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三星是可怕的公司

無法掩蓋的真相之二,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星發動戰爭 要把台灣供應鏈打趴--- 拒買韓國貨
http://www.moneydj.com/KMDJ/Opinion/OpinionViewer.aspx?a=6b36e611-4a1b-40ff-b79c-06d748a671a2

出處:商業周刊
今年6月,三星推出今年第一款Android系統智慧型手機Galaxy S,用獨有硬體技術當籌碼,四個月內就在全球狂賣了500萬支,也讓三星首次踢下宏達電,擠掉摩托羅拉,成為全球第四大品牌廠。

為什麼這麼短的時間內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關鍵,就在三星掌握了下一代智慧型手機的硬體技術。

拆開一支三星智慧型手機Galaxy S,關鍵零組件通通是三星自己生產供應,其中最大的賣點,就是一款稱為AMOLED(主動式有激電激發光顯示器)的獨家面板技術。

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李秋緯指出,AMOLED將手機屏亮度提升了20%,同時降低了功耗與陽光反射。不管在色彩飽和度、傳輸速度上都遠優於傳統面板,而且不用背光源發光,厚度薄到僅0.3公分,比起一般手機節省了一釐米以上的空間。

三星不只拿它來拉攏策略合作夥伴,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箝制競爭對手。

今年六月宏達電曾推出一款手機Legend,就是採用AMOLED面板,上市時雖然頗受好評,但才賣了不到三個月就面臨斷貨問題,幕後的操控者就是三星。 「三星對我們總量管制!」一位宏達電主管氣憤表示。

為了AMOLED能順利出貨,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與執行長周永明還特別飛到南韓見了三星電子總裁李在鎔,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改用索尼的Super LCD液晶螢幕。
]<這個狀況業內都知道>
更令人驚訝的事實還在後頭,AMOLED的技術其實算源自台灣,面板大廠友達早在2006年就曾投入大量資源開發,一度還成為該面板的技術領先者,但後來因為產業前景不明,成本太高,再加上金融海嘯衝擊,只好全面停滯,這就給了三星後來居上的機會。

當時三星為AMOLED投入約合新台幣141億元,對於這個尚未成熟的技術,可以說是罕見的大手筆。「即使到現在來看,用這個面板來做手機,成本還是太高,」李秋緯分析。因此雖然Galaxy S大賣,但在財報數字上,「不一定賺錢。」

不惜血本也要開發這個曾經被台灣放棄的新技術,三星打的是什麼算盤?

「三星做事情,從來不是只為了賺眼前的錢,它是在發動一場戰爭,目的就是要把台灣的供應鏈打趴!」長期觀察手機市場,仕橙3G教室技術總監陳俊宏認為,台灣廠商習慣講產品策略,要兼顧市占率與獲利,但三星講的是長期戰略,「可以不賺錢,但一定要打仗。」

更重要的是,「它不會一次把你打死,而是把你打重傷,讓政府去救,救起來之後再打,它自己就趁這個空檔,去開發下一代的新技術。」陳俊宏說,這就讓整個台灣科技產業的競爭力不斷消耗殆盡。

當三星繼續把戰線擴大到智慧型手機領域,如何應對這個野蠻對手的下一步,將是台灣品牌手機廠明年最嚴苛的考驗。



其實不只宏達電吃悶虧,韓國廠商一貫的做法,如對面板廠,就是說要跟你合作,跟你買貨,弄點手腳,讓設計規格很嚴苛
來你們的廠內,偷你們廠內所有的資料,有不足的部分學完,把場內的狀況都了解一清二楚,最後下少少的訂單,
或許我們技術不足,最後連單都沒得吃,廠內有幾兩重都被了解清楚,南韓人真的很卑劣!團結+政府幫忙+精明=台灣大敗!
政府官員也該有些檢討,目前友達開放去大陸的時程也已經晚太多了,看李董事長在電視上回話,回的很無奈就知道良機以錯過!
無法掩蓋的真相之三,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星威脅台積電霸主地位?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42492

撰文者:王天明
報導來源: 商業週刊

南韓三星計畫興建新十二吋廠來爭取晶圓代工商機,等同於已經對台積電下了戰帖,二○一三年將正式對決。


▲三星以龐大消費電子需求訂單為餌,吸引高通、東芝等大廠找它做晶圓代工。
幾乎台積電大傳捷報的同時,已經將台積電列為最重要假想敵的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也開始有新的出擊。

一月十八日,在美國矽谷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由藍色巨人IBM主導的半導體技術研發聯盟通用平台(Common Platform),舉辦了年度技術論壇。身為通用平台成員之一的三星電子,由系統邏輯晶片(System LSI)部門總裁禹南星(Stephen Woo)在發表專題演說時透露他們在邏輯晶片上的布局。這一布局,最重要的意義是要在二○一三年在二○奈米技術上和台積電正式對決。

比砸錢: 砸三十六億美元擴充產能

三星會有什麼新動作?業界人士認為,三星應該是要興建一座晶圓代工專用的超大型晶圓廠(Giga Fab),當然首要挑戰的對手,不是同屬通用平台聯盟成員之一的全球晶圓(GlobalFoundries),而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三星的晶圓代工美夢有多大,由其資本支出變化就可看出端倪。三星二○一○年高達十一兆韓元(約合九十七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預算中,有兩兆韓元(約合十八億美元)用在邏輯晶片及晶圓代工。但二○一一年約九十二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畫中,邏輯晶片及晶圓代工的比重,已傳出拉高至四成消息,等於較二○一○年增加了一倍幅度。

此外,三星二○一○年六月宣布將在美國德州奧斯汀(Austin, Texas)晶圓廠投資三十六億美元擴產,幾乎全數用來提升邏輯晶片製程及產能,以因應大客戶蘋果公司的龐大需求,因為,蘋果智慧型手機iPhone及平板電腦iPad內建的A4及A5應用處理器,都是交由三星代工生產。

面對三星及全球晶圓二○一一年資本支出大躍進,台積電月底法說會,將正式公布二○一一年資本支出計畫,目前設備商預估,二○一一年台積電的資本支出預算,應介於七十五億美元至八十億美元間,相較二○一○年增加約三成幅度。

比挖角: 找台積電大將,幫搶客戶

為了跨足晶圓代工市場,三星這幾年也著實下了不少工夫,當然包括了對台積電進行挖角。事實上,二○○九年中,被稱為台積電資深研發副總蔣尚義旗下第一大將的清華大學電子所教授梁孟松,就被三星電子挖角,並坐上了三星晶圓代工事業研發團隊首席;業界還傳出,三星為了禮賢下士,還動用公司專機來台接送梁孟松到韓國首爾上班。

梁孟松當年在台積電工作時,幫助台積電建立了先進製程模組的研發及量產模式,同時完成了○‧一三微米銅製程的量產基礎,所以,三星找上了梁孟松,就是要借用其在低介電(low k)銅製程上的專長。如今看來,三星在四○奈米製程搶下台積電大客戶高通(Qualcomm)及賽靈思(Xilinx)訂單,顯見梁孟松的確打通了三星跨入晶圓代工市場的任督二脈,助其解決了銅製程難題。

只是梁孟松到三星工作一年,最後仍選擇回到台灣。二○一○年六月左右,台積電員工就指出,看到梁孟松在人資主管陪同下,出現在台積電竹科總部的星巴克喝咖啡,而二○一○年九月左右,則傳出梁孟松可能回鍋台積電出任處長消息,但最後梁孟松還是回到清大電子所擔任教職。

比製程:兩年後決戰二○奈米世代

三星靠著賣記憶體引進強大現金流量,因此有足夠的資金與台積電大打技術軍備競賽,但二○一一年仍不是三星真正坐大的一年,因為二○一一年晶圓代工成長動能來自於整合元件製造廠(IDM)的成熟製程擴大委外代工。

三星因為是以十二吋廠先進製程切入晶圓代工市場,主要是看穿了晶圓代工市場未來的決勝點,在於誰能先把先進製程技術搞定,並提供足夠的產能;所以,三星將重兵壓在二○奈米世代,二○一三年才是三星正式對決台積電的一年。

三星近兩年來在晶圓代工市場的突破,主要是以其龐大的手機、電腦、消費性電子等終端電子需求為餌,吸引手機晶片廠高通、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廠賽靈思、消費性系統晶片廠東芝等下單。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三星在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大增,是高通的前五大客戶之一,於是三星以手機部門的訂單,用來保證高通的出貨,接下來要求高通在三星的晶圓代工部門下單,就變得合情合理。

而在這次通用平台聯盟舉行的技術論壇中,三星正式發布二○奈米研發計畫,包括採用與台積電、英特爾等相同的後閘極(gate-last)製程,並計畫興建新十二吋廠來爭取晶圓代工商機,等同於已經對台積電下了戰帖。

台積電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張忠謀知道,要應對三星的挑戰,就是要技術走在對手之前,所以台積電現在正積極建立足夠的矽智財水庫(IP pool),要利用四○奈米及二八奈米的技術發展,累積足夠的邏輯晶片製程研發基礎,如此一來,才能在二○奈米及十五奈米世代,保持台積電強大的技術動能,才不會被由記憶體養大的三星擊中要害。

無法掩蓋的真相之四,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台日LCD廠,終於開始合縱連橫,大反擊了?

======================================================
奇美電結盟夏普 力抗韓流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6378688.shtml
【經濟日報╱記者陳世昌、李珣瑛/東京、新竹報導】 2011.06.04 03:49 am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奇美電擬與日本面板龍頭夏普合資設立面板新公司。奇美電先前傳出與日立將有合作,未來「左擁夏普、右抱日立」,透過結盟日商,力抗樂金顯示器(LGD)、三星兩大「韓流」,搶全球面板一哥寶座。

至截稿前,無法取得奇美電與鴻海對此事回應。業界解讀,台灣在與韓國的雙D產業競逐當中,已在DRAM戰場失利,未來將靠面板業力抗韓廠,由鴻海集團擔任先鋒,結合下游奇景、聯詠、東捷、帆宣等台廠,築起一道新抗韓勢力,為台灣在與韓國雙D產業的競賽中,扳回一城。

奇美電是台灣第二大、全球第四大面板廠,根據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調查,第一季全球市占率約15.6%;夏普是日本最大、全球第五大廠,第一季市占率7.9%。

兩家公司市占率合計約23.5%,直逼LGD的25.9%及三星的25.6%,具挑戰全球面板一哥能耐。

日經新聞報導,奇美與夏普將透過新設立的合資公司,共同採購製造液晶所需要的玻璃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等部材,兩家今後還將進一步檢討針對電視規格的變更、面板的設計業務等的合作。

奇美電與夏普已有合作淵源,奇美電執行長段行建今年3月於線上法說會表示,夏普在大尺寸及液晶電視的技術領先,奇美電除了與夏普有技術合作之外,也協助夏普進行系統組裝等。

據了解,雙方將互有分工,形成互補效益,現階段合作內容,是由夏普將提供省電的關鍵技術,並供應40吋以上的電視面板給奇美電;並把20吋到39吋的中尺寸電視面板,外包給奇美電生產。

業界認為,奇美電擁有鴻海集團的資源,有利夏普從與奇美電的合資公司中,獲取相當的價格談判力。 奇美電昨天股價跌0.35元、收28.7元。

夏普雖然在液晶領域領先世界,但因日圓升值讓夏普於世界市場競爭得相當吃力,這次與台灣液晶業者聯手,將可以提高在世界市場的占有率,足以與韓國廠商勢力相抗衡,對彼此而言將是雙贏。

【2011/06/0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力抗三星!傳Sharp將與鴻海於液晶面板事業進行合作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F8DD12EC-1CF9-481A-A905-C8E48615EAEE}
精實新聞 2011-06-03 13:22:10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經新聞3日報導,日本液晶面板龍頭廠Sharp已和台灣鴻海(2317)就液晶面板的合作一事進行協商,雙方並計畫於今年內設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採購液晶面板所需的材料。報導指出,Sharp與鴻海旗下的奇美電將透過合資公司共同採購生產面板所需的玻璃基板和彩色濾光片等材料,以藉由擴大採購規模刪減成本,力抗南韓三星電子。



======================================================
泛鴻海、夏普 面板大結盟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604000018&cid=1206
2011-06-04 01:25 工商時報 記者袁顥庭、劉家熙/台北報導

 鴻海、奇美電、夏普擬攜手成立合資公司,大力拓展面板、液晶電視整合業務!未來新公司將統籌奇美電、夏普的面板與零組件採購,再交由鴻海組裝,利用鴻海與夏普既有的客戶基礎,雙方8.5代和10代產能可藉此穩定出海口,以創造三贏局面。

 外電指出,日本液晶面板龍頭廠夏普已和鴻海就液晶面板合作一事進行協商,雙方計畫於今年內設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採購液晶面板所需的材料。鴻海對此消息不願表示意見,僅指出下周三(8日)為該公司股東會,將會由董事長郭台銘出面解答。

 今年初夏普曾對外宣布將與奇美電攜手合作生產電視面板,日前夏普社長來台時也悄悄地和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會面,討論兩大集團合作事宜。據了解,未來除了面板交換產能、相互採購之外,鴻海也將提供整機代工的服務。換句話說夏普和泛鴻海集團的合作進一步從面板延伸到電視整機製造。

 為了進一步深化合作、提升效率,3家公司還計畫合資成立新公司,統籌採購與製造、銷售等相關事宜。對此,奇美電發言管道表示,夏普是客戶之一,也很期待有更進一步的業務合作,不過對於合作細節不便做任何評論。

 業內人士指出,從分工來看,夏普會利用10代廠切割40吋面板,再交由奇美電製作模組、最後鴻海再完成液晶電視整機組裝,而奇美電8.5代線適於切割32吋、46吋面板,透過鴻海組裝,再供應給夏普銷售。夏普也技轉最新高開口率(UV2A)等面板技術,如此一來奇美電提高產品研發實力,而夏普可以提高產能彈性、分散供貨風險。

 夏普液晶面板事業近兩年來營運狀況不佳,赴中國投資又受挫,使得夏普急於尋求對外合作突破現在的困局。夏普透過與泛鴻海集團結盟強化了在大尺寸面板業務的競爭力,在中小尺寸面板業務方面則是有了蘋果背書。

 根據外電報導,夏普憑藉著FFS技術已經接獲來自蘋果的iPad與iPhone面板訂單,並且著手調整旗下生產線。據了解,夏普將在8代廠生產9.7吋iPad面板,而為了供應iPhone和iPod所需的小尺寸面板,夏普也準備投資新的6代線,希望將重心擺在獲利較好的小面板上。而鴻海又正是蘋果旗下iPad、iPhone的最大組裝廠,也讓雙方關係親上加親。



======================================================
液晶勢力重整 東芝與SONY將統合
http://udn.com/NEWS/WORLD/BREAKINGNEWS5/6382944.shtml
【聯合晚報╱記者陳世昌/即時報導】 2011.06.07 09:58 am

繼日本夏普與台灣鴻海傘下的奇美電子在液晶方面進行合作之後,日本東芝與SONY也決定要在液晶部門進行統合,於年內設置新的統合公司,並接受官民基金的產業革新機構的出資。

日本經濟新聞今天在一版頭條報導東芝與SONY在液晶合作的此一動向,據稱,東芝與SONY預定要在年內成立的統合公司,將接受產業革新機構的資金,在日本國內設置新的生產線,角逐世界液晶首位的佔有率。

報導說,由於液晶產業日本大幅落後南韓與台灣勢力,東芝與SONY為了要提高在還有成長空間的中小型液晶的競爭力,將就次世代高精細面板的開發與量產進行研發。

世界的液晶市場目前成為單分天下的局面,一是南韓的三星與LG的勢力,另一是夏普與奇美電子的合作勢力,第三角則會是東芝與SONY急起直追的此一新勢力。

【2011/06/0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
不讓韓廠專美於前 日廠以自家技術挑戰三星OLED霸權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e2fa06f2-b65b-44ca-91be-bf7d41fae07b
精實新聞 2011-06-07 13:12:51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日本媒體產經新聞報導,使用於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面板需求正持續擴大,而目前在OLED面板市場上雖由南韓三星電子獨占8成市佔獨領風騷,惟Sony、TDK和三菱電機等日系廠商也已陸續活用自家技術開始量產OLED面板搶食市場大餅。報導指出,目前業界很多人士認為,因三星平板Galaxy Tab和蘋果iPad相互競爭,故蘋果已不太可能再向三星採購OLED面板,故iPad新機種可望轉向日廠進行採購,而若下游廠加速「遠離三星」,則可望讓急於擴大市佔的日廠得益。

報導指出,TDK已於今(2011)年5月底量產全球首見的透明型(see-through)OLED顯示器,且已獲中國大陸聯想集團(0992.HK)的手機採用;Sony於5月份推出全球最大的OLED商用顯示器產品,專注於大尺寸產品市場;三菱電機則將於6月11日起在日本科學未來館展示全球首款採用OLED面板的球型顯示器,該顯示器是由1萬362片邊長為96mm的OLED面板組成。



======================================================
Sony、東芝傳將合併中小尺寸面板事業 挑戰全球龍頭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96882D7B-9688-456E-9EC3-729596D5CC1D}


======================================================
繼續告...
三星等在美被控壟斷面板價格
http://n.yam.com/cnabc/fn/201106/20110607829287.html

======================================================
應該夠了,就先醬子, 請繼續...

水云 wrote:
人家在用錢砸高畫質晶片部門的時候

我們連成立高畫質晶片部門都沒去想


沒錯
在高畫質區裏面

這些從事面板 電視相關產業的大老
自己應該檢討一下
為什麼自己做得這麼差

人家是有下三爛的手段沒錯
但是除了下三濫手段以外 如果本身沒料
還是一樣像國產雜牌爛電視一樣 沒人光顧

但是這些面板大老 本身就是沒料 也不敢有料
有啥好抱怨的???



hello
等著看 抗鴻連線 會做什麼事 :D
u12078 wrote:
無法掩蓋的真相之二,...(恕刪)
聲寶電漿的好 akirawen都知道 請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3078737

AVLIFE returns wrote:
美國告得好!!為了消...(恕刪)



剛才忘記講了。
不過樓上的網友有把新聞貼出來。
以面板市佔率來說,大致分佈為 三星 40% , 友達、LG、奇美都在 15% 上下
三星藉由操控面板和 DRAM 價格的方式擊到台灣廠商,這也不是新聞了

是誰在操控價格?
台廠到了三星獨大…對消費者是否真的有利?

EricMoon wrote:
是誰在操控價格?
台廠到了三星獨大…對消費者是否真的有利?


等倒了再說吧, 幾年內也還不會倒啦,
更何況還有日廠和韓廠拚.
越拚越兇最好.

過個幾年, 新的顯示技術又出籠了!
根本不用擔心.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
有競爭才會有收穫
站在企業家的立場
有競爭只會有虧損
(削價競爭、新技術、產品研發...)

01的怪現象就是版友都為企業家說話耶
原來三星手機不錯我買它
我就不愛國那我的機車和電腦都去填海好了
原來台產電子產業倒了台灣人就沒飯吃了
我在遊戲業、公家機關、服務業、婚紗業的朋友
都跟我一樣要待業了
台灣人都有一種奇怪的思維
自我過度膨脹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今天沒有電子產業拼不過韓國
難道其他產業就要一併關門嗎?
再者現在台灣快連大陸都比不過了耶
最大的原因正是那些台灣企業家喔

Tom Wu wrote: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
有競爭才會有收穫
站在企業家的立場
有競爭只會有虧損
(削價競爭、新技術、產品研發...)

01的怪現象就是版友都為企業家說話耶



所以常常有人說01是臥虎藏龍啊!!
但是像我這種小小消費者也是有的!!
按照這個邏輯的話....我們應該要呼籲拒買Apple產品
因為他打垮了我們的神話"宏碁" 還有許多的NB代工廠!
手機代工廠也都被打到虧損...不久後可能連鍵盤廠也要垮.....

一切的一切都是世界上有其他廠商不讓我賺錢,老是發明更好更新的東西
害我台灣廠商不願花錢的研發跟設計,都被人打趴了!!

我們只要"標準化生產"就好.....不要給我其他創新衝擊阿!!


=============================================================

以上是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