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片源沒有4K2K,電視內還是會自己利用演算法插補出來,雖然沒有新帶來什麼資訊,但是近距離看電視時,還是能夠感受到細膩度的上升。實用度是沒有那麼大,但這就跟手機的照相畫素一直往上衝一樣,其實解析力已經被鏡頭跟繞射效應限住了,但消費性電子產品就是需要一些賣點跟小小的進步,才能繼續賣下去啊...
現在真的在乎1080P的人都不夠多了...當然不會去想2K或4K....台灣真的是神奇的地方...第四台可以一直擺爛...然後一直賺錢...也不見大多數人有什麼感覺...自己周遭的人都差不多...看電影大都還是看DVD...就算家中的電視換了也是...真正有在使用高畫質訊源的人不多...真的推出2k4k會用的人一定少之又少...中華電當然就不會去考慮...
在台灣 就別奢求太多了我只求技術成熟、在外國普及的規格 在台灣也能達到就好光纖 100m 、 系統上節目壟斷(cable系統 封殺 mod 、壹電視等狀況)還有4G 的 LTE能趕快讓我用,我就偷笑了謎之聲 怎麼都是 NCC管的
人眼的分辨力極限約1/60度,而人眼的專注區視野約35度, 要看清楚這角度外的物體就要移動眼球.也就是說專注區的水平分辨解析度為35*60=2100點.現在Full-HD 1920x1080已經非常接近了, 再高上去, 就觀看影片而言是假議題.因為以正常觀賞方式分不出來差別.當然, 未來應該會發展成環景視野, 主體在中間,大部份的影像資訊會是無效資訊, 但是臨場感強烈.這時的目標就是雙眼視角135度, 需要8100點的水平分辨率.還有好幾個世代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