否一定爛那也不見得
只要電腦本身VGA的接地做得好, 輸出品質穩定其實不會輸給DVI/HDMI的數位輸出很多啦
只是現在D-Sub輸出能上到Full HD而不抖不糊的卡真的太少了(用料不夠力...) 但是數位訊號基本上沒有這個問題
加上現在大部分電視要接電腦透過HDMI/DVI是最簡單最省錢的方法
所以還是建議走HDMI比較省事
axa wrote:
(恕刪)...但效果其實都沒有來的比直接用色差端子接到DVD player直接播放來的好.(恕刪)
這是正常的 不然這些專業的DVD播放晶片要怎麼活?
axa wrote:
(恕刪)...選項1.) 用電腦的 DLNA 走10/100M ethernet網路 播放mp4的檔案 然後在sony bravia呈現出來?
選項2.) 把從藍光轉出的檔案存在SSD 硬碟 透過 sony電視的USB介面 來看?
選項3.) 買條HDMI轉DVI(不是VGA歐)的線 從sony電視的HDMI接頭接到電腦的DVI 然後再把電腦解析度調成1920x1080 然後再用media player11播放從藍光轉成MP4的檔案?
選項4.) 如同選項3. 但是 改成直接用藍光光碟機播放而不是播放轉成mp4的檔案(恕刪)
選項4是最好的 不轉換就絕對是優勢
不過還是建議能買專門的藍光機就是了
axa wrote:
(恕刪)...最後還有一個疑問不知道是不是真得;我有爬過一些文 似乎藍光轉成mp4 x264格式後影像的fps不會降低,只是檔案被重新封裝成MP4,所以畫質是一樣好的?如果問題關鍵在於rip成mp4 x264格式就是一個失敗點的話,那我需要轉成怎麼樣的格式畫質才會和藍光一樣漂亮呢?
BDRip可不可能跟原版的BD有一樣的畫質?就理論而言 是可能的 直接把Video Stream截出來重包就有可能
但是以實務面而言 不可能.因為這個流量太高了!截出來的檔案肯定會是用10G作單位在跑
不拿地球脈動(Earth Planet)這個尖峰碼率會衝破60M的怪物 就拿普通的動畫來看就好
尖峰碼率要衝破15M或是20M並不難 平常時也有5M以上 但是普通的BDRip尖峰碼率會有10M就不錯了 平常時大概就1-3M在走
所以FPS有沒有降低不是重點 重點在Video Stream的碼率是否因為要重壓而降低
axa wrote:
(恕刪)...D-sub (類比訊號支援1080?) (恕刪)
axa wrote:
(恕刪)...但是D-SUB的介面就是撥不出高畫質?(恕刪)
當然支援 當然也撥的出來(在下的T260就是用R9600NP透過D-Sub輸出1920*1200來用的)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