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BE2,BE3,BE2 PRO跟BE3 PRO四者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SONY的影像引擎真是亂,搞不清處到底差在那邊?

比方BE2 PRO有店家說比BE3還強,畫質更好。
2009-08-05 13:05 發佈
通常後面掛上 EX 或 PRO 代表該處理器有加入DRC-MF技術 的意思。

而 DRC-MF 是針對低解析度的訊號做強化的 一種影像處理技術。
Mobile01系統服務員: 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
SONY說了一大堆,自己也沒說明BE2、BE3、BE2 PRO、BE2 EX跟BE3 PRO這些到底差別有多大!
就跟矛與盾的關係一樣,太強調某一影像處理引擎的強,相對的就代表另一個像處理引擎的弱一樣,自己打自己而已!
到底SONY推出的各種影像處理引擎,差異有多少呢?也許有一點差異,但是....絕對不會像價錢一樣,差了十萬八千里!
bbvvccjojotv wrote:
SONY說了一大堆,自己也沒說明BE2、BE3、BE2 PRO、BE2 EX跟BE3 PRO這些到底差別有多大!

目前SONY TV引擎還沒有BE3 PRO

BE後的數字越高,表示越新
但不代表新的就一定好
最新的BE3個人覺得糟透了
反倒覺得BE2是3個系列裡表現較優異的

PRO的會搭載SONY引以為傲的DRC系統
如二樓的Z大所說,它是針對低解析訊源有提升解析度到1080的功用
目前最新的DRC v3.0還能對1080的訊號在做強化

至於EX好像不是台灣特有,日本SONY就只分有無PRO的而已
會有EX的原因是因地制宜,台灣特有的超爛解析度有線電視和影片以DVD為主流
所以特別開發EX的BE引擎,搭載了DRC V1.0的系統
針對1080以下的訊源做提升,1080則無作用
以台規搭載BE2 EX的X4000和相同身分搭載BE2 PRO的日規X1相比
把原本所搭配的DRC V3.0降成V1.0,就是大家說的閹割
所以總結就是EX把PRO原所搭載的最新DRC系統降成最入門的版本
SUPER蕃薯 wrote:
目前SONY TV引...(恕刪)

小弟家中的電視是 55X4500 搭載的是 BE2 PRO
蠻多談論到BE引擎的文章都有強調將480i訊號(一般台灣數位電視)提升到1080的水準(BE2 PRO具備)
意思是說這是"升頻"(upscaling)的功能喽?
就好像許多高階DVD撥放器或者綜合擴大機有將DVD訊號(480I)提升到1080P或I的能力
但是小弟試下來的結果並沒有發現到類似的選項說......
確實不論是在1080或者480來源下DRC-MF 3.0都可以使用,但是並沒有辦法將一般數位訊號480I提升到1080
印象中像大通等一些高階一點的接收器就有辦法先升頻再直接輸出
固然480I再整樣升頻也不可能敵過原生1080訊號,但總比直接硬將480I訊號硬拉成16:9(變寬變扁)好看多了
再說一次小弟的問題
確實不論是在1080或者480來源下DRC-MF 3.0都可以使用,但是並沒有辦法將一般數位訊號480I提升到1080
難道是小弟會錯意了嗎?該不會是說能將480I的畫質(細節,邊緣...等)加強到1080的"感覺"而並非升頻的功能
這有煩板上高手了.
因為不論BE引擎再怎麼強,在55吋超大畫面下硬將480拉成16:9的畫面,看起來依舊很糟糕...
Satokazuo wrote:
小弟家中的電視是 5...(恕刪)

DRC不只單單升頻而已,還會對影像做調整,DRC並不像DVD播放機的簡單升頻(爽度居多),選好就直接升頻輸出
雖然說DRC有提升作用,但是針對類比且很爛的第四台訊號來說,確實無法達到官方所說HD的品質
但我個人認為還是有效,至少畫面從糊的變成清晰且更付立體
用在DVD以上的訊號應更能達到官方所稱的HD提升
至於1080P是不是有需要用到,個人認為實在是不需要了,因為解析已經夠高了.....

不曉得V3.0跟V1.0的操作有沒有一樣
進入畫質設定-DRC模式設定有模式1和模式2
V1.0的許可部分,模式1即是針對SD訊號作提升,模式2僅針對1080i作提升
設好模式1之後;畫質設定-DRC模式設定的下一個選項叫DRC調色盤
進入後它是一個類似直角座標的圖,往上是增加清晰,往左是增加立體
DRC調色盤的組合很多元化,就看您自己喜好到什麼程度了


因為不論BE引擎再怎麼強,在55吋超大畫面下硬將480拉成16:9的畫面,看起來依舊很糟糕...

這是大尺寸TV的宿命,畢竟這本來就是設計給高畫質訊源用的...
之前Nicky2906大 的發言.

Toshiba REGZA

Sony Bravia

Meta Brain pro 也曾經是名震一時的引擎
雖已經被日本停產了..
不過2005年沒有別的牌子能跟他對抗

(當時Sony BE pro還沒出現)

而BE EX 就我所知應該是大陸最早出的,

搭載在一年多前大陸地區頂級的40/46/52X200A上

大陸對一年前出的X200A評價還蠻低落的..

之前有位此討論區住大陸的網友就因此從成都跑去香港買日規的X系列

該討論串他還在考慮(也有別的住大陸網友因買了X200A的BE EX而恨說沒Pro)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293159&p=1

直接放棄大陸搭載BE EX的X200A跑去香港買BE pro的日規X2500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333598
Satokazuo wrote:
確實不論是在1080或者480來源下DRC-MF 3.0都可以使用,但是並沒有辦法將一般數位訊號480I提升到1080
印象中像大通等一些高階一點的接收器就有辦法先升頻再直接輸出
固然480I在整樣升頻也不可能敵過原生1080訊號,但總比直接硬將480I訊號硬拉成16:9(變寬變扁)好看多了

這個問題問的相當好,我跟樓主有一樣的疑問,我自古以來就對於升頻這件事抱著很大的疑問??
一些大廠的藍光播放器,液晶電視都說有著所謂"升頻"功能
我先前有用PS3試過所謂的升頻功能,升頻功能開啟後,畫面的確是有變的更細緻點,
字幕的邊緣跟畫面也有變細緻一些,但是畫面卻整整變成只有二分之一
我在想,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你把畫面縮小,解析自然就提高嘛,哪裡有升頻??
而我要看的是,升頻後畫面變細緻的原來尺寸大螢幕,這樣的升頻豈不是脫褲子放屁??
這樣說來,所謂的將480i(第四台orDVD)訊源升頻為1080(不管I或P),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門技術??
升頻的目的,應該是因為現在普遍訊源的解析度還是跟不上市面顯示器的解析度,
所以開發出這個技術,來使一般普遍存於世界上的爛訊源,還可以稍微跟目前的顯示器相符,
不論如何,訊源本身的解析度就是只有到480I,除非用相對應或是更低解析度的的顯示器來看,
不然怎麼會變的更清楚,頂多叫做虛擬吧!
大家也都知道升頻後的假1080是不可能跟原生1080比的,但是你至少也要做的讓人感受的出差別,
很多機子升頻前後看起來根本沒有啥差別,為什麼還說可以升到1080,並沒有啊,我看連720都沒有~

希望有達人可以解釋一下升頻這件事到底是不是只是自欺欺人然後升心酸的一門技術??
pc2578 wrote:
之前Nicky290...(恕刪)

小弟的印象
DRC最早是出現在CRT年代,但已經是CRT的末期了
SONY投產電漿後也順勢提升到V1.5
在電漿TV確定終止生產後發表BE PRO,將它搭載在旗艦的X系列且一舉又提升到V2.5
隔年BE2 PRO發表,DRC為V3.0
會有EX,覺得是因地制宜所開發或不想浪費大筆經費所開發的DRC只提供給旗艦機用....

之前在版上有聽聞SONY將終止DRC的開發
所以現在擁有DRC的用家要珍惜喔......
也就是說BE3會不會有PRO,目前是個大?.....
PS3裡面的DVD向上轉換你沒設定好吧?設定成標準應該就可以全畫面顯示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