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theryen wrote:小弟入手了!不過不是...(恕刪) 可以請問您是在新竹哪一家家電行嗎? (方便發私人訊息給我嗎?)因為剛剛上BENQ網站找他們的據點, 有一家在西大路的得利電子含運安裝22500. 應該是目前問到的最低價. 正準備入手... 如果是同一家的話, 那我想我自己裝就好了...謝謝喔.
lutheryen wrote:小弟入手了!不過不是...(恕刪) 可以請問您是在新竹哪一家家電行嗎? (方便發私人訊息給我嗎?)因為剛剛上BENQ網站找他們的據點, 有一家在西大路的得利電子含運安裝22500. 應該是目前問到的最低價. 正準備入手... 如果是同一家的話, 那我想我自己裝就好了...謝謝喔.
lutheryen wrote:小弟入手了!不過不是...(恕刪) 可以請問您是在新竹哪一家家電行嗎? (方便發私人訊息給我嗎?)因為剛剛上BENQ網站找他們的據點, 有一家在西大路的得利電子含運安裝22500. 應該是目前問到的最低價. 正準備入手... 如果是同一家的話, 那我想我自己裝就好了...謝謝喔.
BENQ工程師禮拜日會來查看,想問一下向這種情況會不會BENQ也不處理啊?說你這個是人損,還有如果要處理的話要換機是他們查看玩才會再安排時間換機嗎?還時來的時候會代一台,確定沒問題直接換?其實....我只想換那一塊塑膠模板,因為電視本身沒問題,怕換了之後反而換到整新品!心中真的是忐忑不安啊!leochien如果你請他們來的時候,記得虧他一下說你們是不是把人家的底座給搞壞?我想他們應該也不會承認,一訂會說是我自己拆時後弄斷的!會承認早在我打給他的時候他們就會負責了!真衰.....
請見 02/28 蘋果日報, 燦坤有刊 很大一篇(全開?), 我一看到, 米干都沒吃完就殺去看啦~ 還真的是有. 或許是特價到03/01 吧~ 我也不確定, 反正報紙上有就是了, 他們好像Benq 32 吋都是那一款.
我228去了大直+樂福跟內湖黃色小燦都沒貨,+樂福是直接下架,小燦是有展示24900沒貨,可下訂,但無任何禮券等贈品,而後轉站光華商場BenQ展示攤位,23500含運費.版上這篇文章討論的很熱烈,不禁有個很深的感觸,大家習慣用網路去survey找到C/P最高的產品,所以商品確定後,只剩下價格跟通路的問題,既然大家有志一同,卻奔波四處,無非就是想找個最低的價格,現在商品大多走品牌導向.服務也已經回歸原廠,通路的優勢只剩下價格跟一點點服務的空間.所以我很納悶,為什麼一直沒有很成功的合購機制,如果目前有10個網友很確認要買這項商品,又有一個很成熟的合購平台,相信很多通路,都會因為這個量,讓我們更好殺價.比較一些3C的通路,大賣場的價格比較硬,特價要看機會,PC轟年年得獎,之前電子商務還是出現虧損,價格也常常無法跟光華商場競爭,Y拍的3C商品,如果非二手,價格也是跟光華差不多,甚至更高,所以我常常還是得回到人擠人,還得花停車費的光華採購,但往往最後都可以殺到比網路更低的價格,我想一方面光華常常逃稅,多了5%競爭優勢,然後量大,所以議價空間也大,但是液晶電視太佔空間,目前光華展示常常又是原廠直接support,所以價格要保護其他通路,所以還未出現太明顯的競爭優勢,但如果用合購的方式,我想還是大有可為另外一個經驗,最近過年幫朋友買一個GUGGI新款手錶,原價24000, 網路上搜尋很久,頂多打八折也要19000,但是到網友所推薦的萬年商圈一家一家殺,大多一開價就是網路的八折價碼,最後新款硬是當做舊款錶殺到六八折,公司貨,16300,這又證明了,實體通路還是常常能比網路有更大的議價空間和低價.所以又回到了,網路survey, 實體通路購買的辛苦模式.如果有個好的合購平台,相信可以繼拍賣的business model後,多一個best price & most buyer推薦的選擇.之前合購平台失敗的原因,個人淺見是,大多平台只專注系統機制而忽略了社群經營及話題聚焦能力,好比,如果Mobile01每個版面的版主或其他對流行商品敏銳的網友,將單一商品的熱烈討論網友,適時導引到一個成熟的合購平台,相信幾次運作下來,合購可以讓消費者的聚集力量,產生seller 最怕的 buyer power ( negotiation power)至於合購平台上的操作細節和信任機制,甚至金流的規劃,這都是比較執行上的問題,也不是合購平台失敗的主因,若有結合成功的web2.0,資訊流,時尚,,趨勢,聚焦功能的合購平台,可以預見一個新的成熟的商業模式.以上只是個人淺見,畢竟合購平台觀念形之有年,但失敗者多,但是一個頻果12元,5個殺到50元的簡單概念又是大多賣家可以接受的概念,期待一個成熟的合購平台結合不同領域的社群討論區,為消費者尋求 Best Product & Best Price而不是讓成熟的資訊流導引消費者到處花時間詢價殺價訂貨,越多通路,就越多sales,就越多成本,商品價格就上升,真正成熟的marketing就是要消滅sales,當商品定位開發成功,通路的問題就不會太大,只剩下消費者的訂購過程,而非議價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