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別再被騙了] 數位薄型 電視的 真子母畫面 與 假子母畫面 POP & PIP

我提供一下我的經驗

我家的(型號已經忘,也賣出了)有子母畫面,但會要求某些輸入只能與另外一個輸入呈現子母,不可以任意配。

我家是單調諧器可以看多台,但是也是作假的,他是用掃描方式,所以每一個畫面都延遲約10秒(等於不用看)

至於雙畫面會吵的問題
我是主台給家人看,副台我接360,然後接360的聲音到耳機,在適當音量下不會有干擾問題嚴重的狀況
LG電漿電視也可以同時看兩個第四台訊號子母會面啊!

只是覺得換來換去也挺麻煩的

直接廣告時再亂切別台看就好了

第四台的節目真是難看的居多

畫質又很差

有點想裝聽不懂的衛星電視節目了

不知道值不值得投資?

我承認我是被「假子母畫面」這個字眼吸引進來的,心裡想這年頭如果連子母畫面都可以作假的,那我還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是真的了......

一看原來是這樣......完全可以理解樓主為何會有這樣的反應,但也覺得有一件還蠻...可怕嗎?說可怕好像也太過了,不如說是可憐的事實。

那就是......這個社會上大概有99%的人認為「TV=類比第四台(cable TV)」

還記得大概20年前吧!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第四台,其實是違法的。如果要用電視接收第四台,還得外接一個機上盒。而且那個時候的第四台節目,因為無法可管,而且又是「有料」,所以那個時候的地下系統商也很盡責地搞了很多「很有料」的頻道以饗收視戶,所以我覺得那個時候的第四台節目比現在的大概還要精彩個100倍,讓當時仍是青少年的我,充實了很多性教育的相關知識......

那個時候應該沒有人會抱怨為何電視買來不能直接接上同軸電纜,按下自動頻道搜尋按鈕之後就能收看「電視」了。在那個時候,「電視」的定義就是「三台」啊!要先裝個松鬆散散的魚骨天線,然後牽線下來,把纜線的兩個Y型接頭接到電視後面的VHF端子索緊,然後手動調整頻率,我還記得那個時候大家認知的第八台是華視、第十台是中視、第十二台是台視。

後來還流行了一陣子空中大學,那個是要用UHF接收的,還得另外搞個天線什麼的,這件事情對於當時只有小學的我是完全無法瞭解,只留下了一個映象,如果有記憶錯亂的部分,還請網友指正...

那個時候,還流行一個詞語,叫做「閉路電視」,以我那個時候的認知,就是用VHS或Beta播放的電視節目,常見於學校的視聽教室,用來播哆啦A夢與宮琦峻的動畫用的......我後來去英國之後才發現,原來閉路電視是CCTV的翻譯......一般用來指台灣常見的監視錄影系統......暈倒......

說這些事情,只是想說明,「看電視」這個概念其實是會變的;以前是要看VHF的三台,現在是看類比第四台,以後呢?DVB-T?Hinet MOD?TVRO?Digital Cable TV?還是看BSD、VCD、DVD、BD、外接HTPC不算是「看電視」?

現在樓主口中說的支援「真‧子母畫面」的電視,我可以預言在幾年之內就毫無用武之地了......不知道這樣解釋樓主能不能理解說我覺得99%的人覺得電視=類比第四台這件事情是可憐的這件事......

樓主說要大家多上網爬爬文,以免買到「假‧子母畫面」薄型電視;那不知道,如果其他人發現買了樓主口中的「真‧子母畫面」電視之後幾年發現,所謂的真子母畫面電視其實也不過是個會被時代淘汰的「真‧假子母畫面」電視會有什麼反應...
Panasonic150吋之PDP TV
夏普的108吋LCD TV 用子母畫面應該非常好用吧
我就是那個沒做功課的笨蛋,買來才發現不能在同一來源看雙台!
很感謝樓主po出此文讓我知道原來子母畫面還真的不一定能同時看兩個第四台
也要提醒那些"酸話"來源, 也許你們認為這種功能你很少用到, 甚至不需要
但是我們家就是常常用到這個功能, 所以我選購電視也把這個認為是最重要的功能

galaxy999 wrote:
嗯......建議樓主標題換一下, 你的認知跟家電業界認知不同哦!

所謂的"子母畫面", "PIP", "POP"都不是指定一定是兩個畫面都是"電視頻道", 只要能夠在一個螢幕下同時顯示兩種不同來源畫面都可以叫做"子母畫面", 不管你的主畫面是PC而子畫面是DVD, 或是其他各種組合, 都可叫做子母畫面, 你的訴求是應該去詢問"雙Tuner"功能, 而不是被所謂的"子母畫面"誤導.

認知不同不代表業者騙你, 如果你有接觸類似這些家電業你就知道何謂"子母畫面"了.

PIP/POP就是所謂的子母畫面, 外國名辭可沒有"Son&Mother Screen"...........


附議!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yorkshireman wrote:
我承認我是被「假子母畫面」這個字眼吸引進來的,心裡想這年頭如果連子母畫面都可以作假的,那我還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是真的了......

一看原來是這樣......完全可以理解樓主為何會有這樣的反應,但也覺得有一件還蠻...可怕嗎?說可怕好像也太過了,不如說是可憐的事實。

那就是......這個社會上大概有99%的人認為「TV=類比第四台(cable TV)」

還記得大概20年前吧!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第四台,其實是違法的。如果要用電視接收第四台,還得外接一個機上盒。而且那個時候的第四台節目,因為無法可管,而且又是「有料」,所以那個時候的地下系統商也很盡責地搞了很多「很有料」的頻道以饗收視戶,所以我覺得那個時候的第四台節目比現在的大概還要精彩個100倍,讓當時仍是青少年的我,充實了很多性教育的相關知識......

那個時候應該沒有人會抱怨為何電視買來不能直接接上同軸電纜,按下自動頻道搜尋按鈕之後就能收看「電視」了。在那個時候,「電視」的定義就是「三台」啊!要先裝個松鬆散散的魚骨天線,然後牽線下來,把纜線的兩個Y型接頭接到電視後面的VHF端子索緊,然後手動調整頻率,我還記得那個時候大家認知的第八台是華視、第十台是中視、第十二台是台視。

後來還流行了一陣子空中大學,那個是要用UHF接收的,還得另外搞個天線什麼的,這件事情對於當時只有小學的我是完全無法瞭解,只留下了一個映象,如果有記憶錯亂的部分,還請網友指正...

那個時候,還流行一個詞語,叫做「閉路電視」,以我那個時候的認知,就是用VHS或Beta播放的電視節目,常見於學校的視聽教室,用來播哆啦A夢與宮琦峻的動畫用的......我後來去英國之後才發現,原來閉路電視是CCTV的翻譯......一般用來指台灣常見的監視錄影系統......暈倒......

說這些事情,只是想說明,「看電視」這個概念其實是會變的;以前是要看VHF的三台,現在是看類比第四台,以後呢?DVB-T?Hinet MOD?TVRO?Digital Cable TV?還是看BSD、VCD、DVD、BD、外接HTPC不算是「看電視」?

現在樓主口中說的支援「真‧子母畫面」的電視,我可以預言在幾年之內就毫無用武之地了......不知道這樣解釋樓主能不能理解說我覺得99%的人覺得電視=類比第四台這件事情是可憐的這件事......

樓主說要大家多上網爬爬文,以免買到「假‧子母畫面」薄型電視;那不知道,如果其他人發現買了樓主口中的「真‧子母畫面」電視之後幾年發現,所謂的真子母畫面電視其實也不過是個會被時代淘汰的「真‧假子母畫面」電視會有什麼反應...


再附議!(讓大家不用回去看, 所以全部引用)
子母畫面我個人也認為不久後會接近絕跡(極少數機種還會有吧)
因為實用性極不大, 因為棒球不是天天看! 跟女王看電視不統一也不是經常!
(同時要一個看康熙一個看全民開講的機率或是機會.....高嗎?)

其實, 若說真要有如版主說的"真"子母畫面功能, 反而才是多餘功能(對於廠商是多餘成本)
遙控器上面有一個"頻道往返"很好用!
所以, 只要一般市面上的子母畫面功能就很好用了! 用子母或是分割畫面來看不同訊源!(對使用者綽綽有餘, 對廠商不失成本)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建議: 把文頭的"別再被騙了", 拿掉吧!

那是個人認知的問題, 充其量也只是家電銷售員未善盡告之而已!
就算是銷售員騙人, 那也一定是遇到無家電經驗兼菜鳥吧! 他絕不是真心要騙顧客!


舉個數位機上盒的例子!
跟客人說, 買機上盒並接上天線, 就可以收看目前15台的數位節目
客人很高興買回去....
隔天客人不高興的走來...., "不能看!", "你給偶騙!".....

原來他家住在公寓最低樓層(他接機上盒附贈之室內天線)!

結論: 1.銷售員未善盡告知!
(訊號不佳地區, 可能部份幾台無法收視或是全部不能收視, 或是要加強接收能力才能正常收視)

2.使用者本身的認知不足!
(尚有不在少數的使用者, 以為數位電視就跟有線電視一樣, 插上纜線就能收看!)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謝謝樓主的提醒,
不然我不會去做這項的比較
只是CRT電視能做到的功能
在液晶電視上就被打折扣
對我來講是無法理解的
或許真的會用這功能的人不多
但電視一台也不便宜
如果不是技術上的困難
不該輕易的把能做到的功能拿掉
這很容易讓消費者誤解,抱怨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