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是買偏光式的.原因:主動式眼鏡我看到價格就退縮了.考慮的問題有.加購的問題.故障的問題.使用的方便性(要充電.換電池.太重.無掛式的)還有會閃爍.不過把燈關黑看就還好.但眼睛的特性.所以有閃爍眼睛還是太久會酸...
偏光式的是眼睛質感粉差...角度偏會出現雙影.看3D電視畫質下降(看藍光還行.看HD畫質或2轉3就明顯了.不信近一點看就會出現一條條的掃瞄黑線).各有利弊.
期望2種3D都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
alumee wrote:
對於畫質魔人而言很難...(恕刪)
也只有在爭論的時候,會帶出一些消費者主導市場走向的議題.所謂的劣幣逐良幣在一片紅海中很遺憾的已經成為定律了.
主流大廠推主動式3D,是因為可以配合成熟的倍頻面板技術達成一個合理的3D解決方案.(反正訊源目前怎麼樣都只有24fps,不如倍頻後拆成兩組還可以不失真的放出來看.
相對的偏光式的3D去追求銀幕的更新頻率已經沒有意義,反正一定是糊的...不管fps多少都一樣.最重要的是 面板的成本可以壓的很低.
平心而論,1920x1080的畫素要塞滿 37吋以上的銀幕,真的還是不夠.更不用說是畫素減半了.
所謂的最佳觀賞距離,只是平面顯示器廠商的推託之詞. 誰不願意近距離還能看到完美的畫面?
就算是路邊麵攤14吋的CRT拿來看480i的夜市人生,畫質都可以巴掉KURO的電漿......
SGI的CRT銀幕早在20幾年前就很成熟的配置主動式3D去run分子模型.
現在居然只能冀望三星趕快把OLED做的便宜,大一點.....我3年前買的 SONY XEL-1還有種做到 11吋,現在Galaxy tab 號稱做到7.7吋還龜著不上市 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