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的眼睛很挑的話, 最好要仔細測一測~~~我在 12/31 買了一台, 價格跟你講的一樣...但一開始沒注意到一些缺點, 將亮度, 對比, 色彩飽合度調到比較滿意的狀況時, 突然發現了兩項不太滿意的現象~~~目前不曉得只是我拿到的那台這樣, 還是 RM-37LZ55 的背光照明通通有這個問題~~~面板最下方往上 19~20cm 處, 一條亮度不夠的水平線...(這條很嚴重, 眼睛的視線總是叮著這個位置)最上方往下 1x cm 處也有一條...從右邊算過來 15cm 處也有一條垂直線~~~感覺上是那三個位置的背光照明亮度稍暗一點...但是背光燈有人設計成水平跟垂直方向排列都有的嗎?也有可能是控制液晶部分的電壓有些偏差吧~~~第二個問題時, 灰色的畫面, 面板中間的位置是氾紅的, 兩旁的話, 是氾青...靠, 起碼應該都要一致吧~~~ 這樣根本沒辦法修正~~(不過這倒還好, 看影片時感覺不出來)我的測試環境是用 DVI-> HDMI 1360x768 解析度去測,顯示卡用了 Matrox G550, Radeon 9250 的 DVI, 兩條 DVI -> HDMI 的線, 通通一樣...那些比較不亮的線, 用 HDMI 時, 純色又很亮的畫面, 我的眼睛就會查覺到~~~看會動的畫面時, LG 派來看問題的人說他倒是沒特別注意到,不過我用 Nokia Monitor Test 設一個全白的畫面, 他就看到了~~老實說, 前幾天我用 cable 看 Discovery 頻道, 有一個全白的畫面, 亮度稍微暗了一點的整條水平線, 又被我瞄到了... 想不注意到都不行 ... >_<LG 來的人帶了一台有 HDMI 輸出的 DVD Player, 播了我手上的 DVD 動畫片, 我還是一樣可以查覺到比較不亮的那條水平線, 所以證明了跟訊號源無關...如果跟我一年半前買的 BENQ DV-3070 相比, 雖然有一個綠色壞點, 跟一圈成長性的暗點(看看看.. 才用一年就面板就這樣... 好遜~~) , 但是起碼整個面板的顏色跟亮度是很穩定的, 不會說不同的區域還有不同的色偏現象~~~如果特 A 級面板只是保證沒亮暗點, 但不保證整體亮度一致性的話, 我是覺得對一台要 75K 的電視來說, 標準還是太低了點~~~
家中最近也添購了這台液晶電視使用三天沒有任何問題目前只有用D-sub來測試亮暗點或壞點很幸運沒有這方面的缺陷也沒有看到顏色不均勻的現象使用上還算滿意這兩天都只有看第四台的節目而已總覺得還有更好的發揮空間想請教有更好的外接訊號方式嗎?
不知道有沒有厲害的站上高手可以提供評比一下有那幾款37吋的液晶電視因為小弟我也想買一部來看,可是都不知道重點是什麼...目前比較想買的是SAMPO LM-37LX or LM-37SX or KOLIN klt-3756..實在是有點難決定..SAMPO LM-37SX價格最高,看起來也不錯,只是不知道耐用度怎麼樣...所以希望站上的高手們可以發揮一下介紹來認識一下...謝謝喔!!!
LG 拿了一台新的給我試, 比較之後的結果, 我決定換成新的那台...其實兩台的面板顯示出來的狀況, 各有優缺點就是...但起碼新來的那台電視在看影片時, 不會像原本的那台, 在整片顏色比較亮跟純色的狀況, 我的眼睛會感覺到從下往上 2/5 的水平位置, 有比較暗一點點的寬帶造成亮度斷層的問題...雖然 LG 的人說沒保證不會有亮暗點, 但是還算不錯, 起碼拿到的兩台的面板都沒這個缺陷, 之前去店家問的時候, 他們也是說出貨的這型, 幾乎沒看過有亮暗點...不過比較有趣的是, 兩台在全部畫面是白色網點之下, 色偏的特性差距很大...這我就不曉得倒底是燈管的品質, 還是面板晶控制電壓差造成的~~~(第一台的色偏是水平方向有差別, 第二台是垂直方向... 靠... 這真的是同一機型嗎?)我用 Radeon 9250 透過 DVI 接到 HDMI 的話, 參數方面也是要調一調, 不然 desktop 的純灰色會帶點米色~~~ 色溫偏低造成的~~~以下是我的偏好設定, 是為了讓白色 & 灰色看起來不帶米色, 紅色夠鮮豔, 黑色感覺還夠暗的狀況, 但是缺點是暗色部分的漸層就比較分不出來.[RM-37LZ55]影像 使用者控制色彩 使用者控制 ( R=0 G=-5 B=25 )對比 70亮度 50[Radeon9250 Overlay]亮度(Brightness) -15%對比(Contrast) 110%飽和(Saturation) 120%色調(Hue) 0%Gamma 0.85BSplayer 或是 Media Player Classic 播放器要選擇 Overlay mixer 或是 VMR7, 顯示卡的 overlay 設定才有用~~~
我當初去店裡看的時候, 剛好 SAMPO LM-37SX 跟 LG RM-37LZ55 是擺在一起, 播 BS 的節目... 我只能說, 兩台的感覺差蠻多的... 夕陽的金黃色, 水母的半透明效果, Sampo 在畫質表現方面, 真的是差了一截~~~ 很多地方應該有的顏色層次感都不見了... 只能說那塊面板被浪費掉了!Sampo 那台在色調的調校感覺比較差, 應該要亮到刺眼的畫面, 也完全感受不到... 感覺上就是一台普普通通的 37" LCD TV 吧...一台要 65000 的 37" 電視, 表現只有這樣的話, 還不如買 34" 的 Sony WEGA HDTV... 起碼 TrinitronFD CRT 的顏色還是屬於高品質的水準.對那些店家來說, 他們覺得中階等級的 37" LCD TV 只要 6 ~ 7 萬, 就已經覺得很便宜了, 但是對我們使用的人來說, 當然還是要考慮用途方面, 是不是符合需求, 耐用度等等, 當然價格方面還是很重要的考量點...比如說像一台要 10 萬上下的頂級 37" LCD TV, 我想一般人應該是不會去考慮的... 同樣的價格, 有其他更好跟更大尺寸的選擇... 比較有趣的是, 店家的人告訴說, 這種的反而比較容易賣到缺貨, 因為這方面的買主對 $$$ 倒不是那麼在意, 重點是東西的規格跟品質要符合他們的需求.
各位好,我是新手因為家裡裝潢好了所以添購一數位電視當時考慮了許多台最後定奪是SONY40吋但參觀了世貿的電視展後認為與其花大錢追新規格不如花在刀口,買發展已成熟的BENQ37'而趁著三越買5000送500的活動,加上A MONEY現金卡至FNAC購買但到了賣場眾LCD擺在一起LG這一台的表現實在不俗立即琵琶別抱定了一部說定年底交貨結果沒想到這一台大熱賣!缺貨FNAC命LG送來一台42'電漿電視"借"我看哇~~實在太棒了看第四台及DVD都非常的清晰我弟說液晶電視的效果會更好於是充滿期待一星期後37'LCD TV到貨並附一台LG DVD可是效果我很失望看第四台雜訊很多而DVD使用HDMI亦是沒有想像中的水準最後還是加錢換回之前借看的42'電漿電視因此我要奉勸在猶豫的BUYER或許我們都被廠商開出的規格所迷惑真要考慮到真實的使用狀況我想還是電漿電視比較貼近我們的生活至於什麼兩年後的數位電視兩年後再煩惱吧現在買起來囤兩年後就不稀罕現在的規格了!!現在先爽先贏
拿那台 LG DVD player 播在這台電視上, 真的是大材小用... 隨便拿一張 ATI 的顯示卡 + WinDVD, 用 DVI 輸出的全螢幕 DVD 影片都可以打死它. 所以起碼也應該找一台可以放大(upscaling) 720x480 -> 1280x720 , 並且用 HDMI 輸出的 DVD player 來試吧...看有線電視時, 打開 XD Engine, 外帶"明亮"的選項, 這台電視畫面的對比跟清晰度就會蠻高的...(明亮到感覺有點過火... @_@)不過畫面太過明亮跟尖銳, 看久了眼睛會不舒服... 所以我還是會把亮度調低些...這個 S-IPS 面板的黑色沒辦法全黑就是... 因為藍色的點會有漏光現象~~ 貼近螢幕就可以看到.
我用的是PANASONIC DVD-S97說真的,不要對HDMI有太多期待或許使用好一點的色差端子線效果會更好這一台LCD很棒但比不上電漿電視貼近目前的生活方式而且在轉台時會發出細細的"嗶~~~"聲而在HDMI輸入的情況下靜音的狀態下亦是"嗶~~~"在購買任何品牌任何產品之前抉擇是困難的但買了之後習慣就好了!!
偉偉3427 wrote:我用的是PANASONIC DVD-S97說真的,不要對HDMI有太多期待或許使用好一點的色差端子線效果會更好 DVI / HDMI 的訊號要輸給色差, 似乎蠻困難的...尤其解析度愈高愈明顯.另外色差的訊號是 4:2:2 編碼, 跟 D-sub, DVI/HDMI 的 4:4:4 哪能相比...ATI 的顯示卡, video scaling filter 是 6-tap 的等級, 放大倍率兩倍以內的畫面都不錯.一般的 DVD Player 想要打敗它, 至少要用 8-tap 的 filter 吧...(ps: N-tap 的意思是縮放後的畫面, 每個點參考原本影像 N 個點去計算出來的)偉偉3427 wrote:這一台LCD很棒但比不上電漿電視貼近目前的生活方式而且在轉台時會發出細細的"嗶~~~"聲而在HDMI輸入的情況下靜音的狀態下亦是"嗶~~~" 我也查覺到了, 聽起來像是風扇從慢速轉成高速時發出的聲音...背面靠右邊的位置發出來的...用 cable 訊號時, 其實是畫面整片都是暗的時候會這樣...因為換台時會有 1.x 秒的延遲, 那時候畫面整片變暗了, 所以風扇就在一瞬間給你狂轉...針對這樣的設計, 真的是很想幹瞧 LG 一番...不曉得有沒有解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