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24p 電影格式的好處?

恩...是這樣的,小弟對於這個功能一直有一點不太清楚
我知道電影是用每秒24張的格式拍攝完成的,目前的電視以及BD也都有對應這一點
但....除了原汁原味呈現電影所拍攝出來的影像感之外,還有什麼好處呢?

戲院在播映時,都是大尺吋的大螢幕(投影)所以在觀看時其實我也不覺得24p有任何不流暢的感覺

但是在家中那小小的40吋螢幕裡,每秒24張實在讓我感覺影像極不流暢......都得在打開120Hz功能才覺得OK....
是小弟設定或是認知上的錯誤嗎?
還是也有人跟我有一樣的疑問呢?
2009-08-04 14:43 發佈
您覺得在非電影院的環境中
如何達到真實電影感
除了夠黑,還是夠黑
最黑的那個也已經倒掉了
就看承接它技術的夠不夠黑了

而液晶強調插黑的 ...
也不再講插黑這件事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24P應該說是個人喜好吧XD

為了更貼近像在電影院裡頭的不順暢感= =

我也比較喜歡60hz原本的感覺(或是升到120)

但有些影片用120hz看就很像假的= =(例如變形金剛)
kreites wrote:
24P應該說是個人喜...(恕刪)


變形金剛(I, II) 在戲院裡看其實並不討好啊......只有24P, 鏡頭移動又快....常有看不清楚的感覺......有點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24P..........
24P的理由
就是"膠片原生轉換"
不用3:2pulldown
等等~一堆有的沒有的

不過就像你講的
除非所有設備都MACH
片子又適合

原生就是爽的迷思??
hiareuok wrote:
變形金剛(I, II...(恕刪)


雖說是24p.但其實你每秒看到的是48張圖唷.(以底片來說)
kevinciou wrote:
原生就是爽的迷思??



我是覺得算法不佳的PullDown才會出現那種讓人不爽一囤一囤的感覺....現在很多DVD都這樣

不然中間補得越多看起來還是會較順,沒有局限於24P的必要(除非用很爛的補法><)



24P最主要的存在價值還是在......可以讓器材的價位可以多補個幾位數吧 XD
視覺上的協調感吧
29I
24P
在視覺上就是會有一種協調上的差異感
如果在剪接影片的話我通常會將29I
SM=70左右的速度看起來會比較協調
不是很生硬且直接的感覺
s880313 wrote:
24P最主要的存在價值還是在......可以讓器材的價位可以多補個幾位數吧


哈~我覺得這句好有趣啊!
kevinciou wrote:
24P的理由就是"膠...(恕刪)

但現在看的電影還有多少是膠卷轉的? 每次看電影幾乎每一片都有高光溢出的現象...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