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今天在嘉義購入SONY電視.才知道推銷店員要有口德

我買大家電也都是跟熟悉的電器行買
而一般電器行如前面網友提到的,也有分專業出身的
及單純賣電器的(不會修電器或一點電子常識都沒有的)
我並不是什麼專業人士,但也都儘量不買大賣場的貨
除了好士多(因為它有更好的試用期)
買電器前也會做功課,但只要熟悉的電器行不要太離譜
都會跟電器行買,總要讓人家賺錢不是嗎
還好,該電器行買的東西從沒一樣比網路上看的價格高過
心裡有底價放心裡就好,講明大家都難堪
大家都喜歡比價,但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便宜沒好貨"! 當你買到便宜貨,會不會是次級品?
但商家也一樣了解消費者的心態
次級貨價格喊很高,又有多少消費者有能力分辨好壞?
所以在台灣買賣,真的要靠運氣
不然就找一家好店家,完全相信店家,讓人家賺錢
人家也願提供你正確的資訊及好貨品
就像去菜市場一樣,我也不懂如何挑水果
但常常消費固定水果攤,人家自然會幫你挑
以前電腦diy時,有時買零件為了便宜一點
一部電腦的零件分很多店買
所消耗的精神及車錢及體力不知要多浪費多少
後來就固定一家店買,成本也沒多多少
但時間效率卻大為增加,店家自然也會提供最好的服務
何必為了省那幾個錢勞碌奔波呢?
卡魯斯 wrote:
這種說詞我也遇過
不過換個角度想,這是有可能的

大型賣場,是以量制價
買過尾牙商品的都知道,量多跟量少,價位是可以殺的
你一次買一台,跟一次買100台,這價錢是有差的
那大賣場也是如此
他要以量殺價,自然會殺到底,來進貨
那除非他指定,我要買的,都是品管A規格以上的,而非品管B的
所謂品管A級,跟品管B級
簡單說,A級就是全部品質都最好,沒瑕疵
B級甚至C級的,屬於有瑕疵,但不至於不能用
以螢幕亮點來說,就是A級的幾乎沒有亮點
B級的可能1-2個亮點,可接受範圍內
C級的就,1-4個亮點,甚至更多,相對的退換貨機率就很大
這樣的情況下,ABC3個等級的價位,自然就會有落差
這在其他商品,也是一樣的情況
但實際情況,是否如此,還是所謂的品管檢驗問題
就是看各家廠商的要求在哪邊了
甚至廠商連1-2個亮點,都列入A規的話
那有買過螢幕這類商品,詢問或是退貨時,應該都聽過這種說詞吧

那店家說他進的都是A級的,大賣場也會說我賣的都是A規格的
店家進貨是否都是A規的,我們消費者無從得知
那若是一般店家,他真的進的都是A規的
他要賣貴,自然可以接受,但是否真的,就看你跟他的熟識度了
而賣場,是否都是A規,這就很難說了
畢竟大家都買過螢幕,不管是電腦用,或是家庭用
都有遇過亮點問題
那店家的推托之詞,或是店家是否很阿殺力與否的退換
就看店家的服務方式了
畢竟換之後,他也是要拿給工廠處理
但這些中盤大盤,是否要接受換貨,又是一個羅生門了
不然就是直接跟你說
你有問題,保固內可以直接找廠商處理等說詞了
但這也是最常見的方法
...(恕刪)


生產線出來的東西一定都有良率比,可能有80%的A級完美品,然後有10%的B級亮點機,
還有10%的C級漏光兼亮點機。(數字是比喻,實際良率只有電視機廠商知道)

至於,後面10%的B級亮點機與10%的C級漏光兼亮點機,都已經生產出來了該怎麼辦?
高達20%的製造成本該由誰來負擔?
當然是轉嫁到了消費者囉!

所以,廠商沒辦法在自己的上游製造良率去提升到100%,這些已製造出來的10% B級品
與10% C級品就只好在消費者下游去提高容錯率意識性洗腦,以亮點是正常的,或是漏光
也是正常的方式結案。

然而,漏光與亮點真的是正常的嗎?當然不是!
如果漏光與亮點是正常的話,那麼全部機器應該都要有漏光與亮點。
如果漏光與亮點是正常的話,那麼80%的A級完美品也一樣也該要有漏光與亮點才算正常。

所以,板上有些人為了避免漏光,刻意提高價格選購高階又直下式的液晶,就是為了要避免
漏光,結果運氣不好還是買到漏光機,花了大錢一來沒能避免自己所擔心的漏光問題,二來
還成了廠商容錯率下那20%下犧牲者。
當然,同樣也有人提高預算買到了那80%的A級品,也就是俗稱:完美屏。

電視機廠商良率無法提升,只能提高容錯率,這20%的瑕疵製造成本就由運氣不好的消費者
洗腦意識性的吃下,將漏光機與亮點機的容錯範圍提高。

電視機廠商也不會跟你那20%的消費者打哈哈說:因為你人品不好!(意旨運氣不好)
只能跟消費者說是正常的,讓你吃下這個容錯率。

20%瑕疵洗腦是正常的,容錯率越高,對電視機廠商財報的影響越小。
20%瑕疵廠商自己認賠,容錯率越低,對電視機廠商財報的影響越大。

所以,才會有同樣一型號尺寸的電視,就算在同樣家庭同樣使用習慣,但一台2年過保就壞
,一台卻可以用5年。
那麼,2年過保就壞是哪一台?也不會告訴你,不然就沒有人買到中獎20%了。

跟口德沒關係+1,倒是您自己應該檢討,反正就只是推銷手法而已。
GAMEMAD wrote:
生產線出來的東西一定...(恕刪)

很好的分析,謝謝分享!

A級品是永遠不會有亮點嗎?
用一段時間才出現亮點或漏光,可能嗎?
有亮點一直在增加的嗎?(越看越多...)
若無法保證永遠無亮點,似乎也不能被定義為A級吧?

我是都沒在注意亮點啦,這種東西要很用力看才看得出來
或用特殊顏色當背景才容易看得出來
一般情形觀看時很難看出來
只要它不要一直增加或擴大,消費者何必那麼計較呢?
如果半路會無變有,那表示目前的科技極限就是如此
大家應該沒必要那麼在乎吧...

63000元~我覺得還可以阿~ 不然你跟北部的網路買~ 雖然只要61000元~ 但是如果只要運送過程中

有什麼看不見的閃失.或是自己組裝中~有什麼閃失的話~滿得不償失.
可以去揪感心,訂價打九折,分兩張刷,刷卡金1250元,分12期,又五年保,真的揪感心欸

卡魯斯 wrote:
還是會分的
A級品賣,日韓等要求品質好的,消費能力又強的國家
B級品賣,中等價位需求的國家
C級品賣,早期大陸這類這種消費需求較差的國家

為什麽分
東西一樣的零件做出來,自然會有瑕疵,自然就會分等級
就拿我之前說的螢幕亮點,就可以區分等級了
品質差的,自然賣給價錢低的客人摟
換作是一般消費者,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那你是消費者,你希望出多少錢,買到無亮點的螢幕??
你是商人,你會全部進A極品,還是都進
賣價卻都是A規格價錢??
商人無奸不成商,這句話不是沒有原因的


無言...誤導大了
對,會分,在工廠端就分了
除了A級面板以外還有一種完全無暇的A+級面板
依照各廠商所要賣的等級..決定要跟面板商拿哪一種面板
也就是說不同等級的面板價格有差而且差很多
這就是價格的差異..
另外,可以顯示8,10,12bit的顏色則是由cell去決定的
並非不同國家拿不一樣的面板,如果真是如此~那生產的時候還要分門別類?
以工業工程的立場..光分這些不同國家組裝不同的面板就要花去不少成本,何苦?
那我乾脆拿這些錢通通去買A+面板不是大家都開心= =
同一個型號理論上都是拿同一間廠商且同一等級的面板,除非發生狀況
即使發生狀況也會代用同等級的面板..沒有廠商會拿商譽開玩笑

我自己當過SALES..老實說個人覺得這個SALES真的很沒口德..
樓主的重點應該不是差那1000元,那1000元對63000/62000的電視來說...意義沒有很大
也許是著墨太多,導致大家都以為那是重點

重點看起來是,為何你家賣A級面板,別家同型號賣B、C級面板?
1.該sales知道ABC面板的意義在哪裡嗎?
2.如果他說的話為真,很好...無良廠商,如果為否...是不是對SONY的商譽造成很大的傷害?
2-1.如果他用此話術對完全不懂的人講,而且還相信了。SONY不就商譽掃地?
為了賣出產品,一些話術是難免,如果造謠傷害到了自己、廠商、經銷商、消費者...等等
的確可以解釋為"沒口德"的一種表現

有些時候賣東西並非一定要多便宜,許多時候客戶在意的並非那一兩毛,而是一種"誠懇與信賴"

岑寂夜空 wrote:
無言...誤導大了對...(恕刪)

我也是比較偏向夜空大的這種論點

你說你有62000的價格 為啥他要開63000?
人家有人家的成本 有需要跟你報告嗎?

62000的他可能成本比較低 或者他願意少賺一點 是人家給你的favor
他也不過比你問的最低價多一千...

他如果開83000 那你上來炮他還有點道理

01978 wrote:
很好的分析,謝謝分享!

A級品是永遠不會有亮點嗎?
用一段時間才出現亮點或漏光,可能嗎?
有亮點一直在增加的嗎?(越看越多...)
若無法保證永遠無亮點,似乎也不能被定義為A級吧?

我是都沒在注意亮點啦,這種東西要很用力看才看得出來
或用特殊顏色當背景才容易看得出來
一般情形觀看時很難看出來
只要它不要一直增加或擴大,消費者何必那麼計較呢?
如果半路會無變有,那表示目前的科技極限就是如此
大家應該沒必要那麼在乎吧
......(恕刪)


生產線出廠若是A級品,就算慢慢被消費者使用消耗,1~3年後才陸續出現漏光與亮點
,也是消費者心甘情願使用過1~3年後的折損,甚至A級品一輩子都不會有漏光與亮點。

但若電視出廠銷售就給你C級品漏光兼亮點機,你一打開電視就發現漏光與亮點的瑕疵,
對比上方A級品在消耗1~3年才出現漏光與亮點,這台全新C級品才剛開機就出現上方
瑕疵衰老跡象,是屬於非心甘情願的瑕疵。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男人都會想取年輕完美無瑕的A級正妹為妻,但不會想取臉上有
痘疤(亮點)有皮膚病(漏光)的C級普妹為妻。

當然,廠商也會跟你說:以後都一樣都會老化,就算現在不會老,以後也會老來安慰你。
但就算它未來會老也順其自然,不過你花大錢取正妹(高階直下式液晶),圖的不就是
它當下本該富有的完美無瑕年輕歲月嘛!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