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h1009 wrote:疑?! 看了看北美的網站,32吋A650和A550都一樣沒有120hz,只差在影像處理晶片不是嗎? 是一樣沒有120hz,但至少影像處理晶片是最新的 DNIe Pro 或許對 1080/24p 也有幫助吧,而面板也是自家最新的 Ultra Clear Panel 超黑水晶面板,視角、反光、色彩又更上層樓。要不然再多花點買 40A650 也可以吧。
60HZ的電視是用3:2 pull down去解24p的電影天生就沒辦法避免Judder..就像DVD也是用3:2 pull down去壓所有的24p電影一樣可能在鏡頭慢慢攀的時候 會讓人發現到..至於會不會因為藍光片的關係讓人眼對Judder的反應變大那就case by case了 我在我的46"上看沒啥感覺...反應時間快 殘影處理佳 黑階分明就是台不賴的LCD電視了
xfileni wrote:60HZ的電視是用3:2 pull down去解24p的電影天生就沒辦法避免Judder.. 「60Hz 對 24p 一定 Judder」絕對是對的嗎?以前很多頂級電視/投影機能都不能以 24Hz 整數倍出畫啊 (雖然內部能正確解出 DVD 的 Pulldowned 24p),難到它們看 24p Pulldowned DVD 就一定有 Judder 嗎?
cbmtvb wrote:「60Hz 對 24...(恕刪) 60hz 對 24p 一定會有judder,這是60hz先天無法避免的缺失,也是為什么LCD往120hz發展的主因。3:2 pulldown 技術將24個film frame放入60個NTSC 的video field中:將24個film frame分為相間的兩組,前一個frame占用3個video field,下一個frame則用2個video field,如此就剛好將24個film frame分配到60個videofield中:(24/2)*3+(24/2)*2=60. 3:2pulldown有不同的演算法,但大都有"motion judder"的問題,也就是畫面不像影片一般的順暢,而是會有抖動現象,波紋,直線變折線等等的問題,尤其當鏡頭緩慢移動或由遠縮至近時。這是因為經過了3:2pulldown的轉換後,每一個frame顯示的時間長短不一樣,第一個frame較第二個frame在熒幕上停留長50%的時間,第三個frame又較第二個frame和第四個frame停留長50%的時間。。。等等。120hz的面板就沒有“motion judder”的問題,因為120剛好是24,30,和60的整數倍數,所以就能將Film 和 Video的材料都原汁原味的忠實呈現,而不需要人工處理的3:2 pulldown了。
今天上早特別去燦X看,現場所有電視都是播samsung的展示影片,我想應該是dvd的訊號源吧,沒想到32a550竟然有一點糊糊的(尤其是顯示文字的部份),表現在全場裡算是蠻差的,更別說和旁邊的sony相比了,害我大失所望。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是那一台展示機本身的問題? 打算挑個時間到別家店再看看…另外,售價方面,我看到會員價是34900元,而且還有送原本送的dvd!
jyh1009 wrote:今天上早特別去燦X看...(恕刪) 在賣場看時,一定要注意訊源和所使用的端子。一般來說,這臺接HDMI的Full HD畫質,只有SONY和其他一些日系高階機可比。接色差的話則還要看使用的線材,若是接低階的一般DVD訊源,使用的又是像鐵絲的普通AV線接AV端,別臺機器則用較好的色差線,那這種比較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shng wrote:在賣場看時,一定要注...(恕刪) 感謝指教,下次去賣場會特別注意一下電視的訊源、線材等相關週邊,以免誤殺忠良…sony的32w4000即將上市,現在已鎖定這兩家的32 full hd機種,只不過sony的訂價太高,若是無大幅勝出的話,應該就是選samsung了~另外,有人知道這台的面版是幾bit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