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mpster wrote:就你貼的圖,如果硬要說有,我只能解釋第一張看起來比較亮而已,比第二張來的亮...(恕刪) 我是覺得第一張的對比稍弱一些...如果akemi_kakihara拍照的條件都一樣,那為何兩張會不一樣?我是比較認為不同的組成元件,不同的導體,不同的做工或是不同價位的HDMI線是會有差異的,然後就在表現在畫面上。但如果通通都是通過認證的產品,就代表在電氣特性上都在一個水準以上。就如同這樣的拍照比較,也許看得出來明暗階調、對比、甚至色彩等的不同,但這就不是"比較好"或"比較差"的評語了。比較麻煩的是HDMI大多用在動態畫面,如果沒有專業儀器光靠人的雙眼確實不容易"比較出來"~
handsomeone wrote:請問大大... 網拍...(恕刪) 可以用就OK阿我買55元的 橘色頭那個對吧用了之後有雜訊雖然很少 但是有壹兩個點都反白然後用一配三分配器 雜訊就更嚴重如果你用都沒問題就OK阿
cleaos wrote:我是覺得第一張的對比...(恕刪) 我的感覺也是亮度有差,但其實就實際觀看的距離而言是不是真的能感覺到這些細節差異,而這種細節能不能直接由設備調整達到同樣效果?再來就是線材的價差能不能讓這個差異感到"值得"?
jovial wrote:我的感覺也是亮度有差...(恕刪) BDP在暫停的狀態下畫質就已經降低了,更何況又經過相機感光元件,進電腦轉成JPG圖檔再上傳網路空間.再透過大家電腦顯示進入各位的眼睛.畢竟家庭劇院顯示設備至少都是電腦螢幕好幾倍大,好比縮圖過的照片都看得出差異了,看原圖是否更明顯呢?我只想告訴大家親眼看是清楚感受到畫質變比較銳利立體,而不是只是單純感受到變亮而已,畢竟亮度是可以直接調整顯示器材設定值.訊號的衰減或干擾是無法靠設定調回來的.個人小小意見:1.螢幕的大小2.HDMI線的長短3.你與螢幕的距離4.其他設備的搭配5.空間遮光效果都是會影響你在判定兩條線材是否有差異的因素
cleaos wrote:我是覺得第一張的對比...(恕刪) 所以,如果真的要比較HDMI線,最好的做法,是直接看影片,影片才有比較的價值。其實akemi_kakihara這樣用相機拍,還會造成一個缺失,就是電視的實際畫面會跟相機拍出來的照片不一樣。最好的比較方法是直接在現場看,或是用儀器測。
其實提到協會的會員名單也可以想到另一個問題如果線材的影響會讓ATC的測試結果從Pass變成NG那麼各ATC的測試設備裡的cable 是不是都要一條3000以上的高級貨?但是業界去過ATC的也知道....裡面的cable你也都買的到大多是Belkin1米的線而已 一條可能五百不到當然這也可以解釋成 也許有影響 但是沒有大到會讓訊號爛到不符合規定而已.在音響的世界 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詮釋這也是一種幸福.
看了各位先進的討論,獲益良多,我們公司是做線材的,也對HDMI線有些許的認識.建議樓主您如果是3米以下,可以買200元以下的就行了,HDMI線在短米數是看不出差別的.要比較線的含銅量純度及整個製造工藝的話,建議要看10米以上的長度才能看出大的差異.台灣的房子小很少用長米數,可以不用買太貴的.目前不加IC可以做到20M,加IC可以到45M如果有需要長米數的比較,歡迎私下找我謝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