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大家為什麼對背投影電視好像興趣缺缺?

這種空間…

難怪你只能考慮液晶和電漿…
rick_xbox wrote:
我也不會在只有幾坪的空間內擺上又大又笨重的"背投影電視"

老實說~我懶得打字~~(有些人發表數只有1篇的???難道是同1個人註冊多個帳號在灌水!!???)
最好是版上每個人家裡都有一台"背投影電視".......(我等你們的拆箱報告喔....呵~呵~)
大家自己看實際的數據吧...(恕刪)


還在「又大又笨重」???看來不管大家怎麼說明,閣下對「數位內投影顯示器」,還是一點也不瞭解。

統計數據...要仔細看。數位內投影機的起始尺寸,至少都在40吋以上,50吋算是普通機種,往上則是70吋或超過百吋的機種。液晶電視,50吋以上的價位就非常驚人,所以數據上統計的「液晶電視出貨量」,勢必也包括小尺寸,數量上當然勝出。數位內投影機沒有小型的尺吋,市佔率低,並不代表數位內投影機沒有需求。

如果50吋、70吋液晶電視的價位能夠低於同尺寸的數位內投影機,那麼當然很容易被取代。重點除了尺寸,還有「價格」!當然,以府上的電視櫃設計裝潢來看,要裝50吋以上的數位內投影機,的確是很困難。

最後,勸您一句:不願意聽大家的經驗分享,大家都無所謂,但閣下若是懷疑有人開分身灌水的話,就請版主查明公布。沒有實據,請不要這樣隨便抹黑別人!
我家在2000年5月搬新家時,購買了Toshiba的43Z9G(43吋),到現在運氣很好,連燈泡都沒換過,當初因為預定要買這部落地的電視,因此裝潢上就考慮了高度,六年半來倒是遙控器按壞了又買新的。
我的很多親友都稱讚這部內投影電視,買的人倒是很少,因為客廳不夠大,可視距離不夠...
銀牙烈虎 wrote:

還在「又大又笨重...(恕刪)


其實台灣的社會中..有太多人具備了"過濾性聆聽"的技能, 或是"防衛姿態" 太高了.

你只要說到他不喜歡的, 或者和他喜歡的有抵觸,

就開始張開防衛大傘, 並開始過濾他不喜歡的言論(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一切都是幻覺, 嚇不倒我滴...).

就別跟他打筆戰了, 免得一刺激他又冒出來..重複說一些相同的話.

他不累, 我都看得很難過哩..

很多人都喜歡跟著主流走, 認為一定不會錯.

管它是不是同樣尺寸..要花更多錢,

反正還可以順便擺闊.親友來訪, 絕對有面子,

不會被批評沒有跟上潮流, 落伍了.

至於非主流的...沒興趣, 也沒時間去看啦...

雖然主流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但很多人不在乎呢.

我是習慣潛水少發言的人, 這次是忍不住浮出來說句話...

就別扣帽子到我的頭上唄~

嗯...功力不夠還要多加修鍊, 繼續潛水去...
人生本多苦, Just play~

我覺得rick_xbox兄,如果有去逛街時,可以去看看最近出來的背投影電視,也許你會改觀也不定!

因為你的發言及回覆,都讓我感覺你是針對以前的背投影來說的,但現在有新技術了,其它網友也說

之前的缺點也改善不少了!不是嗎?

如果要比較LCD,電漿,背投影電視的話,建議用同尺吋同規格來比

你說到背投影又大又重,如果LCD及電漿也是同尺吋的話,重量應該都差不多,只不過背投影的厚度

可能比較厚些,但在價格上,差價可是很大的,以50吋來比,可以算算價格差多少?

qeab0908 wrote:
我覺得rick_xb...(恕刪)


我所指的笨重~就是指"厚度"啊~背投影電視除了放桌上可以壁掛嗎?還是畫質完全超越液晶??
我看過JVC HD-52G576(畫質只能用矇矓美形容)和另一款LG(這款就算了)國產O牌更慘(真可怕)~又老氣~
看到螢幕畫面感覺是"間接投射"的感覺~不夠直接銳利~那怕只有30公分的內投射距離
樓主自己都說了:大家為什麼對背投影電視好像興趣缺缺? (這就是答案了)
你應該要怪政府的兩兆雙星的計劃~台灣液晶面版普及造成市場價格直直落!!明年台灣液晶面版產量是全世界第1名
還是那句話~我等你們的HD背投影電視"開箱報告"喔....呵~呵~
樓主身先士卒啊~快去買一台full HD背投影電視來分享給大家聞香一下嘛~別用一張"嘴"看電視喔!!!


請問大家一些專業的東西,
有沒有人知道背投影電視發光的原理?
是如同PDP, CRT的inpulse type還是LCD的static type呢?
口語一點來說, 背投影電視是否會有像LCD一樣motion blur的問題呢?
小弟的新居客廳寬度有4.8米, 扣除電視牆和沙發後應該還有4米,
因此考慮46"以上的電視, 不特別喜歡壁掛的方式
以C/P值而言, 背投影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rick_xbox wrote:
我所指的笨重~就是指...(恕刪)我所指的笨重~就是指"厚度"啊~背投影電視除了放桌上可以壁掛嗎?

看了這麼久,忍不住來發言一下,如果這位大大來評價電視只是以"可以壁掛"這個標準的話,那大家也不用再談下去了,我認為你最好繼續窩在你的井裡吧。

當初CRT的尺寸搞不上去的時候,那時候的王者就是RP TV阿!當時看到那種畫質真的眼睛會掉下來,好幾年前的技術就已經是這樣,更何況日新月異的現在。

電視如果要比較的話要用同樣尺寸來比較,比畫質比規格,當然還有你說的體積,本來就沒有任何一種類型的電視是全面勝出的,不然其他類型的電視就收掉就好啦,不是嗎?不同類型的電視本來就有他不同的需求。
kuhow wrote:
看了這麼久,忍不住來...(恕刪)


不需要挑我語病........
樓主自己都說了:大家為什麼對背投影電視好像興趣缺缺?
是"大家"~並不是我1人~OK!!!
是普世的價值觀也是時代的趨勢!!!

我也等你的Full HD背投影電視"開箱報告"喔....呵~呵~
anto9111622 wrote:
請問大家一些專業的東西,
有沒有人知道背投影電視發光的原理?
是如同PDP, CRT的inpulse type還是LCD的static type呢?
口語一點來說, 背投影電視是否會有像LCD一樣motion blur的問題呢?
小弟的新居客廳寬度有4.8米, 扣除電視牆和沙發後應該還有4米,
因此考慮46"以上的電視, 不特別喜歡壁掛的方式
以C/P值而言, 背投影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恕刪)


數位內投影顯示器的顯示原理,和投影機是一樣的。不過顯示原理,DLP和LCD(D-ILA)不盡相同。採用DLP技術的內投影機的顯示原理十分複雜,大致上是將光束投射在佈滿微型反射鏡的DMD晶片上,反射鏡偏移的角度形成階調,透過高速迴轉的六色或八色色輪展現色彩,再經由反射鏡投射在聚焦平面上。當採用1pixel to 1 pixel的原生訊源時,畫面絕對是令人讚嘆不已的,像是日本BS或BD/HD DVD,可以展現出數位內投影顯示器的功力。

DLP沒有LCD投影技術的晶格效應,動態反應也相當優秀,但採用的色輪轉速若是太低,某些人的眼睛會看到彩虹效應,劇院級的內投影機採用六色或八色色輪比較沒這個問題。

要特別注意的是,要評鑑一台HD等級的內投影機機種,最好在有準備原生數位訊源的店家中鑑賞,這樣才能展現出數位內投影機的實力,其實,所有數位顯示器都應該這樣評論比較公平。此外,也可以看看各種型號的產品在播放第四台的爛訊號時是否有適當的補正技術。Toshiba(DLP陣營)SONY的BRAVIA(LCD陣營)大尺寸等級的內投影機表現十分優秀,值得在採購時列入參考名單。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