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欺負誰了???
有誰欺負到消費者了??
到底是有被害妄想症還是怎樣阿?
在網路購買的時候, 廠商寫的條款也不看, 然後指著廠商說沒補償沒誠意
今天這家廠商的條款也不是用超小的字體寫的
還是用一般正常大的字體
只能說台灣部分消費者真的被寵壞了~~~
條款連看都不看, 只會一昧的指責廠商~
其實這種事件的消費者, 99%的也都知道是標錯價格~
(不用告訴我說你不知道是標錯價格, 你告訴你自己的良心說你真不知道就好)
但一樣就是去碰運氣,
遇到廠商不出貨, 不管三七二十一, 罵了再說~
欺負消費者云云, 廠商行銷手段之類的甚麼話都說的出來
殊不知, 只是一個負責輸入的打工仔少按一個按鍵~~
不管是人, 還是公司, 還是國與國...., 又或者是野生動植物之間
都會本能的選擇對自己有益的事或物
(美國四處發兵,是真的當國際警察? 還是其實有利益交換或輸送?)
(公司的工程或是採購, 為什麼通常都用標的?)
便當店門口貼今日便當特賣每個1元, 各位會先覺得"便當有毒", 還是趕緊去排隊?
有不良商人說, 因為大家都貪便宜, 當然會有黑心貨的市場...
乍聽之下, 好像言之有理
事實上, 那根本是在模糊焦點, 那根本就是兩回事!
消費者就是看到你的油品(商品)寫的成分很純, 選擇相信你的商品(購買)
明明就是你欺騙了消費者, 還敢大言不慚說低價就是會偷料, 真的毫無羞恥心, 有違反了商人的誠信之道!
貪便宜是貪便宜!
造假是造假!
兩回事不容模糊來混水摸魚(利用人性貪便宜的弱點去造假欺瞞)
況且這些無良商人, 更加的"貪便宜"!自己賺飽飽, 員工苦哈哈!
當廚師, 就別怕熱!
沒有零風險的事業(買賣)!
雖然賠錢生意沒人做
但古今中外, 交易總是貴在誠信! 是不變的定律!
不管是商家還是消費者, 雙方都有自主權, 都能各自去決定要怎麼標價或要不要花錢買
沒有人拿刀抵住你, 要你老闆非得定怎樣的定價
也沒有人拿槍押著你, 要你非買不可
你商品標價我看到了, 我覺得OK我就買, 就這麼簡單!
正如徐董事長講的一句名言"嫌貴就不要買!"(雖然由他的嘴說出來很白目)
價錢是你訂的, 要不要買是我決定的....
當我決定要下手買時, 你就得履行交易的義務!
你不能說, 我標錯了, 或是有人(法官)說, 明顯想不當得利, 就想片面毀約
當然啦, 標錯金額如果過低, 整體損失很龐大, 那當然可以出來說清楚講明白, 甚至提出買賣雙方都滿意的條件, 來解決問題
但是, 想要片面毀約,或是誠意不足....等等的, 那就不能怪買方(消費者)無理取鬧!
其實, 大家想想台灣的消費環境...
到底是賣方市場? 還是買方市場?
廠商店家如果具體出錯, 有誠意又能立即快速結決問題的, 有幾家?
推... 拖... 摳... 苛.... 是不是很常見?
所以, 弱勢的消費者, 難道不該團結嗎? 還要任由商人吃定你??
PS. 對了, 網頁最後加註的幾個字, 說什麼有權做出貨與否的權利...., 其實就是廠商的"自保條款"
特別是網路通路才有的! 實體店面不可能有這條!
這條是很爛的條款! 只100%保護到商家自己, 有了這一條, 就算沒有標錯價, 商家還是可以藉口不出貨, 或片面取消訂單!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amosyu wrote:昨天廠家打過來解釋半天,就是不肯提出像樣的補償方案。沒本事怕虧本就不要跟人家做生意,那個補償方案只按照牌價降五六千元,這個價錢在市面上也買得到。當別人都是盤仔嗎?
我看完前面那些再吵說"欺負消費者"的說詞...真的覺得超好笑
到底誰欺負誰了???
有誰欺負到消費者了??
到底是有被害妄想症還是怎樣阿?
在網路購買的時候, 廠商寫的條款也不看, 然後指著廠商說沒補償沒誠意
今天這家廠商的條款也不是用超小的字體寫的
還是用一般正常大的字體
只能說台灣部分消費者真的被寵壞了~~~
條款連看都不看, 只會一昧的指責廠商~
其實這種事件的消費者, 99%的也都知道是標錯價格~
(不用告訴我說你不知道是標錯價格, 你告訴你自己的良心說你真不知道就好)
但一樣就是去碰運氣,
遇到廠商不出貨, 不管三七二十一, 罵了再說~
欺負消費者云云, 廠商行銷手段之類的甚麼話都說的出來
殊不知, 只是一個負責輸入的打工仔少按一個按鍵~~
...(恕刪)
sonyrex wrote:
好可悲的台灣.自以為...(恕刪)
我反而覺得是人的"自私" & "自我利益" 心態養出大統跟胖達人.
只要自己獲利就好, 他人死活我不管~
大統跟胖達人的老闆也是個人類,
他們沒有站在別人的角度想
今天一個想要搶奪不當利益的消費者也是個人類,
一樣沒有站在別人的角度想
當然, 就像你說的~ "自以為的正義心態強迫他人一定要接受"
換個角度想也是 "自以為的正義心態強迫廠商一定要接受"~ 有不一樣嗎??
今天你說會"大賺7點黃金時段的全國新聞, 每一家都會報上雅光的事績"
難道你都沒去想為什麼會這樣嗎??是誰造成這樣的情況的?
一個單純作業疏失報價, 會變成這樣究竟是廠商搞大的? 還是從中投機的消費者搞大的??
很多人口口聲聲都會說台灣消費者利益沒被保護, 好像套上了這句話就天下無敵,
然後其他的就都可以不用管了~
簡單問:
你今天公司報價給你的客戶5000萬的產品, 結果發現秘書數字打錯了, 客戶來訂貨了,
結果你發現應該是1億5千萬才對,
試問你是會重新發報價給客戶?
還是會就把1億5千萬的產品用5千萬賣給你客戶呢??
一件事情本來是很簡單的對或錯, 人們也都有犯錯的空間
但是因為人心的扭曲, 而套上了許許多多聽起來華麗的理由
說穿了也就是要包裝人類自身的貪念而已
大統主管那些人如是, 有些消費者也一樣, 並沒有因為身分是消費者, 人性就會比較好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