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OLED電視平價年代已到來


hl su3a8 wrote:
台灣55吋4K Oled TV 大概 12萬多

只看4K機型
美國55EG9600,定價3999美金
台灣EG965T定價很高,實買12萬多的話那價錢還不錯吧
EF9500倒是定價2999美金,不過這個是一般的平面電視

如果哪天TPP真的過了,電視應該是零關稅
好奇價錢會不會比較便宜
首先看到網友提到關於工研院 程 博士的研發有感而發,
他的技術現階段無關此樓主題: OLED電視(大尺寸)
更多是關於”軟性顯示器”的技術(曲面電視還是玻璃基板用機構彎的不算軟性顯示器), 目前應用以小尺寸行動裝置為主,
多數面板廠商目前對於大小尺寸的OLED技術完全是兩種態度,
除了前面提到蘋果的加持(小尺寸OLED利多), IJP技術的不純熟,
我想背板也是關鍵, 驅動小尺寸OLED面板的純熟技術LTPS不適合用在大尺寸, 三星先前用LTPS做OLED TV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技術面就不講了,
大尺寸OLED更需依靠氧化物半導體Oxide TFT的技術成長(郭董垂涎三尺的夏普?)。

另外 程 博士的技術早在四年前友達群創就應該都評估過了,
絕非兩間面板廠不願投資, 而是他的技術目前尚不適用於量產,
友達群創接下來對軟性AMOLED的量產投資應會使用別的技術,
hint: 雷射分離vs機械分離
至於 程 博士的技術相信兩家也都還是有研發在持續開發的。

mellrince wrote:
首先看到網友提到關...(恕刪)
聽說 友達已具小尺寸 AMOLED的量產能力了,好像有AMOLED 手機面板出貨給華為,AMOLED手錶面板有出貨給Sony.

韓媒前幾周說,apple 今年中的iphone 7可能提早改用AMOLED面板,並已下單給 三星.
Apple 去年初就到友達龍潭廠旁設研發中小,
不知現在友達的AMOLED量產後的競爭力,(良率和技術)是否已跟得上韓國三星?

pqaf wrote:
聽說 友達已具小尺...(恕刪)

我也認為 AMOLED 的應用應該在手機面板上會發揚光大
電視.............實在是成本太高與不適合, 電視一般是長時間欣賞, OLED的半衰與烙印很難達到消費者的滿意
三星OLED面板的手機, 鮮豔的顏色會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這點在Apple 注重使用者體感的觀點上, iPhone可以呈現出幾乎完美生動的照片出來這個很重要
Apple我認為一定會推出用 OLED的iPhone......而且這是趨勢
至於Icon烙印等等, 手機很難超過一小時以上在同一個畫面
而且.....Apple現在不是在試推手機兩年租賃(保固)換新機....未來大部分人兩年就換手機, OLED的缺點就不是缺點了
TV....很難說服消費者兩三年要換一台吧?
mellrince wrote:
我想背板也是關鍵, 驅動小尺寸OLED面板的純熟技術LTPS不適合用在大尺寸, 三星先前用LTPS做OLED TV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技術面就不講了,
大尺寸OLED更需依靠氧化物半導體Oxide TFT的技術成長(郭董垂涎三尺的夏普?)。

LG從13年的OLED TV開始就在用氧化物半導體了
隨著持續量產,技術還會愈來愈好,感覺LG開始有技術優勢了

OLED市場目前是韓國贏很多,真的有在大型量產的就SAMSUNG LG
台廠除非日本有技術突破後給分一杯羹過來,不看好台灣OLED發展



jhlien wrote:
我也認為 AMOLED...(恕刪)

LG目前公告半衰期是30000小時,差不多明後年就在外國論壇看的到相關實際情況了

我個人倒不怎麼擔心壽命,烙印比較惱人
幾些年下來雖然液晶畫質在晶片和背光掃描的運作下有不少改進
但底黑和原生動態解析度始終是罩門

LG OLED降的下來的話肯買的人還是有的
怕就怕在有降價能力前消失
OLED TV要是掛了,老實說對AV玩家不是什麼好事
mellrince wrote:
友達群創接下來對軟性AMOLED的量產投資應會使用別的技術,
hint: 雷射分離vs機械分離...(恕刪)


機械分離是離形層技術
離形層上面是PI...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做個記號....
oled
量子點
igzo

kkmdti wrote:
LG從13年的OLED...(恕刪)


日本SONY也將於明年推自家的OLED電視,看技術應該也是不卡於韓國,屆時再看看日韓對殺如何,希望價格可以降到一般消費者都能入手的門檻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