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考了小建大所提供的Panasonic - 2009年電漿電視規格表_V1.2.xls之後,發現KDL-40W5500跟TH-P42G10W的價格非常接近,相關規格我想大家可以在網路上找的到。介面規格似乎panasonic稍弱些,再加上好像沒有Hi-HD。可是沒有實際看過不知道畫質誰勝誰輸?不知版上有大大能提供意見嗎?
SONY40W5500: 針對第四台做雜訊的改善,這對一般常看第四台的人是很好的功能,又有內建HiHD機上盒,XMB圖型化介面,跟PS3PSP一樣,感覺還不錯,多了DLAN,我個人覺得不如外接電腦,這樣能播放的格式最完整了,而且不一定每個人家中客廳都有網路線,走明線又很醜,這台主打120MHZ MontionFlow.不過最主要是看到SONY這四個字,爽度+分!!!

缺點:面板只有8bit,也沒有廣色域,只有sony的自然增艷技術,這個有差很多嗎?比SONY之前舊款LCD規格還差,而且面板也只有40吋,W系列再上去就52吋了,價格也是超高的,Z系列的46吋又買不起...
Panasonic TH-P42G10W :我個人是比較看好這台,定價上應該比較40W5500便宜幾千塊,又42吋的,放在我家的觀賞距離剛好,畫質不用講當然是電漿勝出,光是動態幾乎快無殘影了,短時間LCD要做到這點很難了,當然電漿的技術也很成熟了,這個無法比較,也許以後LCD,LED TV會追上,G10以上的機種又是NEO PDP,規格蠻不錯的,你可以參考小建大有PO相關Pansonic的電漿討論串,你能更了解!!
對我來說,我個人目前是屬意Panasonic TH-P42G10W。
另外如果要看影片,基本上我也一定透過電腦播放,接HDMI線到電視就好。嗯~我也相信動態表現應該是PDP會好過LCD。
不過SONY的120Hz MontionFlow,跟TH-P42G10W的600Hz副圖場驅動技術怎麼比較法?這規格的功能是相同作用的嗎?
突然想到panasonic這台沒有子母畫面功能對吧???
momohow wrote:
不過SONY的120Hz MontionFlow,跟TH-P42G10W的600Hz副圖場驅動技術怎麼比較法?...(恕刪)
1.42G10W台灣還沒看到實機,現在說畫質云云都只是空扯淡居多
2.NeoPDP動態解析度1080,LCD要SONY四倍速才能匹敵
(120Hz的動態解析度約600)
3.SONY的MontionFlow是透過運算補插新畫面
120Hz就是每2張中間補1張
但理論上這種無中生有的技術一定有其限制在
不過
1來透過120Hz兩倍掃描+反應速度更快的LCD面板
2來透過補插中間畫面
所以有動態解析度更高、更流暢的雙重效果
PDP的600Hz副圖場是相同的畫面掃描10次
所以畫面都還是一樣,不會有流暢效果
這種技術主要是消除PDP和CRT一樣都有的閃爍感問題
就是這2種技術畫面都是一閃即逝,所以當頻率過低,就會出現閃爍感
以前PC CRT之所以要高過60Hz到達85Hz才適合文書處理的原因就是如此
(目前還不確定NeoPDP動態解析度1080跟600Hz副圖場有無關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