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當初買了很多人說要丟掉的BENQ VH-3745,
接上家裡的有線電視來看,
有些頻道表現不錯,
但電影頻道及摔角頻道就產生明顯的殘影,
這是頻道訊號的問題,
在無法接受的狀況之下索性停了有線電視買BSD設備安裝來看,
即使是BSD,
時況轉播的NBA有時也會有殘影,
因為訊號源太差了,
但HV台卻不曾發生過此一現象,
接上電腦播放HD電影畫面也是很漂亮,
這部電視的好處是色彩飽和與清析度高,
但有人認為色彩過飽和了...
所以建議買了HD電視,
請愛用HD訊號來源,
如果愛看有線電視,
請買較低解析度的電漿電視,
表現會比HD電視好很多,
現在聲寶在殺電漿電視,
只看有線電視的請愛用,
不要買了新設備用舊訊號再來X譙,
這樣只會突顯您對設備認知不足而已!
種田養山羊去~
kazamashin wrote:
現在聲寶在殺電漿電視,
只看有線電視的請愛用,
不要買了新設備用舊訊號再來X譙,
這樣只會突顯您對設備認知不足而已...(恕刪)
恕小弟直言 非筆戰....
樓主應該比較後只是覺得自己電視的表現不好
而HD 電視看數位台是相當清楚的(例如SHARP)
應該跟什麼"新設備用舊訊號""設備認知不足"之類的無關
且PDP的不足之處非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例如品質好的單價高 ,輻射及發熱問題沒解, 市佔率極低(在日本沒記錯的話今年只有百分之十五市佔)
(前幾天電子時報DIGITIMES引據pdp龍頭panasonic投靠兼產TFT LCD 表示pdp的前景更雪上加霜
12/31消息:PDP先驅富士通2008年3月將停產PDP TV)
樓主應該只是未考慮pdp而已
相關詳情可參閱G-Guide的官方網站 http://www.gguide.com.tw/ ,同時華碩的說明書也有詳細說明如何設定
以上是自身實際操作的經驗,相信前文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要讓該電視接收G-Guide,必須接收中視DVB-T的電波,該服務亦非無線五台現行為DVB-T提供的EPG。
恕節錄G-Guide官方網站的說明
G-GUIDE 為一項不用家庭觀眾付費的服務,用戶祗需購買有G-GUIDE 功能之設備,如電視機等。就可以把七天,100個電視頻度,包括數位,類比,無線及有線之節目表帶回家中。
G-GUIDE 的資料是經由數位電視頻道傳送,祗需接上數位電視天線,用戶就能接收到G-GUIDE。
版上也有先進實際操作,請利用「華碩、G-Guide、中視」進行搜尋,即可找出「[開箱照] ASUS華碩42"液晶電視TLL42200D~完全剖析」相關文章第28篇回文有原作者的設定教學。
您所建議的所有這些調整方向,我當然都做過了,不然用出廠設定值誰受得了?
和大家一樣,華碩這機子的各端子都有各自的設定參數組,除了Demo用的設定參數組,還有Movie,PC,等,還有一組叫「標準」的參數組。Demo用的參數組隨便你華碩出廠時要怎麼設,沒有人有意見,歡喜就好。但各端子的「標準」參數組總要弄個比較切合各端子訊號、用途以及標準規格(比如說色溫等)的調校值。尤其華碩這機子,它有內建的DTV,標準參數是可以在RD階段就搞定的,沒道理給一組會把人嚇出心臟病的爛參數(剛接上DTV時我真的是嚇得一身冷汗;捨電漿而選LCD,捨Sony而選華碩,下場真的會這麼慘嗎?)。
不知道是我文筆太差還是路過的版友沒耐心仔細看,講些有的沒的不搭嘎的,真是傷腦筋。
有人說我對設備認知不足。我買那台背投電視前,把美國AVS討論群組關於這那一台機子的4000多條以及前一代5、6千條留言全看過了。買這一台華碩液晶前,我又把AVS上有關於Sony 46W3100以及Panasonic pz700U總共上萬條留言從頭看到尾。但是關於這台華碩呢?整個宇宙也只能找到一、二篇不痛不癢的開箱文,我這是第一篇開幹文。
關於信號接收,我可以保證我的DTV信號沒有問題。我家在22樓,新店溪旁第一排,天線擺在客廳就夠強了。我還總共有三支天線可以交叉比對(不包括華碩送的那一支),其中一支還是必須供電有強波功能的(因為我買了一塊收訊能力很爛的雙頻數視卡(KWorld出的)接我那台美規的背投)。
其次,我發覺大家有一個普遍的錯誤認知,總以為大電視不能拿來看台灣的電視節目。如果用大畫面看普通DVD會爽度大增,那麼用大畫面看數位台也會有一樣的效果。不要看不起現有數位電視480i的規格,只要訊源好,照樣可以在好的電視上看到一流的畫質。除了背景的小頭小臉等小細節會因先天解析度不夠效果不好外,我們確實可以在好的大尺寸螢幕上觀賞到接近日本衛星1080i的節目,尤其是那些比較講究影像質感的8點檔或是偶像劇。
我剛照了些數位電視頻道的照片。和各位分享一下。先說明幾點:
一,數位機上盒(Sony的,聽說是兆赫的OEM)用色差輸出480i到Sony SXRD 背投電視,由電視本身昇頻到1080p。
二,相機的解析度設定為1920x1080,距離那台60吋的背投電視約0.5公尺。照片已經先resample為720x405,在電腦上近距離看這些小照片的感覺,大概就和我實際上距離電視約2.5公尺看60吋螢幕的感覺差不多。
三,直接拍動態畫面,沒有用電視本身的影像凍結功能(因為它只能用分割畫面的方式,一半秀凍結的影像,另一半繼續播動態畫面),難免有點失焦。還有,相機不夠好,快門設到1/30時,曝光有點不足,對比壓得有點平,失去點立體感。
flickr上的一整組照片,請享用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