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電漿 vs 液晶 觀後感想

我想這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

但是昨天下午趁著休假跑了一趟承德路上衣加水貨代理商,
加上之前在大賣場比較了一陣子的經驗,
就在這裡跟各位前輩們分享看看。

目前準備買一部大約50吋左右的薄形電視,
在這裡爬文一段時間,也看到很多前輩的分享和經驗,
心中是比較傾向於電漿電視。

在大賣場觀看之後,老實說會有些"懷疑",
覺得電漿電視,即使是Pioneer,似乎也沒有那麼神,
雖然暗部的效果的確是優於大部分的液晶,
但是總覺得那是需要很仔細的看才看得出來,
而那麼仔細的看那些區域,卻反而會忽略掉整個畫面,
即使是和另一家電漿P大廠比較,似乎也沒有那麼大的優勢。
(當然殘影來說電漿會好的多,這是看的出得)
反過來說液晶的畫面實在是沒話說,明亮,鮮豔,尤其是索尼的,
相較下Sharp的畫面有點過淡。
因此多番比較之後,覺得索尼果真是好物,
尤其是4500系列,暗部的效果幾乎不輸Pioneer電漿,亮部更是大勝。

昨天去了該家水貨代理商之後,老闆帶我到樓上去實際欣賞,
現場擺放的都是65吋以上(索尼的好像是55吋)的各家等級電視。

先是測試藍光展示片,在開燈狀況下(燈光比賣場暗一些),
第一眼依然是被索尼的X1系列,以明亮的話面,鮮豔的色澤吸引了,
Shapr最頂級那一部看起來還是感覺上被披上了灰白的一層東西,
反倒是次一等級的(老闆說是台灣公司貨最頂級那一款的日規版)畫面表現柔和但不太失去鮮豔度,
感覺上看起來會比索尼的舒服一點,不會那麼刺激,比較可以看久一點,尤其是畫面整體很亮的狀況下。
Pioneer PDP-6020FD電漿相較下感覺上亮度不太夠,天上的白雲和液晶比起來就有點偏灰,
但是暗部依然是可以看出稍多的細節。(Pioneer和Pana的電漿相比則是明顯勝出)
不過比較奇怪的,在殘影的方面,X1不嚴重,Sharp很輕微,
反倒是6020FD,雖然沒有殘影在拖的感覺,但是確有"跳格"的感覺,
好像快速移動的主體是跳著在移動,我不太會形容那個感受M,雖然也不是很明顯。

老闆之後關掉燈光,現場僅靠著幾部電視機的亮光來維持。
此時索尼的就變成過於刺眼,尤其畫面白色偏多時,會比較不舒服,Sharp就好多了,
Pioneer畫面依然偏暗,但是差異似乎已經沒有那麼明顯。
當畫面整體偏向暗處時,Pionner的優勢,我必須要說真是大勝,非常震撼,
不論是細節或是層次,兩家的液晶完全沒辦法比,很誇張,這是大賣場感覺不出來的。

後來也有播放第四台,在畫面還是會多少出現一些馬塞克和雜訊之下,
幾家的這個來說差異就不是那麼大了,
整體感覺上還是電燈開啟時液晶稍微好一點,關燈下電漿好一些。

然後老闆關掉燈光,選台器和藍光機,只留下機器維持待機狀態,
此時就可以看到差異的來源:
索尼和Sharp畫面是很深的灰色,
Pana的電漿是墨綠色螢幕,
Pioneer的螢幕則是黑,有夠黑,黑到和外框差不多了,難怪可以在暗部顯出那麼多細節。
(以前聽大家說他最自豪的-KURO,今天總算是體驗到了)
最後關掉所有機器,液晶當然是黑啦,Pioneer是很深的灰色(剛好反過來),Pana還是墨綠色。
但是Pionner電漿還是有一個缺點,
就是面版會有些許的反光,映出後方的亮光,這點在看黑色畫面時容易干擾,
不過我現在用的電腦液晶螢幕也是亮面的,
已經習慣這個狀況,若是用霧面螢幕慣的人,可能會需要適應一下。
熱度方面,看了大約近一小時,去摸摸機背,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溫度(可能是因為有開冷氣)。

另外我問老闆為什麼很多電視大廠為什麼引進的電視,晶片都要偷金減兩?
老闆說他不認為是原廠的問題,問題出在台灣總代理。
總代理在衡量市場需求,和價格之後,會開出需求給原廠,
原廠再報價,修改設定(包括中文化和細部)和投產,
代理商當然可以開一個頂級規格,但是價格肯定也會高不可攀(看看X4500),
所以就是造就目前市場上的狀況,也讓水貨商有存在的空間,
當然水貨在使用上,文字,說明書,日規的選台器方面是他的弱項。

所以這樣好好看了一下,整理出一些自己的感覺:(其實也是過去各位前輩的結論啦)
越明亮的環境下,液晶的優勢越大,越暗的狀況下,和畫面內容越偏向黑暗時,則是電漿發揮優勢的時候。
索尼的話面真是明亮鮮豔飽滿沒有話說,不過長期觀看,尤其是在環境很暗之下,會比較吃力一點,
Shapr則是比較柔和一些,色彩的細部會多一些層次(建議還是選畫面白霧狀況低一點的機種)。
第四台效果則是伯仲之間。
另外畫面越大,越需要Full HD來減少點距,也越需要120Hz或更高去減少殘影拖像。

要選擇的話就是要依據擺放環境來評估。
像小弟家因為客廳對面有其他大樓,平常應該是關上窗簾機會較高,
所以最後天使與魔鬼的戰鬥之下,就決定享受一下Pioneer最後的終極光榮。
(不過其實有點詭異的,反倒是房間更容易出現關窗簾關燈看電視的狀況,
可是偏偏電漿目前大概是不會出現中小尺寸的了,只有適合客廳的大尺寸,
確是明亮背景出現機會高,讓其優勢降低)

最後要補充一點,這是把好幾部放在一起,硬要去彼此比較的,
我相信不論買了那一部,只要是高規格的機種,
放在家裡,都會是不會後悔的好選擇。


謝謝前輩建議,我把觀後感想補進標題。
另外補充一點忘記寫進去的:
就是我在賣場曾經試著調整過索尼的亮度和效果,也在同事家庭試用過W系列,
發現如果使用劇院效果,或是把亮度調淡,那暗部的細節就會消失得更嚴重,
我想這大概是因為劇院模式針對的事比較暗的環境,所以也有調暗背光,導致出來的。
不過我只是隨手調調,肯定無法調到最佳效果,
電漿也是現場看不到遙控器沒試過調整,
我猜應該也無法調到跟液晶一樣的亮度,
調亮了我個人認為也應該會喪失掉部分的優勢,
所以還是要依據每位買主的使用環境和喜歡的特性去選購,
多跑幾家去實際看看是會有更多體驗的。
2009-05-28 23:48 發佈
謝謝分享心得文

我覺得要買高畫質電視
要看你平常的訊號來源

好得電視配上藍光
數位電視訊號
當然是加分

若只是
平常只看看第四台
或是網路上的迷片

我想
好得電視也會哭吧?
其實樓主已經點出重點了,關鍵就是觀賞環境的亮度。
如果經常看電視的話(我是指長時間觀看)....
建議選電漿!
因為電漿電視比較耐看..... 長時間看眼睛比較舒服的意思!


因為液晶... 太艷麗(也就是比較亮)... 長時間下來, 眼睛比較會疲勞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常常看到有人以暗室的情形下比較認為SONY的電視太亮,請問在客廳裏你們都是全暗狀態在看電視?這是正常狀態?

另外,SONY電視的亮度不能調暗,調柔和一點?

請各位教我~3Q!
個人想表達的也是如此,過亮的應該還可以調暗,相對不夠亮的要調到夠亮就...~!@#$%^&

至於色彩和細節,Pioneer在出廠時便已預設至最佳狀態,而其他廠牌則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可以經由專業人員修正,只要先天體質不是很差加上可調整選項夠多,相信應該還可以改善很多,找出最佳狀態。至於面板夠不夠暗沉,在電視機無訊號開機狀態下,真的是優缺立判,面板製造技術"幾乎"就決定了。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好與壞,加上價格等等其它諸多因素,找出每個人自己的最愛吧。
Oops!
建議大大能在標題部份加上"觀後感",不然都沒興趣點進來說

感謝大大的分享.
之前有個日本電視節目就在介紹
節目中提到如果在光線明亮採光好的空間就挑液晶電視
反之則挑選電漿!!
跟樓主的感覺是一致的喔

節目裡面還說如果喜歡看運動節目的就挑電漿因為殘影少
不過sony已經有240hz技術了
以後這種落差就會消失了
關於pioneer跳格感的原因應該是在支援24P的時候本來就會有的
觀賞時間也是一個重點,液晶鮮明亮麗的表現很容易再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的眼光,但觀賞時時間一拉長,液晶的強項反而會讓眼睛很容易疲勞,這點在選購的時候要特別留意.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